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4)
2023(12448)
2022(10212)
2021(9124)
2020(7065)
2019(15650)
2018(15430)
2017(28394)
2016(15512)
2015(17051)
2014(16786)
2013(16246)
2012(15014)
2011(13856)
2010(14225)
2009(13048)
2008(12663)
2007(11482)
2006(10577)
2005(9905)
作者
(43597)
(36127)
(35981)
(34037)
(23061)
(17273)
(16144)
(13944)
(13728)
(12927)
(12312)
(12151)
(11422)
(11395)
(11219)
(11187)
(10795)
(10643)
(10479)
(10415)
(9071)
(8965)
(8712)
(8305)
(8251)
(8225)
(8107)
(7970)
(7245)
(7221)
学科
(66179)
经济(66106)
管理(44367)
(39638)
(30894)
企业(30894)
中国(25844)
地方(22907)
(20514)
业经(17354)
方法(16477)
环境(15791)
农业(14063)
(13355)
(13136)
数学(13132)
(13055)
数学方法(12920)
(12579)
银行(12567)
(12476)
(12263)
地方经济(11890)
(11819)
贸易(11803)
(11794)
金融(11792)
(11316)
(10709)
(10498)
机构
学院(214792)
大学(208234)
(85126)
经济(82876)
研究(77548)
管理(77533)
理学(64408)
理学院(63576)
管理学(62491)
管理学院(62063)
中国(59577)
科学(46277)
(45894)
(39677)
(38389)
(36305)
中心(35808)
研究所(34225)
(33085)
(32670)
师范(32392)
财经(29896)
(29683)
北京(29355)
(28879)
业大(28075)
(26748)
师范大学(25496)
(25358)
农业(25203)
基金
项目(136006)
科学(107768)
研究(105395)
基金(94816)
(81350)
国家(80565)
科学基金(69416)
社会(66604)
社会科(63132)
社会科学(63122)
(56322)
基金项目(49309)
教育(48452)
(46686)
编号(44816)
自然(41780)
自然科(40786)
自然科学(40780)
自然科学基金(39962)
资助(36770)
成果(36729)
(36285)
课题(33108)
重点(31228)
发展(29646)
(29111)
(28820)
(28222)
(28153)
创新(26834)
期刊
(110346)
经济(110346)
研究(69883)
中国(51650)
(33135)
教育(32863)
管理(31531)
(29190)
科学(28867)
学报(28013)
(24230)
金融(24230)
农业(22370)
大学(21696)
业经(21126)
学学(19926)
技术(19841)
经济研究(16790)
问题(15177)
财经(13947)
图书(12305)
(12190)
(11874)
(11251)
(11129)
论坛(11129)
商业(11016)
(10992)
现代(10989)
职业(10617)
共检索到350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为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因而城市是实施降低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全球战略的核心。在回顾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理论概念后,通过分析城市与碳排放的作用关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在“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发展路径和基础性工作建议,以期对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发展、为我国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各个城市实施具体“双碳”专项行动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锐  王俊杰  
近年来罕见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使人类深陷"碳排放"的困境之中。由于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低碳"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其本质涵义在现实的喧嚣中显得面目模糊。事实上,关注"碳足迹"排放、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真正的"低碳",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拥有低碳意识的城市居民。本文在辨析低碳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世博会周边某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尝试从景观的角度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思考,景观设计作品可以充当低碳理念推广的催化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鹂  
建立碳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服务体系和碳金融监管体系,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投融资活动,这就需要积极从碳金融市场发展步骤、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微观主体以及风险规制等方面探索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实施机制和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榕芳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后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落实这一目标,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作为行动先导。作为破解时代难题的前沿理论,新发展理念以系统思维打破了“双碳”目标的认识误区与发展难题。实现“双碳”目标远景,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融合于科学路径中,呼吁国家间以多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在政府、企业、个人协调配合下,构建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推进绿色低碳文明新风尚,让人民共享资源红利与发展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之间的关系,加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理论研究与思想武装。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也必将对我国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建辉  高瑜  王振  袁勇  
谋划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可以围绕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历史逻辑、现实基础、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从政策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经历了起步、推进、提速和转型四个时期,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时代后更强调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更深层次全面对外开放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逻辑为主线,通过系统分析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成效、问题与形势后发现,提高战略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助力做强职教、推进多向办学、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影响将是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卓德保  吴玉海  潘植强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低碳城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新焦点。通过上海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演变,分析上海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发展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方面,其中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居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浦华  鲁帆  马莹  
畜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中奶牛产业是畜牧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中国奶业温室气体减排降碳,成为制约奶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国奶牛养殖特点,采用IPCC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法,测算了2011—2020年中国奶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析了西欧奶业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措施和成效,为中国奶业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结合中国奶业低碳化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了2025年和2030年奶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的中国奶业低碳发展路径,即以保供给、降排放为核心,加强奶牛减碳育种、推行适度规模和精准饲喂、保障优质牧草有效供给、加快粪污减量减排技术研发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博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是落实《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厚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体现了低碳经济发展与政策体系协同的整体布局,彰显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气候正义"的时代价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的实现,应当兼顾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现实诉求,这是构建新发展理念下低碳循环经济运行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确保落实全球气候治理国家自主贡献的大国智慧。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应当将产业结构低碳化作为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顶层设计,实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促导南南气候变化多边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时常  李丕基  
该文在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技术思路,提出了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加快技术引进与创新、加强低碳节能技术应用、积极发展新能源与节能产业、促进碳交易及改善能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赟昀  
“双减”政策的出台成为了新时代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大治理举措之一,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自“双减”政策深入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法陈旧单一、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意识不足制约了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因此提出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与改革路径,从而推动“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实效性,践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全新使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善明  
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和根本措施是减少碳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碳交易市场也随之快速发展,并逐渐衍生出相关的金融需求。目前,随着总量管制、排放权交易计划及其他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碳金融已成为国际上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作为世界碳排放大国,随着2013年碳市场试点的实施,亟待探索出有效的金融支持工具和方法,并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在碳市场减排中的作用从国际经验看,碳金融与碳市场息息相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