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2)
- 2023(16379)
- 2022(14011)
- 2021(13227)
- 2020(10898)
- 2019(25551)
- 2018(25605)
- 2017(49236)
- 2016(26777)
- 2015(29970)
- 2014(30202)
- 2013(29707)
- 2012(27540)
- 2011(24907)
- 2010(25236)
- 2009(22836)
- 2008(22114)
- 2007(19450)
- 2006(17291)
- 2005(15391)
- 学科
- 济(113578)
- 经济(113475)
- 管理(71567)
- 业(69101)
- 企(55611)
- 企业(55611)
- 方法(48467)
- 数学(41701)
- 数学方法(40980)
- 中国(31553)
- 农(30970)
- 地方(30275)
- 业经(25396)
- 学(24488)
- 财(23653)
- 农业(21102)
- 贸(19479)
- 贸易(19461)
- 制(19315)
- 理论(19083)
- 易(18761)
- 环境(17504)
- 和(17493)
- 技术(16849)
- 银(16671)
- 银行(16624)
- 融(16381)
- 金融(16376)
- 行(15973)
- 地方经济(15970)
- 机构
- 学院(375848)
- 大学(374709)
- 管理(146436)
- 济(145425)
- 经济(142058)
- 研究(129631)
- 理学(126184)
- 理学院(124628)
- 管理学(122096)
- 管理学院(121416)
- 中国(96493)
- 科学(83001)
- 京(82114)
- 所(65870)
- 财(64946)
- 农(62650)
- 研究所(60111)
- 中心(58382)
- 业大(56803)
- 江(56112)
- 范(53271)
- 师范(52742)
- 北京(52700)
- 财经(51597)
- 农业(48654)
- 院(47694)
- 经(46699)
- 州(46381)
- 师范大学(42549)
- 经济学(42386)
- 基金
- 项目(256105)
- 科学(200420)
- 研究(186635)
- 基金(182852)
- 家(160089)
- 国家(158725)
- 科学基金(135666)
- 社会(114907)
- 社会科(108767)
- 社会科学(108738)
- 省(101442)
- 基金项目(97410)
- 自然(89394)
- 自然科(87273)
- 自然科学(87253)
- 教育(86180)
- 划(85641)
- 自然科学基金(85631)
- 编号(77079)
- 资助(76465)
- 成果(62252)
- 发(58121)
- 重点(57794)
- 部(55180)
- 课题(54170)
- 创(52604)
- 创新(49044)
- 科研(48713)
- 大学(46932)
- 教育部(46871)
- 期刊
- 济(164794)
- 经济(164794)
- 研究(110716)
- 中国(75506)
- 学报(59612)
- 农(56989)
- 科学(56318)
- 管理(54379)
- 财(47275)
- 教育(47041)
- 大学(44759)
- 学学(41845)
- 农业(39600)
- 技术(34683)
- 融(32043)
- 金融(32043)
- 业经(28591)
- 经济研究(25912)
- 财经(23914)
- 问题(21553)
- 图书(21431)
- 业(20981)
- 经(20430)
- 资源(18648)
- 科技(18507)
- 技术经济(18206)
- 理论(17165)
- 版(17129)
- 商业(16986)
- 统计(16793)
共检索到5599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春花 苏章全 明庆忠
"双核"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文章在分析潮汕地区潮州—汕头"双核"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潮州—汕头"双核"结构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模式和具体旅游开发模式。认为在海西经济区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潮汕地区必须构建合理的发展模式,即:以汕头为区域旅游发展的主核心点,以潮州为次核心点,双核形成旅游发展核心区;以揭阳、汕尾为连接节点,以梅州为拓展节点,通过聚合—扩散效应,形成粤东旅游发展的双核联动模式;并以厦深铁路为发展轴,对接两边的珠三角旅游区和厦漳泉闽三角旅游区,尽快实现有效合作,才能避免成为旅游过境地。这一研究对于类似结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旅游 “双核”结构 发展模式 潮汕地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艳红 刘梓煜 蔡秋燕 张一帆 黄凯珊
红色旅游不仅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帮扶乡村振兴、反哺革命老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游客对潮汕地区红色旅游的满意程度,融入潮汕地区文化、体育、旅游的多种元素,盘活红色旅游相关资源,提出连片开发汕尾、揭阳、潮州、汕头红色扶贫旅游的创意设计、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文体旅融合背景下开展红色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文旅体融合 红色旅游 旅游扶贫 连片开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荣彬 车震宇 李汝恒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长足影响。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区居民视角,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和双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环洱海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呈现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和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自上而下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旅游企业支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即自下而上型,居民主导、政府扶持、旅游企业支持。社区居民作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坤明
建立潮汕民俗特色的农业旅游区刍议作者:赵坤明单位:汕头教育学院(515041)文章长于描绘,真切动人,就有关建立潮汕民俗特色的农业旅游区问题着重谈了三点意见:1必须把发展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建设花园式的农业旅游景区。例如,沿国道324线,从普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麻学锋 龙茂兴
以凤凰县旅游发展为例,在认真分析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凤凰县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并分析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旨在为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关键词:
欠发达民族地区 旅游 发展模式 凤凰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刚 吴晗
在区域竞合时代,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991年潮汕"三分天下"后,该地区进入经济发展的"滞涨期",这激起了学界、民间和政界对三市再次融合的持续探讨。近5年官方和民间都出现了推动潮汕揭三市同城化和以汕头为新中心的言论,本文的写作背景正是潮汕地区经济长期的停滞和"以汕头为牵头,推动潮汕揭一体化"意见的出台,提出同城化并非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最佳方法,构建组合城市对解决城市竞合问题更为有效,这其中对接区的选择是城市组合的关键,通过共建对接区——沙溪镇将三个独立的城市衔接起来,优势互补,抓住高铁的契机,合作共谋,促进粤东整体的复兴和繁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舒小林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优势的基础上,总结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模式可发现主要有综合型、核心景区带动型、公司集团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和特色乡村型五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和鼓励社区参与,以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兆萍,张小雷
我国大多数边境地区地处偏远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 ,脱贫与发展面临着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阻力 ,但许多边境地区都拥有文化、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原始优美的生态环境 ,特殊的地缘关系促成了文化交流和边境贸易的发展 ,开发旅游业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边境地区可实施旅游边贸互动式的发展模式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文化交流 生态环境 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敏 陈赖嘉措 王英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这种基于数量扩展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存在较多弊端,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泸沽湖为例,用旅游承载力分析法对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以旅游接待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区域)的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敏 陈赖嘉措 王英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这种基于数量扩展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存在较多弊端,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泸沽湖为例,用旅游承载力分析法对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以旅游接待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区域)的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贻梅
区域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双核"结构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由某一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这一理论提供了一种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及旅游城市间相互作用机理的解释模型。沈阳和大连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双核"结构。文章着重分析了两市形成旅游"双核"结构的基础及耦合机理,以期使"双核"理论在旅游发展中起到抛砖引玉的指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瑞鸿
文章借鉴旅游经济差异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定量测度山东半岛旅游圈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总体水平。用城市旅游地位的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山东半岛旅游圈两核模式。采用旅游经济联系强度,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最后确定了典型的双核圈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小芳 耿建忠 宋金平
随着城市蔓延的不断加剧和近郊休闲旅游的日趋升温,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地域类型。简要回顾了大城市边缘区和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背景,界定了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概念和内涵。以河北省三河市为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同类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旅游资源非优区 休闲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和景区发展的双向需要,社区参与下景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九寨沟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景区与社区在地域关系、资源权益分配、经营项目、就业机会等方面融合与共享的"景(区)社(区)一体"发展模式,并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实现了保景与富民的兼顾和景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结合九寨沟的经验并参照国内其他景区的情况,依据我国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等,提出社区参与下自然遗产型景区发展的五点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翁钢民 李维锦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智慧旅游,构建旅游云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3G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智慧旅游提出发展新理念、创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三方面,建立了智慧旅游与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智慧旅游建设为例,归纳总结了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构思了秦皇岛发展智慧旅游的基本架构,期望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提高秦皇岛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与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智慧旅游 区域旅游 秦皇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