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4)
2023(11440)
2022(9320)
2021(8775)
2020(6694)
2019(14978)
2018(14355)
2017(25879)
2016(14447)
2015(15996)
2014(15419)
2013(13938)
2012(12186)
2011(11085)
2010(11244)
2009(10270)
2008(8783)
2007(7778)
2006(6963)
2005(6211)
作者
(33762)
(27639)
(27541)
(26396)
(17303)
(13200)
(12712)
(10896)
(10398)
(9803)
(9339)
(9269)
(8788)
(8640)
(8432)
(8394)
(8361)
(8226)
(8185)
(7759)
(6876)
(6647)
(6590)
(6395)
(6362)
(6343)
(6201)
(6081)
(5596)
(5513)
学科
(40098)
经济(40061)
管理(34363)
(31987)
(26727)
企业(26727)
中国(26472)
(25201)
金融(25199)
(22715)
银行(22711)
(22093)
教育(20745)
(14186)
(14068)
方法(13267)
理论(12777)
业经(12589)
(12552)
地方(11432)
数学(11084)
中国金融(11032)
数学方法(10851)
农业(9841)
(9376)
财务(9351)
财务管理(9334)
教学(9057)
企业财务(8900)
(8842)
机构
学院(174576)
大学(172066)
(62654)
经济(61004)
研究(59081)
管理(57948)
理学(49632)
理学院(49033)
管理学(47991)
管理学院(47641)
中国(45869)
(36176)
(32957)
师范(32749)
科学(32579)
教育(32241)
(32232)
中心(28886)
(27196)
(26981)
师范大学(26523)
财经(25285)
研究所(24541)
技术(23677)
职业(23634)
北京(23394)
(22974)
(22484)
(21897)
(21532)
基金
项目(114784)
研究(97105)
科学(92508)
基金(78406)
(65903)
国家(65111)
社会(59791)
社会科(56489)
社会科学(56478)
科学基金(56162)
教育(52408)
(48360)
编号(43377)
(41513)
基金项目(40001)
成果(37249)
课题(33541)
自然(31532)
自然科(30797)
自然科学(30793)
自然科学基金(30200)
资助(30032)
(29452)
(27883)
重点(27759)
项目编号(26475)
(26223)
规划(26220)
(25986)
(25796)
期刊
(69165)
经济(69165)
研究(62552)
教育(56679)
中国(44925)
(30361)
金融(30361)
(24699)
(21101)
管理(20984)
学报(20688)
技术(19846)
科学(19387)
大学(17777)
职业(16746)
学学(15182)
农业(13910)
业经(13161)
财经(12052)
经济研究(11627)
技术教育(11026)
职业技术(11026)
职业技术教育(11026)
(10487)
(9688)
论坛(9688)
(8983)
问题(7936)
商业(7210)
理论(7120)
共检索到27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荟  向茂冬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以发展内需疏通国内经济循环堵点、以人才队伍培育国内循环动能、以协调集聚效应畅通国内循环,还能提升外循环质量,扩大外循环辐射范围。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双循环”发展对其提出创新驱动、协调内需、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等挑战,要求积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构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有机协调发展的关系,终身职业技术学习生态圈以及有利于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徐铭业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干预是调整“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146份央地产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政策内容上,校企合作占文本比重大,但在产权制度建设、激励举措等方面规定较为模糊;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以权威型政策工具为主,但涉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则以象征号召型政策工具为主,其中涉及企业办学的相关政策存在“责任不清”“义务不明”“激励不足”等问题。针对政策力度不足、相关规定缺乏法律支持等问题,亟待出台更强力政策的。2023年天津市颁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中产生的难点问题予以回应,为我国探索产教融合法制路径建设、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完善贡献了“天津智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岚   岳芸竹   朱念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院校发展的必行路径,对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文化工作站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综合多主体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一体的重要媒介,能够稳固校企合作关系网、促进“产”与“教”良性互动、孵化目标技术技能人才。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关系单一、利益诉求不同、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建议以在地文化工作站为抓手,打造国际技术共享平台、建设校企多方共融联合体、建设产学结合人才培养基地,为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裴旭东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效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组织,具有明显的市场性、中介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在促进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此,需要在法律制度、组织机制和监督评价等层面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功能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朝辉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职业教育要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应从理论层面、现实层面、实践层面来分析探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针对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产教融合形式化、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缺乏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难点问题,建议通过政府统筹布局及监管、提升行业企业助力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等路径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俊文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认知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提升产教融合的路径包括:从外部环境层面优化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从策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及其与产业对话机制;从制度层面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机制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渠道,明确产教融合的学理参照是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既体现出资源整合论的哲学统驭,也蕴含了协同论的合作机制,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逻辑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价值主线,以国家价值为引领,以行业价值为链接。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多方着手加强路径建构:法律筑底,理顺产教融合的法律关系;中介搭台,激发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构建;激活动能,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钧元  
产教融合指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法律和政策对校企合作的规定并不完善,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并没有专门负责统筹的部门,对那些积极参与办学的企业也缺乏激励措施,以至于机制落后的职业教育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差生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产教融合,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一是组织保障的创新;二是财政支持的创新;三是认证机制的创新。只有革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聂强  聂蕊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绍梅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存在着政府推力不足、企业动力不足、行业指导职能弱化、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等问题。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症结,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强立法建制,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法制化;强化产教融合的顶层制度设计,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寻求利益共同点,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提升行业指导能力,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协调作用;搭建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为产教融合提供充裕的经费支持;构建政、校、行、企协作平台,打造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孔宝根  
校企合作的方式很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研究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以教师入企承担企业科技指导员职责,帮助小微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开展科技指导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进而开展学生生产性实习的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