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2)
- 2023(13773)
- 2022(11470)
- 2021(10623)
- 2020(8669)
- 2019(19660)
- 2018(19711)
- 2017(37789)
- 2016(20272)
- 2015(22989)
- 2014(22896)
- 2013(22302)
- 2012(20635)
- 2011(18930)
- 2010(19651)
- 2009(18534)
- 2008(17670)
- 2007(15912)
- 2006(14503)
- 2005(13338)
- 学科
- 济(89689)
- 经济(89601)
- 管理(52590)
- 业(50137)
- 企(37901)
- 企业(37901)
- 方法(35735)
- 数学(30533)
- 数学方法(29942)
- 中国(28863)
- 农(26114)
- 地方(22646)
- 业经(20520)
- 贸(18610)
- 贸易(18595)
- 易(17999)
- 农业(17533)
- 财(17492)
- 制(16927)
- 银(16711)
- 银行(16699)
- 融(16623)
- 金融(16620)
- 行(16297)
- 理论(15010)
- 学(14815)
- 发(13785)
- 环境(13712)
- 和(13028)
- 技术(12401)
- 机构
- 学院(292604)
- 大学(286163)
- 济(119317)
- 经济(116656)
- 管理(108262)
- 研究(99286)
- 理学(91490)
- 理学院(90475)
- 管理学(88663)
- 管理学院(88140)
- 中国(78165)
- 京(61671)
- 科学(58668)
- 财(56811)
- 所(49701)
- 中心(45066)
- 江(44601)
- 研究所(44413)
- 财经(43867)
- 农(42659)
- 范(41792)
- 师范(41408)
- 北京(40077)
- 经(39459)
- 业大(37991)
- 州(36968)
- 院(36100)
- 经济学(35631)
- 农业(33010)
- 师范大学(32885)
- 基金
- 项目(181912)
- 科学(142916)
- 研究(138380)
- 基金(128165)
- 家(109943)
- 国家(108971)
- 科学基金(93119)
- 社会(86708)
- 社会科(82274)
- 社会科学(82254)
- 省(73175)
- 基金项目(66471)
- 教育(64800)
- 划(60777)
- 编号(58713)
- 自然(57354)
- 自然科(55991)
- 自然科学(55981)
- 自然科学基金(54883)
- 资助(53924)
- 成果(48018)
- 发(44576)
- 课题(41882)
- 重点(40951)
- 部(39192)
- 创(37708)
- 发展(36111)
- 展(35513)
- 项目编号(35287)
- 创新(35184)
- 期刊
- 济(144643)
- 经济(144643)
- 研究(90824)
- 中国(60334)
- 管理(42126)
- 农(40557)
- 财(39736)
- 教育(38088)
- 科学(37808)
- 学报(37738)
- 融(32033)
- 金融(32033)
- 大学(29591)
- 农业(28194)
- 学学(27584)
- 技术(27491)
- 业经(26767)
- 经济研究(24036)
- 财经(20403)
- 问题(18873)
- 经(17606)
- 贸(16757)
- 商业(16407)
- 国际(15808)
- 统计(15290)
- 业(14536)
- 技术经济(14004)
- 策(13918)
- 理论(13659)
- 图书(13613)
共检索到45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毓利 徐彤 石培华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国特色旅游概念。中国作为首屈一指的旅游大国,拥有全球最大旅游市场,具有“双循环”联动发展的重要优势,但是当前我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仍较为滞后,迫切需要明确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立足现有研究基础,明确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并依据地理位置、旅游核心吸引力、旅游业态以及旅游市场等评价标准划分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不同类型,以此为基础归纳了大陆型、离岛型、都市型和专项型四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模式。最后,总结出提需求、扩供给、优服务和强管理等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兆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产业复苏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现代科技赋能、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及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扩大内需 乘数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实践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具有显著助推效应,但两者对扩大内需助推效应的贡献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度更强。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助推内需扩大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差异化城乡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等视角,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助推内需扩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卫银栋 胡迎春 王丹平 陈枫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近期发布了有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指导意见,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反响。海南也由此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在该文件中,国家把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4大战略定位之一。为此,文章从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的发展过程的角度,探讨了在新的国家战略中寻求旅游发展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文章探讨了海南旅游发展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吸引物打造过程中呈现的"剪刀差"现象,探讨了海南旅游发展"新定位、再出发"所应处理好的八大关系,进而提出了旅游发展定位所应遵循的概念框架以及可以采取的技术路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箭 李苗 胡静
国际旅游岛屿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佛罗里达模式、夏威夷模式、中国香港模式和中国澳门模式四种模式,其中佛罗里达模式的岛屿通常为半岛,适宜发展大众度假旅游、新型的旅游业态,与商业、娱乐业的融合度更高;夏威夷模式主要发展高端度假旅游和精准特种旅游;中国香港模式通常是区域的物流贸易或金融中心,旅游业的发展以观光、购物、商务休闲等快节奏的都市旅游为主;中国澳门模式岛屿通常面积小,资源禀赋不突出,以博彩旅游等特种旅游为亮点。综合考虑,海南岛的旅游发展模式应以佛罗里达模式为借鉴,从岛屿定位、区域城市竞合关系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综合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竞争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蔚蔚
我国正处于国际旅游顺差的良好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入境旅游人次高于出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高于支出。文章基于我国国际旅游顺差背景,总结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情况,对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机遇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出入境旅游发展建议:政府层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大政策支持;产业层面,推动旅游产业融合,放宽产业政策管制;企业层面,加强企业网络化建设,打造旅游企业品牌。
关键词:
旅游顺差 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 消费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宣羽 肖立军 熊斌
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以期寻求资源型城市后续的发展产业,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提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旅游 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旭云 龙睿
我国养老旅游目的地建设存在政策法规缺失、开发资金筹措困难、专业人才及服务匮乏、行业标准和行业协作缺乏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全域旅游模式对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影响,认为养老旅游目的地建设可以在政府扶持基础上走市场化产业发展之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确定养老旅游相关行业标准等措施,实现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从区域旅游产品到区域养老休闲系统、全域性养老旅游目的地的逐级发展,最终形成养老旅游地产开发、产业链整合、城镇化升级的叠加。
关键词:
养老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 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旭云 龙睿
我国养老旅游目的地建设存在政策法规缺失、开发资金筹措困难、专业人才及服务匮乏、行业标准和行业协作缺乏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全域旅游模式对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影响,认为养老旅游目的地建设可以在政府扶持基础上走市场化产业发展之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确定养老旅游相关行业标准等措施,实现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从区域旅游产品到区域养老休闲系统、全域性养老旅游目的地的逐级发展,最终形成养老旅游地产开发、产业链整合、城镇化升级的叠加。
关键词:
养老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 发展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睿 金磊 丁培毅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和高度的关注,"一带一路"的背景、内容、动机和影响成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研究的焦点。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以下简称《愿景和行动》)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加深了国际社会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睿 金磊 丁培毅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和高度的关注,"一带一路"的背景、内容、动机和影响成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研究的焦点。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以下简称《愿景和行动》)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加深了国际社会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睿 金磊 丁培毅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和高度的关注,"一带一路"的背景、内容、动机和影响成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研究的焦点。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以下简称《愿景和行动》)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加深了国际社会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毅勇 魏小安 石建国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去年年底在深圳举行了1987年年度成果交流会,选取了10篇论文进行重点讨论。会议结束时,择优向我刊推荐了多篇,本刊这期所发邱毅勇、魏小安、石建国同志的和下期将发张广瑞同志的文章,便是从这些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发表时又由该子题研究者们作了修订和删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是全国“七五”规划中社会科学的重点课题,由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持。我们热切地希望这一课题能够产生丰硕的成果,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毅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新与转换。如今,物质享受得到基本保证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式经济自然油然而生,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主打产品,是当下体验式服务不断推陈出新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体验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以此剖析体验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脱节的表现,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构建相结合,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