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1)
2023(13585)
2022(11706)
2021(11187)
2020(9324)
2019(21569)
2018(21243)
2017(40778)
2016(22183)
2015(25065)
2014(25143)
2013(25042)
2012(22973)
2011(20853)
2010(20496)
2009(18687)
2008(18073)
2007(15473)
2006(13433)
2005(11898)
作者
(63390)
(52427)
(52020)
(49645)
(33388)
(25214)
(23763)
(20949)
(20100)
(18654)
(18041)
(17916)
(16560)
(16394)
(16246)
(16155)
(15661)
(15557)
(14981)
(14872)
(12941)
(12912)
(12630)
(11911)
(11743)
(11715)
(11548)
(11482)
(10576)
(10361)
学科
(89557)
经济(89462)
管理(63329)
(59332)
(47834)
企业(47834)
方法(43493)
数学(38441)
数学方法(38023)
中国(27267)
(22201)
(21785)
(19281)
(18578)
贸易(18568)
业经(18287)
(18163)
环境(17333)
(16759)
地方(16059)
(15455)
银行(15419)
(15056)
(14677)
农业(14561)
理论(14050)
(13987)
金融(13986)
(13750)
财务(13685)
机构
大学(315955)
学院(311226)
(129234)
经济(126642)
管理(126332)
理学(109166)
理学院(107990)
研究(107058)
管理学(106256)
管理学院(105714)
中国(83732)
(68189)
科学(65500)
(58370)
(53220)
研究所(48844)
中心(48070)
(47737)
财经(47256)
业大(45534)
北京(43806)
(43238)
(42772)
(40572)
师范(40243)
经济学(39224)
(39068)
农业(37377)
财经大学(35469)
经济学院(35423)
基金
项目(216730)
科学(170682)
基金(158902)
研究(158410)
(138526)
国家(137483)
科学基金(117908)
社会(100489)
社会科(95252)
社会科学(95227)
基金项目(84048)
(81592)
自然(76631)
自然科(74845)
自然科学(74824)
自然科学基金(73467)
教育(71830)
(69954)
资助(66607)
编号(63236)
成果(51053)
(48910)
重点(48312)
(45488)
(44349)
课题(43411)
教育部(41990)
国家社会(41664)
科研(41631)
创新(41497)
期刊
(134175)
经济(134175)
研究(95216)
中国(57986)
学报(48250)
科学(45628)
管理(44691)
(42192)
(42157)
大学(36681)
学学(34380)
教育(32349)
农业(30053)
(29389)
金融(29389)
技术(26283)
财经(22380)
经济研究(21914)
业经(19692)
(18994)
问题(17290)
(16613)
图书(15944)
理论(15676)
技术经济(15539)
科技(15128)
(15023)
资源(14392)
实践(14224)
(14224)
共检索到453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霞  于浩  邓思怡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天然气供需量将进一步扩大,进口LNG成为短期内弥补供需缺口的重要增量,我国LNG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和LNG进口国,为降低我国LNG进口风险以保障能源安全,从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市场方面识别LNG进口风险因素,设计LNG进口风险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15个主要来源国家的进口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6-2021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哥拉、尼日利亚、秘鲁的综合风险程度较高,每个国家五个维度的风险值因年而异。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从来源国选择、资源、运输、市场等方面降低我国LNG进口风险:建议对高、中、低风险国家分别采取慎重、稳固、加强合作策略;加大对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国外资源风险评估以降低资源风险;加强LNG运力建设,以保障运输安全;加快建设中国天然气交易市场,提高LNG进口定价的话语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红英  聂建  周蜀秀  王琪  
本文尝试从正向诊断、逆向解构到对冲组合的认识上升与拓展,解析"风险防范+效益提升"目标下的内部审计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红英  聂建  周蜀秀  王琪  
本文尝试从正向诊断、逆向解构到对冲组合的认识上升与拓展,解析"风险防范+效益提升"目标下的内部审计新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文森  李永杰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转换方式之一,也是碳减排主体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火电行业碳减排潜力,从能源安全角度研判碳减排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提出建立规范的绿色型电源、灵活的调节型电源、高效的综合型电源、低碳的环保型电源、可靠的兜底型电源、智慧的数字化电源等碳管理综合防控策略,为火电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吴怡林  
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2022年的俄乌冲突,我国粮食贸易格局面临着的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国际粮食供求呈现紧平衡状态,部分粮食贸易大国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贸易政策,这都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结合国际新形势,从我国粮食进出口来源、品种及发展潜力分析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趋势,从进口供求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垄断风险、来源国贸易政策风险等方面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进行评价,最后从粮食进口策略及国内自给策略提出防范粮食进口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春  吴子珺  孙群  周瑛  
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碳排放政策体系的保障,因此分析中国碳排放政策,对于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加快建立健全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通过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构建了中国碳排放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PMC指数模型,对中国碳排放“1+N”政策体系中的代表性减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政策样本的PMC指数均值为6.38,整体处于可接受状态;碳排放政策样本中的完美政策与不良政策最少,可接受政策最多,优秀政策次之;各项政策在政策时效、作用层面和政策功能方面表现较好,但存在政策激励不足、发布机构单一和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张杭健  孙磊  
基于中国泛金融市场视角,运用溢出指数和事件研究法,从静态分析和动态演化两方面识别碳市场在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风险传染时变特征,重点探讨贸易摩擦、公共卫生和公共政策三类外生事件冲击下碳市场的风险溢出和传染效应。研究发现,2015—2020年,中国泛金融市场间联系紧密,双向、非对称风险溢出明显,碳市场整体表现为风险接受者,其风险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性和差异性,对外生事件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弱,市场地位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并不匹配。贸易摩擦升级事件的冲击显著增强了其他市场向碳市场的风险溢出,而缓和事件的冲击对风险溢出有抑制作用;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同样加强了其他市场向碳市场的风险溢出,且对湖北碳市场的影响最为明显;市场预期的存在导致部分公共政策事件冲击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与预期相反。进一步讨论了金融风险溢出对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基于实证结论,从建立稳定价格机制、构建碳市场体系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富炜   田明华   陈绍志   李红勋   胡明形  
【目的】中国是世界纸和纸板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造纸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作为造纸基本原材料的木浆,自1995年起就成为中国木质林产品中进口额第一大品类,具有进口量大、增速快、价格高的特点,需关注中国木浆进口风险,以保证造纸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法】规范和确定中国木浆消耗的进口对外依存度、中国木浆进口市场集中度、中国木浆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算法并设定其引致中国木浆进口风险的风险分区,构造中国木浆进口风险乘法指数和加法指数,科学设定其风险分区,通过比较确定中国木浆进口风险指数的合理评价方法。【结果】中国木浆消耗的进口对外依存度、中国木浆进口市场集中度、中国木浆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引致中国木浆进口风险的核心因素。2000—2021年中国木浆消耗的进口对外依存度呈现较高水平上的波动减少中缓慢下降的趋势,2021年为62.34%,其所引致的进口风险处于高风险区,接近极高风险区;2000—2021年中国木浆进口市场集中度CR8呈现高水平上的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2021年为89.69%,其所引致的进口风险处于极高风险区;2000—2021年中国木浆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呈快速上升态势,2021年为43.28%,其所引致的进口风险处于高风险区。基于多维度的中国木浆进口风险整体评价方法宜采用因子相乘方式构造,但不管构造的是乘法指数还是加法指数,均显示中国木浆进口风险处于极高风险区。【结论】为减少中国木浆进口风险,应推进工业纸浆林建设,扩大国产木浆供给;从纸和纸板生产、消费、出口3方面,引导国内浆纸需求;以纸代浆,调整浆纸贸易产品结构;加大海外投资,优化木浆进口市场来源结构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毛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工业领域应加快低碳转型步伐,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用行政、市场、社会化管制措施,中国营造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业低碳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领域积重难返等问题,还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度挖掘企业减碳潜力。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以正确的认识、健全的制度、重点的突破,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步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海秋  
农村人口风险是农村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面临损失损害的不确定性。当前农村人口风险主要表现为留守化、婚配失调化、残疾化、文盲化、污染致病化、贫困化与老龄化等几种。防范和化解农村人口风险,既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确保人口红线不突破,又要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局部性、结构性微调。由此采取一系列具体的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各类农村人口风险及其危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华  杜康  
考虑复杂的国际环境,依据木材进口采购风险的形成机理,系统全面的识别了中国木材进口企业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对策。从市场环境、供应商中断、合同、政策和运输五个方面识别木材进口企业面临的客观型风险;从采购腐败、决策、策略选择、仓储管理四个方面识别木材进口企业面临的主观型风险。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采购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斌  杨荣  
付款担保(Payment Guaranty)在出口业务中指出口方(债权人)与进口方(债务人)的利益或业务关系方(担保人)约定,当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履行债务时,担保人按照约定履行付款债务或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岚  
近年来,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作为我国扩大出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外向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出口风险也在加剧,尤其去年的金融危机对其冲击非常明显。因此,本文在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风险种类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政策背景,指出企业应该合理利用风险预测、信用保险和银行融资手段,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控制贸易风险,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风云变幻莫测的情况下,谋取生存、发展之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静伟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成为一个广泛热议的话题。国内粮食进口的风险逐渐增加,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规避我国粮食进口风险,必须找出影响粮食进口风险的因素。为此,在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温权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重点防范的对象。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较快,相关风险不断积聚,为保证金融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有必要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评价。基于此,文章创新性地从国际比较视角和个体研究视角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了量化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广义影子银行规模虽处于较低水平,但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若不进行规范约束,恐将积聚较大的金融风险。而根据我国个体测算数据,从绝对规模、增速、占社会融资总额比例、与传统银行关联度等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看,2018年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风险水平较之前年度有所下降。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影子银行现状提出了风险防范治理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