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60)
- 2023(19326)
- 2022(15895)
- 2021(14429)
- 2020(11857)
- 2019(26525)
- 2018(26357)
- 2017(50865)
- 2016(27667)
- 2015(30665)
- 2014(30072)
- 2013(29668)
- 2012(26854)
- 2011(23885)
- 2010(23551)
- 2009(22010)
- 2008(21348)
- 2007(18875)
- 2006(16575)
- 2005(14871)
- 学科
- 济(117636)
- 经济(117501)
- 业(100329)
- 管理(93177)
- 企(89690)
- 企业(89690)
- 方法(52069)
- 数学(42172)
- 数学方法(41764)
- 业经(36942)
- 农(34750)
- 财(34088)
- 中国(30562)
- 务(24757)
- 财务(24681)
- 财务管理(24648)
- 农业(24543)
- 企业财务(23393)
- 地方(21926)
- 学(21463)
- 技术(21302)
- 制(21243)
- 和(20878)
- 理论(20826)
- 环境(20476)
- 贸(20125)
- 贸易(20116)
- 划(19601)
- 易(19485)
- 策(17582)
- 机构
- 学院(390388)
- 大学(385555)
- 管理(158636)
- 济(157458)
- 经济(154288)
- 理学(136983)
- 理学院(135621)
- 管理学(133475)
- 管理学院(132781)
- 研究(123642)
- 中国(94319)
- 京(81297)
- 科学(75451)
- 财(72791)
- 农(62651)
- 所(60551)
- 财经(58577)
- 江(57799)
- 业大(57484)
- 中心(56069)
- 研究所(54873)
- 经(53281)
- 北京(50576)
- 范(49067)
- 农业(49031)
- 师范(48633)
- 经济学(47059)
- 州(46611)
- 院(45507)
- 财经大学(43286)
- 基金
- 项目(264979)
- 科学(210321)
- 研究(196540)
- 基金(193134)
- 家(166758)
- 国家(165309)
- 科学基金(144356)
- 社会(125533)
- 社会科(119063)
- 社会科学(119033)
- 省(104582)
- 基金项目(102200)
- 自然(92789)
- 自然科(90674)
- 自然科学(90654)
- 教育(89487)
- 自然科学基金(89056)
- 划(86465)
- 编号(80548)
- 资助(78393)
- 成果(63762)
- 重点(58730)
- 部(57670)
- 创(57025)
- 发(56870)
- 课题(54400)
- 创新(52657)
- 国家社会(51801)
- 科研(50228)
- 教育部(49968)
- 期刊
- 济(174894)
- 经济(174894)
- 研究(112013)
- 中国(70419)
- 管理(61571)
- 农(57882)
- 财(57788)
- 学报(57681)
- 科学(54075)
- 大学(44353)
- 学学(41843)
- 教育(40906)
- 农业(40138)
- 技术(35275)
- 融(33485)
- 金融(33485)
- 业经(31602)
- 财经(28685)
- 经济研究(27710)
- 经(24556)
- 业(23169)
- 问题(22722)
- 技术经济(20509)
- 图书(19491)
- 现代(18819)
- 商业(18671)
- 科技(18298)
- 理论(17811)
- 版(17582)
- 财会(16965)
共检索到567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昌 连港慧 徐蔼婷
在“双碳”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亟须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绿色发展、解决制度和效率困境的“破局”关键。本文尝试在深度解读企业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解构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基于2009~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绿色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区域环境规制强度较高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效应更强;相较于非重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基于多方压力而更具绿色转型内生动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从作用路径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内部能力建设、增强市场外部关注、吸引政府补贴三种途径促进绿色转型。从政策层面看,低碳城市试点在数字化转型对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但“双碳”目标囿于提出时间较短,其激励作用尚未显现。本研究拓展了绿色转型的研究视角,为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双转型”融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双碳”愿景下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提供了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慧 聂凤英
突破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在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资本概念,探讨数字资本通过提升资本禀赋驱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认为,数字化通过传播教育功能,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知识效应和学习效应;数字化通过关系纽带功能,提高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数字化通过信息匹配功能,提高农户的自然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数字化通过金融杠杆功能,提高农户的金融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综上,数字化能够突破农户资本禀赋不足和信息闭塞的约束,为农户“认知→意愿→行为”的行为逻辑注入新的动力,驱动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川 吴沁泽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外部监督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化转型意愿,通过信息改善效应增加企业绿色化转型资源,通过生产智能化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以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技术创新、生产水平、环境保护、社会评价4个维度的8项指标综合评价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促进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非西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等路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政府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但该调节效应在重污染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重视和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以数智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环境规制制度体系,有序推进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杨平 陈静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杨平 陈静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杰 李悦 郑权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是实现其绿色转型的新渠道,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内生性和稳健性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受到重点监控以及非国有、规模较大及反应型环境战略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淑娟 闫彩凤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揭示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总体上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但二者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动态的“潜力滞后—缓慢释放”的非线性变化轨迹。绿色金融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在绿色金融与企业ESG表现间起中介作用,但这种中介作用体现为遮掩效应;数字化转型导致绿色金融对企业ESG的推动作用是非线性的,随着数字化转型提升,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缓慢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较低组、金融基础较高组、重污染行业与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绿色金融同群效应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ESG表现同群效应显著改善环境绩效,但对财务绩效短期无显著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宁娟 彭其 舒成利
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契机,但其对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仍模糊不清。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实质性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企业规模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开展这两种绿色创新活动,但数字化转型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这些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两种类型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而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更突出,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鑫 徐琼 王核成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能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热点话题。基于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证实,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正面预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低碳试点城市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转型 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立坤 王炳刚 邓雷
本文选取2011—2021年建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外部信贷支持是保障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支持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同时,外部法治环境对于创新专利保护、激发创新动机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较高的法治水平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建筑企业 绿色创新 法治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双碳”目标下数字金融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数字化如何推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双碳”愿景下双向FDI协调发展助推区域绿色转型的实证研究: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双碳”目标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困境审视及破局之道
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治理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数字化赋能理论的作用机制研究
碳交易驱动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演化博弈分析和实证检验
数字驱动绿色发展: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动力解构
“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