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1)
2023(15974)
2022(13017)
2021(11876)
2020(9541)
2019(21630)
2018(21056)
2017(39871)
2016(21279)
2015(23747)
2014(23575)
2013(23811)
2012(22303)
2011(20414)
2010(20738)
2009(19363)
2008(19356)
2007(17585)
2006(16052)
2005(14963)
作者
(61084)
(51418)
(51235)
(48178)
(32516)
(24624)
(22905)
(20087)
(19686)
(18233)
(17773)
(17153)
(16505)
(16208)
(16096)
(15723)
(15174)
(14841)
(14640)
(14586)
(13017)
(12685)
(12425)
(11969)
(11614)
(11474)
(11369)
(11348)
(10330)
(10297)
学科
(105459)
经济(105334)
(90942)
(72080)
企业(72080)
管理(71410)
(48452)
方法(37690)
业经(33113)
农业(32522)
中国(32451)
数学(28879)
数学方法(28680)
(27834)
地方(23419)
(21281)
(20240)
贸易(20222)
(19675)
环境(19337)
技术(19203)
(18633)
财务(18613)
财务管理(18591)
(17929)
(17684)
企业财务(17591)
(17418)
(17170)
(16860)
机构
学院(318934)
大学(311754)
(146784)
经济(144275)
管理(125371)
研究(111795)
理学(106731)
理学院(105653)
管理学(104471)
管理学院(103874)
中国(90174)
(66435)
(65288)
科学(62500)
(61974)
(55629)
财经(51164)
中心(50465)
研究所(49800)
(49409)
农业(47015)
(46480)
业大(46430)
经济学(44929)
北京(42366)
经济学院(40421)
(40133)
师范(39826)
(39423)
(38818)
基金
项目(202441)
科学(162788)
研究(154699)
基金(148918)
(127909)
国家(126638)
科学基金(110146)
社会(103626)
社会科(98050)
社会科学(98030)
(79390)
基金项目(77931)
教育(68281)
自然(66438)
(65029)
自然科(64926)
自然科学(64910)
自然科学基金(63807)
编号(62232)
资助(59296)
(49791)
成果(49586)
(46170)
重点(45247)
(44937)
国家社会(43815)
课题(42736)
(42302)
发展(41488)
创新(41316)
期刊
(177748)
经济(177748)
研究(99536)
中国(69178)
(64207)
(50887)
管理(49634)
科学(44736)
农业(43364)
学报(42774)
(35670)
金融(35670)
大学(34441)
业经(33839)
学学(32744)
教育(31199)
技术(28750)
经济研究(27001)
财经(26043)
问题(23671)
(23217)
(22666)
世界(19228)
(18511)
技术经济(18509)
国际(16170)
经济问题(15881)
农村(15541)
(15541)
现代(15521)
共检索到501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素  罗蓉  
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对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伴随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然而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完善、耕地资源趋紧问题亟待破解、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较大阻力。“双碳”目标导向下,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完善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为要点,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以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为靶向,提升耕地系统固碳减排能力;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目前相关政策已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绿色金融制度、绿色金融评估、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吴洋滨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絮  
农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下的热点之一。在详细分析“双碳”战略下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与特征要求的基础上,详细探讨现阶段我国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分散、市场驱动力量不足、技术设备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并从规模经营、发展机制、技术创新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志斌  
在“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仍是需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在阐述绿色发展在农村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农村经济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新时代农村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打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邵文   赵玙璠   钱静斐  
[目的]厘清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2000-2022年1 437篇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文献进行分析,描绘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结果](1)国内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可分为波动增长和稳步增长两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与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三大学科相关;(2)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分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与水平评价、制度支撑与外部动能、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环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绿色农产品供应与产业链建设五个方面;(3)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经历了由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农产品供给到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短板,再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将集中在统筹发展目标、拓宽发展领域、评价发展成效三个方面。[结论] 农业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路径,未来应以多学科结合为思路,实现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新的突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若凡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产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增值、发展增能的必然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助力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以保持绿色、生态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以高效利用产业资源为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大众绿色消费需求,合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精品的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增值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翌秋   徐丽   曹蕾  
采用2004-2020年我国30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技术和能源消耗类型两个角度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并未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且因燃油消耗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等加剧环境污染,最终无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对农业机械进行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绿色机械化技术及绿色农机的使用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清洁农机研发和量化生产;优化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向绿色农机倾斜,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深施化肥等绿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翌秋   徐丽   曹蕾  
采用2004-2020年我国30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技术和能源消耗类型两个角度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并未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且因燃油消耗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等加剧环境污染,最终无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对农业机械进行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绿色机械化技术及绿色农机的使用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清洁农机研发和量化生产;优化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向绿色农机倾斜,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深施化肥等绿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蓝海涛  
早在20世纪70年代,气候变化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气候变化问题,但彼时还缺乏研究和确凿的数据来支撑科学家们提出的这一危机。随着研究的推进,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极端天气让世界各国无法忽视和回避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尽管科学界一直有反对的声音,认为气候变化的提法是一个伪命题,但持续暖化的气候环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当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试图解决气候变化的最主要手段。温室气体减排包括技术减排和制度减排两个层面。在自然科学领域,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层出不穷,而从制度安排层面探索温室气体减排之道,成为了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主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磊  高帆  
作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增产基础上的农民增收。由于增产和增收、宏观战略和微观目标不一致,在理论和经验上表现出多重困境:主体形成困境、结构调整困境、谈判能力困境和生产效率困境,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定也不牢靠。基于此,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为以家庭专业承包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创新将至关重要,这个组织演化过程是对农业发展多重困境的一个系统的、积极的回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张怡  刘金硕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面临普遍的碳排放总量大、用能技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建材生产、运输等建筑上下游产业,我国建筑领域年碳排放占总碳排放比例超过4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增建筑涉及建筑行业生产、流动和消费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借鉴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举措,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基础上总结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国平  林华  王洪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既彰显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契合新时代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大势。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在发展过程中全方位注入“绿色基因”,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场全方位的经济金融大变革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江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到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机制基本成熟,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产业与金融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