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7)
2023(14263)
2022(11495)
2021(10247)
2020(8183)
2019(18330)
2018(17865)
2017(34609)
2016(18642)
2015(20632)
2014(20525)
2013(20484)
2012(19129)
2011(17124)
2010(17676)
2009(16405)
2008(16440)
2007(15158)
2006(13930)
2005(13080)
作者
(53511)
(44591)
(44501)
(41974)
(28578)
(21232)
(19969)
(17222)
(16968)
(16263)
(15348)
(14810)
(14509)
(14301)
(14165)
(13602)
(13436)
(12922)
(12876)
(12775)
(11149)
(11142)
(10905)
(10333)
(10105)
(10042)
(10016)
(9999)
(8992)
(8794)
学科
(89639)
经济(89540)
(85135)
(77487)
企业(77487)
管理(73188)
业经(31734)
(29059)
方法(29003)
(27260)
中国(25881)
地方(22705)
农业(20919)
数学(20669)
数学方法(20435)
(19807)
财务(19778)
财务管理(19754)
(19429)
技术(19215)
企业财务(18697)
(18609)
环境(18073)
(17560)
(16796)
(15452)
贸易(15435)
理论(15129)
(14973)
(14509)
机构
学院(273297)
大学(263313)
(120375)
经济(118031)
管理(109346)
研究(93172)
理学(91837)
理学院(90925)
管理学(89887)
管理学院(89346)
中国(74571)
(57401)
(56386)
科学(52093)
(46372)
(45128)
(43782)
财经(43634)
中心(42158)
研究所(41101)
(39391)
北京(36127)
业大(35913)
(35639)
经济学(35142)
(33993)
(33969)
师范(33709)
农业(33586)
财经大学(31571)
基金
项目(168456)
科学(135640)
研究(129861)
基金(121461)
(103384)
国家(102342)
科学基金(90149)
社会(84066)
社会科(79869)
社会科学(79853)
(68838)
基金项目(63012)
教育(58159)
(55753)
自然(55647)
自然科(54376)
自然科学(54365)
自然科学基金(53443)
编号(52688)
资助(48690)
(42713)
成果(42264)
(38657)
重点(37946)
课题(37647)
(37477)
(36737)
发展(35533)
创新(35199)
(34908)
期刊
(149521)
经济(149521)
研究(86187)
中国(60567)
管理(48960)
(47115)
(42552)
科学(34955)
学报(32506)
(31893)
金融(31893)
教育(30626)
农业(29039)
业经(27511)
技术(27142)
大学(26111)
学学(24691)
经济研究(22833)
财经(21893)
(19011)
问题(18624)
(17509)
技术经济(16179)
(15471)
现代(14826)
世界(14326)
商业(14128)
国际(13871)
经济管理(13725)
财会(12626)
共检索到440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实现碳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不断完善的制度环境,都要求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在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理念目标,坚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升级产业结构,确保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效率;创新绿色技术,提升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持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若凡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产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增值、发展增能的必然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助力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以保持绿色、生态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以高效利用产业资源为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大众绿色消费需求,合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精品的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增值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泗薪  陈佳旭  
2009—2019年我国物流业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总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天然气的碳排放量远远低于汽油和煤炭的碳排放量。而我国物流业的碳排放强度除了2013年、2015年略有上升,2009—2019年整体保持下降的趋势。最为关键的是,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呈现对数函数曲线规律,即物流业碳排放量先是随着产值的上升而增加,然后增加的速率有所变小,最终逐渐稳定,这说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逐渐协调适应,但碳排放量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上涨。目前我国物流业绿色化改造存在六大制约因素,应全方位提升物流竞争力,促进绿色化改造与发展;紧密契合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低碳物流网络;健全供应链管理,打造低碳物流信息云平台;培养具有低碳思维的高端物流人才,提高物流科技创新能力;推行“绿色智慧物流”,增强物流业韧性;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低碳物流生态系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淑英  孙磊  许文立  范子英  
本文基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和多期多个体DID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下财政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表现为生产效率优化、技术绿色创新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机制检验发现,示范城市试点通过财政激励的“资源配置效应”和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改善企业内部融资环境,加快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环保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所有制和所处行业类型会对政策实施产生差异化影响。最后,从促进财政政策与环境政策协同联动、打好激励约束“组合拳”以及政策精准化实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张怡  刘金硕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面临普遍的碳排放总量大、用能技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建材生产、运输等建筑上下游产业,我国建筑领域年碳排放占总碳排放比例超过4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增建筑涉及建筑行业生产、流动和消费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借鉴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举措,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基础上总结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涂建明  藕紫秋  叶童  
一、将财会监督引入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并带头承诺具有挑战性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多边治理实践。对内,我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国家减排行动。2021年以来,我国不仅将"双碳"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枫  潘麒  汪亚楠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是由政府引导、企业决策、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部署。本文采用2012—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根据文本分析法界定214个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词,通过双重差分法评估绿色低碳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绿色低碳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创新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是其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从异质性效应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对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国有企业。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可以为政府制定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和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吕紫薇  刘亭立  
推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在碳交易框架下,以是否被纳入全国碳交易重点排放企业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企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水平,探究碳交易能否有效促进污染行业相关企业绿色转型。首先,结合经济利润函数,对工业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成本-收益进行理论模型推演;其次,采用三重差分(DD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与清洁行业相关企业相比,碳交易能显著提升污染行业相关企业的ESG水平,促进其绿色转型。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碳交易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弥补成本,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另一方面,企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能产生绿色信号,引起股市关注效应,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此外,碳交易价格的联动作用和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能够强化碳交易促进污染行业相关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以上研究为碳交易驱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发展和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进一步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波  
绿色消费,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进而尝试购买并要求生产对环境产生冲击最小的商品,一方面可以达到消费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上述消费行为,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即以可持续性和更负社会责任的方式来进行消费。文章对倡导绿色消费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国平  林华  王洪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既彰显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契合新时代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大势。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在发展过程中全方位注入“绿色基因”,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场全方位的经济金融大变革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江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到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机制基本成熟,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产业与金融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熊文娟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革命,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下的碳减排路径分析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