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2)
- 2023(9877)
- 2022(7970)
- 2021(7328)
- 2020(5771)
- 2019(12657)
- 2018(12890)
- 2017(23271)
- 2016(13348)
- 2015(14627)
- 2014(15075)
- 2013(14710)
- 2012(13814)
- 2011(12852)
- 2010(13154)
- 2009(11857)
- 2008(11563)
- 2007(10874)
- 2006(10033)
- 2005(9160)
- 学科
- 济(51587)
- 经济(51526)
- 农(49177)
- 业(37669)
- 管理(33833)
- 农业(32781)
- 业经(18019)
- 企(16892)
- 企业(16892)
- 环境(16777)
- 中国(16624)
- 地方(15045)
- 制(14115)
- 学(14029)
- 发(12968)
- 农业经济(12498)
- 方法(12143)
- 财(10785)
- 体(10670)
- 银(10341)
- 银行(10316)
- 发展(10283)
- 展(10257)
- 数学(9999)
- 行(9998)
- 数学方法(9839)
- 村(9656)
- 农村(9637)
- 划(9257)
- 融(8904)
- 机构
- 学院(183946)
- 大学(176624)
- 济(70992)
- 经济(69134)
- 研究(68617)
- 管理(65781)
- 农(56591)
- 中国(55345)
- 理学(54730)
- 理学院(54144)
- 管理学(53100)
- 管理学院(52802)
- 科学(43047)
- 农业(42821)
- 京(38976)
- 业大(36801)
- 所(35446)
- 中心(33982)
- 江(33214)
- 财(32659)
- 研究所(31750)
- 省(27476)
- 范(26273)
- 农业大学(26249)
- 师范(25989)
- 州(25717)
- 院(24567)
- 北京(24298)
- 财经(23554)
- 技术(22018)
- 基金
- 项目(120314)
- 科学(92929)
- 研究(92916)
- 基金(82688)
- 家(73029)
- 国家(72239)
- 科学基金(60024)
- 社会(56688)
- 社会科(52967)
- 社会科学(52958)
- 省(51457)
- 基金项目(43867)
- 划(41531)
- 教育(41129)
- 编号(40828)
- 自然(36689)
- 自然科(35620)
- 自然科学(35609)
- 自然科学基金(34917)
- 成果(33279)
- 资助(31819)
- 农(31586)
- 课题(29152)
- 发(28843)
- 重点(27498)
- 部(25623)
- 创(24395)
- 年(23760)
- 发展(23361)
- 性(23344)
- 期刊
- 济(95802)
- 经济(95802)
- 农(62325)
- 研究(54099)
- 中国(50797)
- 农业(41882)
- 学报(33199)
- 科学(29393)
- 教育(26888)
- 大学(25649)
- 学学(24019)
- 财(23907)
- 融(23346)
- 金融(23346)
- 业经(22817)
- 管理(20399)
- 业(19274)
- 技术(16749)
- 农业经济(14932)
- 农村(14919)
- 村(14919)
- 问题(13296)
- 版(13183)
- 资源(11395)
- 经济研究(10798)
- 图书(10734)
- 业大(10615)
- 财经(10542)
- 经济问题(10147)
- 社会(10037)
共检索到30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波 潘麒伊 邓慧麟 潘福之 丘天
将“双碳”目标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机融合,提出农村生态信用体系建设的概念。目前农村生态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制度标准体系缺失、组织保障体系亟需建立健全、产品和服务不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规范,构建组织保障体系、产品与服务体系、守信激励与失信约束体系,开展区域试点工作,助力农村生态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郝春业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创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诸多难点,认为应制定整体规划,加大推动力度,以农村信用社为依托,加快系统程序开发和征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合力,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等,以加快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征信 农村信用体系 思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叶天华 游碧芙
过去,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的是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的单一的、自发的信用体系建设,但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种信用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因此亟需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规范化的、共享的农村信用体系。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我国农村的信用体系进行研究,在总结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入推进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探讨构建适用于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信用体系。
关键词:
农村 信用体系 浙江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殷悦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开展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样本是湖北省A市,调研组采用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A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户传统信用意识普遍较强,但现代信用观念有待进一步形成;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已基本建立,但征信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初步建立,但综合信用增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已开始建立,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用体系建设 调研报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工程。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为主体,以信用活动者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旨在规范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机制。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现阶段,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信用体系建设实质上面临着"转型+重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缘、地缘信用体系要向社会信用体系转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诚信意识的重建,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人信用观念淡薄,社会诚信意识弱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生霞
通过对张家界市农村信用社关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认为扶贫工作还存在配套兜底资金少、贴息政策不太合理、工作程序繁杂、实际操作难、"分贷统还"模式下隐含不良信用转嫁风险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扶贫配套兜底资金的比例,提高贫困农户的信用评级贷款额度,采取更为合理的信贷模式,以促进扶贫工作更好地开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本文在对我国十多年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从如何实施好新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角度,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紧紧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主体是谁、信用信息的采集对象是谁、依托谁来建设、如何应用信用信息数据库"等重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入分析,提出了符合成都市实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定位、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强
长岛县农村信用社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府推动、考评策励和政策倾斜的做法,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的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提高信用信息采集质量,加快档案电子化进程,灵活开展征信宣传教育,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动机制。
关键词:
农村信用体系 信息采集 联动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生霞
通过对张家界市农村信用社关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认为扶贫工作还存在配套兜底资金少、贴息政策不太合理、工作程序繁杂、实际操作难、"分贷统还"模式下隐含不良信用转嫁风险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扶贫配套兜底资金的比例,提高贫困农户的信用评级贷款额度,采取更为合理的信贷模式,以促进扶贫工作更好地开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操乐凤
安徽是农业大省,"三农"发展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安徽省作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省,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如何持续促进"三农"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本文在对我国十多年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从如何实施好新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角度,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紧紧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主体是谁、信用信息的采集对象是谁、依托谁来建设、如何应用信用信息数据库"等重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入分析,提出了符合成都市实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定位、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操乐凤
安徽是农业大省,"三农"发展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安徽省作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省,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如何持续促进"三农"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祖根 施茜 潘丽青
丽水市是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全市176个乡(镇)、345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10万,占总人口数的84.5%。金融支农既是重点更是难点。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丽水中支)相继出台
[期刊] 征信
[作者]
彭越 吴彦惠
通过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对普惠金融的四维度影响,阐述了农村信用体系约束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规制度、建立高效的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机制、优化各层级联动机制、强化试验区带头引导作用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