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8)
- 2023(13835)
- 2022(11527)
- 2021(10657)
- 2020(8542)
- 2019(19369)
- 2018(18735)
- 2017(35871)
- 2016(19342)
- 2015(21777)
- 2014(21692)
- 2013(21630)
- 2012(20653)
- 2011(18959)
- 2010(19459)
- 2009(18181)
- 2008(17405)
- 2007(15755)
- 2006(14681)
- 2005(13979)
- 学科
- 济(85500)
- 经济(85404)
- 管理(54442)
- 业(52038)
- 企(39612)
- 企业(39612)
- 中国(35633)
- 融(28347)
- 金融(28346)
- 银(27494)
- 银行(27479)
- 方法(27412)
- 行(26732)
- 农(26228)
- 数学(24217)
- 地方(24093)
- 数学方法(23888)
- 财(22586)
- 制(20831)
- 业经(19504)
- 贸(19320)
- 贸易(19299)
- 易(18822)
- 农业(17557)
- 环境(16851)
- 学(15484)
- 发(14407)
- 策(13701)
- 体(12950)
- 务(12886)
- 机构
- 学院(274742)
- 大学(272511)
- 济(126556)
- 经济(123947)
- 研究(106093)
- 管理(99196)
- 中国(89864)
- 理学(82063)
- 理学院(81088)
- 管理学(79943)
- 管理学院(79412)
- 财(60976)
- 京(60000)
- 科学(58734)
- 所(54385)
- 中心(49079)
- 研究所(48311)
- 财经(46015)
- 农(44294)
- 江(43486)
- 经(41755)
- 经济学(40150)
- 北京(39955)
- 院(37872)
- 范(37439)
- 师范(37134)
- 经济学院(35960)
- 州(35307)
- 业大(34365)
- 农业(33821)
- 基金
- 项目(168326)
- 科学(133395)
- 研究(129651)
- 基金(121571)
- 家(104761)
- 国家(103850)
- 科学基金(88126)
- 社会(83720)
- 社会科(79556)
- 社会科学(79543)
- 省(64572)
- 基金项目(61579)
- 教育(58711)
- 划(54981)
- 自然(52591)
- 编号(52174)
- 资助(51436)
- 自然科(51361)
- 自然科学(51350)
- 自然科学基金(50446)
- 成果(44656)
- 发(42821)
- 重点(38705)
- 部(38552)
- 课题(38333)
- 发展(35566)
- 创(35162)
- 国家社会(35097)
- 展(34980)
- 性(34152)
- 期刊
- 济(151092)
- 经济(151092)
- 研究(96913)
- 中国(65548)
- 融(47737)
- 金融(47737)
- 财(45397)
- 农(43090)
- 管理(39888)
- 学报(36390)
- 科学(36193)
- 教育(33930)
- 农业(28725)
- 大学(28379)
- 学学(26361)
- 经济研究(25050)
- 业经(23801)
- 财经(23398)
- 技术(23384)
- 经(20313)
- 问题(19719)
- 贸(18552)
- 国际(17720)
- 世界(16388)
- 业(15268)
- 技术经济(13427)
- 理论(13121)
- 坛(12847)
- 论坛(12847)
- 经济问题(12349)
共检索到461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红玲 徐浩
碳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高碳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碳金融内涵丰富,既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又包括支持碳市场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各类基础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论文梳理了碳金融的概念、碳金融功能和碳金融体系构建的相关文献,并对中国当前碳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在对中国碳金融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体系提出了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伶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碳审计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理应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碳审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碳市场对碳审计的需求入手,分析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完善审计领域法律法规及准则、推进碳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快构建碳审计协同机制以及加大碳审计的外部监管力度等改进建议,以助推碳审计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宝志 李卓宇 郑梦婷
“双碳”目标下,碳密集型产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转型金融将发挥突出作用。本文提出转型金融的理论内涵,从资源配置、资金缺口、行业规范三个方面重点论述我国发展转型金融的必要性。目前,转型金融还处于摸索阶段,面临顶层设计缺失、资金供需结构失衡、金融体系经验不足、产品设计不够科学、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国际转型金融发展的有益经验,我国可从政府、金融主体、市场主体、国际市场四个角度探索转型金融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碳密集型产业 低碳转型 转型金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成蓥 曾维忠
结合福利效应理论,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探析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整体现状及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以造林为主、森林经营为辅,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项目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项目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且份额占比不高、项目实施成效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率、项目非碳效应评估监测机制不完善、项目设计层面人地差异性体现不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入发展森林碳汇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森林碳汇政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造林 森林经营 非碳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成蓥 曾维忠
结合福利效应理论,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探析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整体现状及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以造林为主、森林经营为辅,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项目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项目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且份额占比不高、项目实施成效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率、项目非碳效应评估监测机制不完善、项目设计层面人地差异性体现不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入发展森林碳汇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森林碳汇政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造林 森林经营 非碳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箐
面对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商业银行转型迫在眉睫。以社区金融为引擎推动零售金融新发展,是银行践行精耕细作发展理念、推动服务模式下沉、改善客户体验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阐述了社区金融的内涵及其发展意义,分析了商业银行社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平台化的运作思维,从客户锁定、业务组合、团队建设、考核激励和运营体系等五个方面对促进社区支行的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社区金融 商业银行 平台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目前相关政策已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绿色金融制度、绿色金融评估、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旺 郭福春
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碳金融是各国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碳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于碳金融市场。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形成一个交易规模日趋壮大的国际碳金融市场,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博弈的新焦点。本文介绍了碳金融市场的起源,总结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分析了2005-2010年国际碳交易发展趋势,指出我国CDM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方面提出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现状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建兰 郭苗苗
以《京都议定书》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成效,成功注册了中国CDM项目3802个,估计年减排为78147万t;北京、上海等7个地方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营,交易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体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中国应确立宏观减排目标,导入市场拍卖机制充分体现碳排放配额稀缺性和价值,促进区域的合作,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完善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和良性运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擎 陈康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强国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谋划,而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方向,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篇大文章”之首。本文从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脉络和底层逻辑出发,梳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体系,结合四川科技金融发展实践剖析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难点,在借鉴国外发展科技金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科技金融的政策建议,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叶东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健全和完善碳金融制度对弥补绿色低碳投资缺口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碳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建设不完善、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法律规范缺失等问题,应当从市场制度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市场制度层面,应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碳金融产品多样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法律制度层面,应完善碳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司法解释促进碳金融交易,推动商事修法,完善环境司法与碳金融司法的联动机制。下一步,要构建和完善碳金融制度体系,创新发展碳金融司法实践,保障碳金融体系有序健康发展,形成减污减碳协同增效的总体格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任欢
全球变暖理论和低碳发展理论盛行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气候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各国纷纷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也于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也越来越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就如何实现湖南省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空 谢伊宁
介绍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技术本土化水平、完善市场化运作、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激励政策重视产业链协同等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建筑业超低能耗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碳中和 建筑业 超低能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至然
中韩两国自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贸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已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然而,中韩经贸关系发展也面临着贸易失衡、同质化竞争及韩国国内保护主义倾向等问题,并受到半岛局势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应进一步提高政治互信以减少其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开放降低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不断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发展中韩经贸关系,以保障中韩经贸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飚 何可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排效果、小农户减排责任等方面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应聚焦于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识别、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测算体系的科学构建、低碳农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低碳发展价值的多元实现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