- 年份
- 2024(8960)
- 2023(13082)
- 2022(10579)
- 2021(9667)
- 2020(7509)
- 2019(16988)
- 2018(16572)
- 2017(31915)
- 2016(17393)
- 2015(19649)
- 2014(20088)
- 2013(19918)
- 2012(18839)
- 2011(17103)
- 2010(17729)
- 2009(16735)
- 2008(15928)
- 2007(14746)
- 2006(13612)
- 2005(12976)
- 学科
- 济(76723)
- 经济(76648)
- 管理(49606)
- 业(46880)
- 企(36139)
- 企业(36139)
- 中国(32782)
- 融(28576)
- 金融(28574)
- 银(27646)
- 银行(27630)
- 行(26857)
- 方法(24003)
- 农(23462)
- 地方(23166)
- 数学(20673)
- 数学方法(20497)
- 制(20174)
- 财(20113)
- 业经(19030)
- 农业(15617)
- 环境(15582)
- 贸(15104)
- 贸易(15082)
- 易(14599)
- 发(13303)
- 学(13103)
- 体(12501)
- 务(12094)
- 理论(12059)
- 机构
- 学院(250375)
- 大学(245114)
- 济(107703)
- 经济(105170)
- 管理(88725)
- 研究(88215)
- 中国(76836)
- 理学(72738)
- 理学院(71929)
- 管理学(70893)
- 管理学院(70436)
- 财(55903)
- 京(53400)
- 科学(48475)
- 所(44561)
- 中心(42048)
- 财经(41921)
- 江(41255)
- 研究所(38954)
- 经(37697)
- 农(37506)
- 北京(35464)
- 州(34152)
- 范(33785)
- 经济学(33661)
- 师范(33471)
- 院(31850)
- 财经大学(30772)
- 业大(30506)
- 经济学院(30287)
- 基金
- 项目(145445)
- 研究(115590)
- 科学(113519)
- 基金(100854)
- 家(85328)
- 国家(84481)
- 社会(71791)
- 科学基金(71649)
- 社会科(68147)
- 社会科学(68131)
- 省(59090)
- 教育(53172)
- 基金项目(51907)
- 编号(49626)
- 划(48630)
- 成果(41989)
- 自然(41593)
- 资助(41583)
- 自然科(40507)
- 自然科学(40499)
- 自然科学基金(39734)
- 发(38099)
- 课题(36146)
- 重点(33143)
- 部(31937)
- 发展(31538)
- 展(30984)
- 创(30847)
- 性(30687)
- 年(30217)
- 期刊
- 济(134535)
- 经济(134535)
- 研究(87005)
- 中国(61209)
- 融(45918)
- 金融(45918)
- 财(42961)
- 农(36379)
- 管理(36132)
- 教育(35223)
- 学报(31258)
- 科学(30315)
- 大学(24777)
- 农业(23739)
- 技术(23460)
- 业经(23452)
- 学学(22902)
- 财经(21325)
- 经济研究(21310)
- 经(18358)
- 问题(17678)
- 贸(15104)
- 理论(14130)
- 国际(13832)
- 商业(12978)
- 实践(12675)
- 践(12675)
- 技术经济(12169)
- 现代(12040)
- 图书(11937)
共检索到422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兰
碳金融是引导经济低碳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由此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成为未来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碳金融市场构建面临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碳排放数据测度、核心要素不足等难点,建议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出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解决碳市场核心问题、培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协同角度,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交易 碳金融 绿色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帆 杨晴
一、前言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能源结构的变迁,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促进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了巨大冲击,碳减排日益成为全球新的共识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大公约数。目前,我国是全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发达国家曾经历的高能源消耗发展阶段,面对既要发展、又要控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宝志 李卓宇 郑梦婷
“双碳”目标下,碳密集型产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转型金融将发挥突出作用。本文提出转型金融的理论内涵,从资源配置、资金缺口、行业规范三个方面重点论述我国发展转型金融的必要性。目前,转型金融还处于摸索阶段,面临顶层设计缺失、资金供需结构失衡、金融体系经验不足、产品设计不够科学、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国际转型金融发展的有益经验,我国可从政府、金融主体、市场主体、国际市场四个角度探索转型金融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碳密集型产业 低碳转型 转型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国俊 王风和
随着碳金融市场日渐受到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核证减排量(CERs)指标的最大卖家,但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却相对狭窄。本文在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吴洋滨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雄化
“双碳”议题下深圳新能源产业大有作为。将推动传统能源比重不断下降和新能源比重不断上升,利用以风电、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自主生产的清洁电力,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使其逐步演变为主体能源,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将依托数字科技、金融、市场和制度优势,发展清洁电力、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将提高发展新能源的思想认识,打造新能源发展先行示范区,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促进湾区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制胜的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目前相关政策已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绿色金融制度、绿色金融评估、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泽涛 刘旭明 徐子健 周士钦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以工程建设企业的低碳转型策略为研究对象,以节能降碳理念为指引,主要从项目执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三个方面对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升级展开研究探索。全方位地阐述了碳排放管理、技术路线低碳化、低碳采购管理体系、施工资源碳足迹跟踪管理、新兴低碳行业拓展,以及市场开发与项目执行和技术研发协同发展等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对工程建设企业的转型提供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在碳中和目标下,探索我国农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开展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绿色金融服务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怡
本文聚焦普惠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在梳理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及普惠金融的内涵、特点基础上,运用单部门静态分析模型与静态、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证明基于普惠金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探讨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消费端等路径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结合实践探索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机制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安国俊 陈泽南 梅德文
气候投融资鼓励引导更多的责任投资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是实现“十四五”期间全面绿色转型和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结合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国际经验,从发展政策、气候基金、气候信贷、气候保险、气候债券、碳基金等方面对气候投融资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内发展的现状,从加强气候投融资与绿色金融、绿色财政、可持续金融、转型金融等协调发展角度,对我国气候投融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三是统筹推进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和筛选指标体系,四是建立多层次的绿色投资者体系,五是积极推动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投资落地,六是发挥碳中和基金等绿色投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七是完善气候投融资工具、出台双碳目标的激励及配套政策,八是积极开展碳市场金融创新实践,九是完善气候投融资试点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同配合,十是搭建气候投融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国俊
国际清算银行(BIS)2020年发布研究报告《绿天鹅:气候变化与中央银行及金融稳定》,提出气候风险引起的"绿天鹅"可能导致新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应将自然资本纳入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体系。本文介绍了环境会计的内涵和特殊性,归纳了环境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金融监管机构推进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进展,结合金融业实际从会计准则、信息披露、管理会计、绿色金融等角度分析了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需要,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博 蔡兰英
在“双碳”目标下,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等碳业务的会计处理也要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统一规范。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界定和对现行《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尽早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张杭健 孙磊
基于中国泛金融市场视角,运用溢出指数和事件研究法,从静态分析和动态演化两方面识别碳市场在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风险传染时变特征,重点探讨贸易摩擦、公共卫生和公共政策三类外生事件冲击下碳市场的风险溢出和传染效应。研究发现,2015—2020年,中国泛金融市场间联系紧密,双向、非对称风险溢出明显,碳市场整体表现为风险接受者,其风险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性和差异性,对外生事件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弱,市场地位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并不匹配。贸易摩擦升级事件的冲击显著增强了其他市场向碳市场的风险溢出,而缓和事件的冲击对风险溢出有抑制作用;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同样加强了其他市场向碳市场的风险溢出,且对湖北碳市场的影响最为明显;市场预期的存在导致部分公共政策事件冲击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与预期相反。进一步讨论了金融风险溢出对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基于实证结论,从建立稳定价格机制、构建碳市场体系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龙环 黄晓勇
在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的背景下,积极构建碳金融的创新机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碳金融的内涵与特征,然后梳理了我国碳金融的演进过程及成效,并分析了碳金融的国际经验与借鉴,最后提出了双碳目标下碳金融创新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碳金融创新的顶层设计,完善碳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平台,创造较为稳定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中介机构,进一步拓展碳金融市场的创新机制。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金融 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