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2)
2023(7294)
2022(5922)
2021(5359)
2020(4414)
2019(9830)
2018(9571)
2017(18318)
2016(9675)
2015(10995)
2014(11116)
2013(10832)
2012(10130)
2011(9188)
2010(9595)
2009(9292)
2008(8051)
2007(7040)
2006(6260)
2005(5878)
作者
(27473)
(22625)
(22222)
(21489)
(14203)
(10777)
(10393)
(8807)
(8579)
(8165)
(7654)
(7611)
(7316)
(7245)
(7177)
(7168)
(6926)
(6462)
(6374)
(6201)
(5873)
(5533)
(5313)
(5290)
(5280)
(5083)
(4995)
(4892)
(4628)
(4579)
学科
(35414)
经济(35369)
(27165)
金融(27158)
管理(24173)
(23456)
银行(23437)
(23261)
(22851)
(19515)
企业(19515)
中国(17886)
方法(13661)
(12213)
(11876)
数学(11792)
数学方法(11697)
中国金融(11118)
(10042)
贸易(10032)
(9892)
(9074)
(8806)
地方(8639)
理论(8582)
业经(8179)
(7777)
财务(7745)
财务管理(7734)
企业财务(7389)
机构
学院(130649)
大学(129726)
(56964)
经济(55633)
研究(48224)
中国(46321)
管理(43841)
理学(36055)
理学院(35682)
管理学(35074)
管理学院(34850)
(29356)
(27608)
科学(26046)
中心(24568)
(24503)
财经(22579)
研究所(22010)
(21874)
(21396)
(21314)
金融(21048)
银行(20628)
(20548)
(20054)
(19225)
经济学(18948)
人民(17795)
北京(17778)
(17467)
基金
项目(81743)
科学(62842)
研究(61921)
基金(57812)
(50330)
国家(49900)
科学基金(41545)
社会(38473)
社会科(36701)
社会科学(36696)
(32070)
基金项目(29094)
教育(28640)
(27024)
编号(25485)
资助(25078)
自然(24912)
自然科(24385)
自然科学(24374)
自然科学基金(23932)
成果(22225)
重点(18930)
课题(18848)
(18155)
(18045)
(17456)
(17136)
创新(16380)
国家社会(16223)
项目编号(16155)
期刊
(61572)
经济(61572)
研究(43949)
(36555)
金融(36555)
中国(29848)
(22703)
学报(20672)
(20217)
管理(16976)
科学(16879)
大学(15989)
教育(15886)
学学(15175)
农业(12705)
财经(11586)
国际(11567)
经济研究(10845)
技术(10841)
(9926)
(9612)
业经(8671)
问题(7963)
理论(7604)
世界(7259)
实践(6822)
(6822)
(6428)
中国金融(6192)
(5931)
共检索到219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骏民  李凌云  
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长期、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提供了条件。这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也为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欧元诞生导致国际储备货币的"双本位"格局,美欧两种主要国际货币的竞相滥发以及小国货币的从属地位,引发了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顾及各国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艳杰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美元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递减效应,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呈现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本质是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杰  
金融,已是近两年全世界最敏感的话题。从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伊始,沸沸扬扬几乎闹遍了全球,直到最近的巴西货币贬值。我国这一次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也和其它国家一道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说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超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一、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矛盾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沿袭了五十年前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但却在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秩序和纪律,于是,秩序弱化而又缺乏新的原则和理念支撑的“现存的无体系的体系”已经“不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贵平  
本轮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连累世界各国,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框架下世界各国不得不以美元为储备的被动局面有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虽势在必行,然而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持有巨额美元外汇的中国,更需小心谨慎,对内要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对外加强国际合作,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同时要吸取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教训,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万青  张伦军  
文章提出了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演化路径的构想,并详细的分析了该演进路径形成的机理和原因。短期内,美元单一货币霸权仍将一定程度的延续;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元化;而在长期,超主权国家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我国的应对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忠  孙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国际的最后贷款者。东亚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和缺陷。IMF还难以承担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紧密相联的。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感到有必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本文剖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方案,分析得出“7+1+1”方案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协调的最佳选择,并阐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应坚持的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占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若谷  
对自由市场的盲从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过去的三年令全世界的经济专家、学者、银行家乃至普通百姓都感到迷惑不解。2008年3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破产,半年之后的9月,"两房"和AIG相继被政府接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雷曼兄弟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杨现领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长期来看,从国际储备的选择、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资本流动和管理三个角度重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被看作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它们能否以及如何分享"驾驶员"的位子,就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道平  范小云  
本文研究了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下的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过去30年间频繁发生的众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该体系安排下,汇率调整很难解决储备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赤字和全球失衡问题;无论储备货币国选择国际收支盈余、赤字还是平衡的政策,都难以避免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不稳定。因此,缓解全球失衡、防范和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勇  曹云祥  
文章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国际金融体系演进之间复杂的逻辑结构和动态调整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进中的规律:大型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会导致金融监管的新变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的变革,在新的监管框架和国际货币体系下,会促进新一轮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创新,从而国际金融体系发生变化,并逐渐孕育着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而此时新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染等均已发生变化。面对最新国际金融改革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把握住难得改革良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天鹏  
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霸权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后,会带来外围国家对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下降并诱发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的发生。从历史来看,中心国出现储备货币信心危机通常还不是货币体系更替的标志性事件,只有当中心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时,旧的国际货币体系才会到达终点。当前中国作为外围国家,应重点关注中心国美国的国债市场变化趋势,从而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炳德  
我们观察到,金融危机中的一些矛盾现象,现有观点难以解释,比如美国金融危机之前的低物价和房产泡沫,比如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以及国际货币政策的制度紊乱,等等。因此我们试图在批评现有观点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