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6)
2023(10233)
2022(8409)
2021(8015)
2020(6343)
2019(14629)
2018(14056)
2017(27055)
2016(14579)
2015(16404)
2014(16115)
2013(16086)
2012(15199)
2011(13789)
2010(13869)
2009(12579)
2008(12408)
2007(10815)
2006(9954)
2005(9219)
作者
(39811)
(33178)
(33019)
(31884)
(21258)
(15737)
(14982)
(12806)
(12775)
(11874)
(11531)
(11244)
(10981)
(10846)
(10599)
(10503)
(10002)
(9615)
(9551)
(9434)
(8512)
(8035)
(8003)
(7676)
(7648)
(7583)
(7268)
(7067)
(6664)
(6588)
学科
(56571)
经济(56513)
管理(40164)
(34622)
(27037)
企业(27037)
方法(22313)
(21905)
税收(20441)
(20264)
中国(19982)
数学(19970)
数学方法(19717)
(18346)
(16280)
贸易(16273)
(16063)
(16030)
环境(13237)
(12228)
(11933)
(11036)
(11034)
金融(11034)
银行(11027)
(10895)
业经(10752)
(10721)
农业(9864)
(9340)
机构
大学(204220)
学院(203391)
(94657)
经济(92971)
研究(77723)
管理(73527)
中国(62782)
理学(61986)
理学院(61293)
管理学(60453)
管理学院(60061)
(48840)
(43664)
科学(42642)
(38750)
财经(36725)
研究所(34680)
中心(34493)
(33668)
经济学(30727)
(29883)
(28908)
北京(28768)
(28383)
经济学院(27658)
财经大学(27236)
(26258)
师范(26035)
业大(24564)
(23324)
基金
项目(129357)
科学(103176)
研究(97945)
基金(96807)
(84634)
国家(84037)
科学基金(71206)
社会(63742)
社会科(60710)
社会科学(60701)
基金项目(48848)
(45476)
教育(44461)
自然(43618)
自然科(42584)
自然科学(42572)
自然科学基金(41838)
资助(40791)
(40556)
编号(38300)
成果(32931)
(30681)
重点(29921)
(28805)
中国(28290)
国家社会(28133)
课题(27401)
教育部(26609)
(26387)
(26357)
期刊
(103562)
经济(103562)
研究(72689)
中国(40590)
(35747)
管理(28402)
学报(27534)
科学(26995)
(25954)
(23368)
金融(23368)
教育(21592)
大学(21567)
学学(20180)
经济研究(18349)
农业(18165)
财经(17796)
国际(17007)
技术(16817)
(16358)
(16095)
(15817)
(15397)
税务(14031)
问题(13820)
业经(13382)
世界(13111)
(10588)
技术经济(9048)
资源(8810)
共检索到325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覃盈盈  
碳税作为价格型的碳定价方式,因其推进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治理的独特作用,在全球得到日益重视和广泛应用,并在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我国长期的政策目标,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碳定价方式单一、国际气候挑战压力不断加大等现实背景下亟须引入碳税政策工具,拓宽碳治理新思路。但碳税开征面临经济性、社会性、制度性、征管性等因素制约,通过充分借鉴国际碳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碳税开征的具体政策设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戚啸艳  储星宇  
当前,“绿色经济”理念在全球倡导,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碳审计作为有助“双碳”目标达成的手段之一,愈发重要。2021年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363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约占33%。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促使各国寻求解决办法,碳审计作为监督节能减排工作、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宝  
碳税作为针对碳排放征收的税,在推进“双碳”目标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碳定价采取碳税还是碳排放权交易、税种设置是采取独立税还是融入税、碳税定位上属于一般税还是特定目的税等三大关系,还存在不少争议。由于这三大关系决定着碳税开征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和税制设计,是碳税制度构建的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亟须厘清,以为碳税开征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旭东  鹿洪源  王培浩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需要对汽车行业这一碳排放明显较高的领域采取更有力的碳减排措施。典型国家绿色低碳的机动车税制和相关税种呈现出融入型改革方式、税率分阶段调整、一次性征收与周期性征收相结合、以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坚持税收中性原则等特点。基于国际经验和国内税制改革现实,对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进行调整是绿色低碳目标下我国机动车税制改革的应有之意,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与相关税种的衔接、公众接受程度、收入分配与使用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措施等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桃  
近年来,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威胁,以开征碳税的方式减控温室气体排放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碳税征收方式方法也经历了从理论探讨到具体实践的发展历程。本文在回顾国际碳税制度建立与发展历程基础上,结合已开征碳税的欧美国家的实践经验,认为我国在国际碳减排中承担大国责任、适时开征碳税的同时,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选择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碳税计征方式、确定合理碳税税率,并坚持税收中性原则,充分发挥碳税开征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作用,尽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春  吴子珺  孙群  周瑛  
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碳排放政策体系的保障,因此分析中国碳排放政策,对于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加快建立健全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通过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构建了中国碳排放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PMC指数模型,对中国碳排放“1+N”政策体系中的代表性减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政策样本的PMC指数均值为6.38,整体处于可接受状态;碳排放政策样本中的完美政策与不良政策最少,可接受政策最多,优秀政策次之;各项政策在政策时效、作用层面和政策功能方面表现较好,但存在政策激励不足、发布机构单一和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星阳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响应《巴黎协定》制定的“净零排放”目标,越来越多国家作出“碳中和”承诺,并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碳排放的国内、外措施。当前主流的全球气候治理措施是设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和开征国内碳税,碳关税作为碳定价的另一种方式,受美国等极少数国家推崇。中国目前采取设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方式,但从改善碳税立法现状、利用税收法律功能等方面看,未来中国确有开征碳关税的必要性。文章通过对欧盟、美国全球气候治理新动向的深刻反思,提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关税税制设计,首先应以WTO相关原则为指引设计碳关税制度,其次审慎规划碳关税税目,避免出现重复征税,再次运用碳关税调节机制矫正贸易歧视待遇,最后以碳关税为中心倡议构建多边气候共治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胤  王燕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而推进秸秆生态化处理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农民生态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成为农业“排碳者”。多元主体合作是“双碳”治理的最优选择。以往研究多关注乡村生态合作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优化,基于“双碳”视角可以发现“秸秆悖论”的治理密码。碳责任是一套结构复杂的责任体系,是生产者和治理者的共同责任。碳责任归因、多元主体协商、责任份额调适、多维责任交互是达成合作的内在机制。在责任范围交互、责任量度匹配、激励性三个维度作用下,以责任内容为驱动力,可以生成层级“共责立方体”的模型。基于责任视角下的合作治理逻辑为基层政府组织农民有效参与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书秦  韩冬梅  林煜  胡浚哲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推进农业碳减排,并将农业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不仅是"十四五"期间降低污染减排总成本、提升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总体发展质量的可能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农业持续减排、推进"碳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建议在政策层面将农业纳入碳减排交易范围,推进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优先选择部分发达地区在部分行业开展试点,同时加大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持续减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荣静  
当前,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我国仍面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能源消费总量攀升的现实问题,制约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适时引入碳税制度对推动“双碳”战略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健全环境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芬兰、瑞典、英国以及日本碳税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同时基于各国碳税实践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锋  
农业兼具碳排放和碳汇双重属性,既能通过碳减排助力碳达峰,又能借助碳增汇贡献碳中和。深度挖掘农业碳减排潜力并激励农业碳汇产出是实现农业碳中和,进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加强农业碳汇法治保障,巩固和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并促进农业碳汇价值实现。具言之,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协同立法模式并加强农业碳汇相关立法的内部衔接与协调;采取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行政监管体制,建立农业碳汇交易“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机制;明晰农业碳汇产权归属,从国家制度框架、地方政策体系及具体规则设计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适度发挥司法能动功能,建立农业碳汇司法救济机制;健全农业碳汇生态保护补偿、社会多方参与等配套实施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由于二氧化碳(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CO2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CO2排放的削减上。在各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中,碳税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本文考察了部分发达国家开征碳税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旨在探讨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杨  杜剑  
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通过对国际上碳税税收要素设计、收入用途的比较分析后可知,我国应把握时机逐步推进碳税,灵活选择征税对象,税率设置要体现差异,合理选择征收环节,逐步减少税收优惠并统筹考虑相关配套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明永飞   文凤平  
碳税是“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变革下的重要政策手段,也是“基于价格”的经济手段。我国现阶段尚未正式开征碳税,而是以资源税为主要征收税种,但碳税开征已是必然趋势。同时,我国资源税与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已经开征的碳税也存在实质性的相似之处,该部分国家碳税征收时间较长,且出台了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来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达成。对此,文章从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并提出适用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我国碳税的正式开征及其顺利实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