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6)
2023(8840)
2022(7043)
2021(6250)
2020(5216)
2019(11551)
2018(11422)
2017(21458)
2016(11947)
2015(13348)
2014(13650)
2013(13507)
2012(12119)
2011(10345)
2010(10669)
2009(9742)
2008(10377)
2007(9555)
2006(8336)
2005(7861)
作者
(33033)
(27563)
(27165)
(25807)
(17669)
(13074)
(12382)
(10569)
(10382)
(10323)
(9365)
(9254)
(9024)
(8649)
(8425)
(8294)
(8258)
(8065)
(8022)
(7737)
(7029)
(6799)
(6652)
(6510)
(6441)
(6219)
(6103)
(5941)
(5594)
(5450)
学科
(73981)
(71331)
企业(71331)
管理(59696)
(51083)
经济(51013)
业经(24826)
(24428)
(21280)
财务(21267)
财务管理(21236)
方法(20188)
企业财务(19934)
(19158)
技术(15020)
农业(14576)
(13940)
环境(12688)
(12657)
数学(12423)
理论(12377)
(12355)
数学方法(12317)
(12073)
企业经济(11949)
经营(10993)
中国(10626)
(9965)
技术管理(9951)
体制(8824)
机构
学院(175057)
大学(163314)
管理(72172)
(71219)
经济(69791)
理学(60812)
理学院(60343)
管理学(59686)
管理学院(59385)
研究(46330)
中国(41118)
(39467)
(33698)
(29969)
财经(29680)
(27003)
(26489)
科学(26298)
(23321)
(23208)
业大(22786)
中心(22358)
商学(22208)
商学院(22029)
财经大学(21098)
农业(20859)
北京(20833)
经济学(20044)
经济管理(19894)
研究所(19598)
基金
项目(103009)
科学(82377)
研究(80598)
基金(73562)
(61556)
国家(60870)
科学基金(55103)
社会(50718)
社会科(48077)
社会科学(48065)
(43948)
基金项目(39091)
教育(36600)
自然(34980)
自然科(34179)
自然科学(34173)
编号(33968)
(33768)
自然科学基金(33653)
(29210)
资助(29124)
成果(26020)
(25426)
课题(23139)
(22778)
重点(22674)
创新(22672)
(22271)
(22028)
(21630)
期刊
(88626)
经济(88626)
研究(50377)
(40380)
中国(36419)
管理(32661)
(26022)
科学(19835)
技术(19162)
学报(19003)
业经(17879)
农业(17863)
会计(17027)
教育(16928)
财会(16282)
大学(15565)
(15381)
金融(15381)
学学(14899)
财经(14870)
(12851)
经济研究(12573)
(12026)
技术经济(11463)
通讯(11160)
会通(11138)
问题(10776)
现代(9895)
商业(9436)
(8507)
共检索到272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阿泰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全国碳市场交易日趋频繁,但关于“双碳”目标下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研究“双碳”目标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分类、会计处理维度、会计科目设置以及具体的会计处理与信息列报与披露,提出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应分为无偿获得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与有偿获得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两类,每类会计处理需考虑碳排放权取得、碳排放权履约、碳排放权出售和碳排放权注销四个维度,同时应根据这四个维度来设置会计科目,并进行碳排放权信息列报与披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怎样去减少企业控制碳排放的资金成本、制定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对于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如何从会计角度处理碳排放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碳排放权出发,研究了其从会计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到会计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问题,指出我国碳排放交易账务处理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颖  吴杰  范天正  
"3060"碳达峰碳中和(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是热议话题。2020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简称《碳管理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菁  徐秋菊  
为完成《巴黎协定》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整体减排25%的目标,我国积极履行承诺,制定实施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划,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于重点排放企业取得碳排放配额的初始确认、剩余配额的出售以及注销、财报披露等业务该如何处理才能客观反映其经济实质,本文对相关准则进行对比和解读,并重点以案例的形式对生产性碳排放权和交易性碳排放权的具体会计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从实务方面加深对有关处理规定的把握,为企业现实业务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博  蔡兰英  
在“双碳”目标下,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等碳业务的会计处理也要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统一规范。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界定和对现行《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尽早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凯文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通过设计碳排放总量,明确参与企业、行业范围,对碳排放权指标进行"配额"分配的交易方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了我国首单配额交易。会计作为一项管理工具,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后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层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笔者拟在总结深圳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实践和借鉴国际相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法规提供参考。一、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会计问题及深圳企业的处理在总量控制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会计问题主要是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旺峰  
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持有的一项特殊新型资产,理论界对于其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迄今为止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认为应当根据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和用途,将其确认为不同类型的资产,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永臣  李媛媛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如实地反映碳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保护程度、污染控制力度等,从而倡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高效利用碳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碳排放权特殊来源和用途、管理层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管理层风险管理手段为切入点,将碳排放权分为两类:投资性碳排放权和生产性碳排放权对其进行会确认和计量,体现碳排放权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的特殊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晗  
在以“碳中和”为目标的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碳管理会计已成为企业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碳约束的重要推动力。高排放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如何构建和应用碳管理会计体系成为企业碳履约的关键。按照管理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将高排放企业碳管理会计体系划分为碳预算管理、碳成本控制与碳绩效评价三个模块,模块之间相互联系促进低碳发展战略的实现。文章从“碳中和”目标下开展碳管理会计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高排放企业节能减排责任的贯彻履行提供指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博  
目前因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不同的资产,从而导致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多元化。文章对我国企业有强制减排义务之前CDM项目产生的CERs的会计处理及将来有强制减排义务后拥有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处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也光  苏婧妍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高速发展,但碳排放权会计准则尚未出台,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差异性大。通过分析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北京JN集团的模拟测试结果,认为财政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存在若干可完善之处,并提出碳排放权会计处理优化建议:将免费的碳排放权配额确认为碳排放权资产并以名义金额(1元)计量、调整碳排放权负债的确认时点、出台规定明确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调整并明确碳排放权及其变动的列报项目、编制碳排放权履约情况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华   杜昊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交易试点的减排效应、机制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持续、有效地从总量、效率与公平方面降低试点地区碳排放水平,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碳排放权交易能够通过能源强度降低、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技术进步有效实现试点城市的碳减排。(3)碳排放权交易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从区域来看,减排效应大小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从工业特征和环保政策偏好来看,老工业基地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碳减排效果更好。(4)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效应主要源于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转型,绿色技术进步方面东部地区效果较强而西部地区存在明显挤出效应;老工业基地减排效应主要依赖于能源强度改善,非老工业基地则通过各种机制协同作用实现;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非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均能通过各种机制协同减排,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实现减排水平的突破。本文为中国因地制宜地发挥碳排放权交易作用,进而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小平  袁迪  田博源  
从重点排放企业实际出发,采用质性分析为主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最终形成选择动因与会计处理方法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初始确认阶段,会计合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规模假设、薪酬契约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的影响较弱;在后续处理阶段,除会计合规动因外,税务合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报告阶段,会计合规和信息披露动因则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发现,审计合规贯穿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全过程,拓展了现有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另外,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这一特殊的经济业务,政策的确定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相关信息监管制度的完备性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红梅  桂旭东  
文章对电力行业被第一批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目前七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运行情况,在对国内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及碳信息披露有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电力行业碳会计的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处理提出建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分为不同阶段。会计确认方面:基础建设时期应当简化;深化建设时期按照持有目的,对其确认和计量,并且进行对应的减值测试。碳信息的披露方面:应该从自愿性披露逐步向"自愿+强制"披露的模式进行转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华红  黄颖  
随着全球人口的大幅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成为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的碳排放权试点工作正在平稳有效地进行,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缺乏,试点企业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问题。梳理不同国家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定,探讨我国试点企业会计处理的现状,讨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碳排放权相关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我国正式出台并建立碳排放会计制度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