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9)
- 2023(15238)
- 2022(13343)
- 2021(12555)
- 2020(10392)
- 2019(23656)
- 2018(23827)
- 2017(45018)
- 2016(24797)
- 2015(28142)
- 2014(27888)
- 2013(27356)
- 2012(24958)
- 2011(22438)
- 2010(22421)
- 2009(20621)
- 2008(19475)
- 2007(17162)
- 2006(15223)
- 2005(12851)
- 学科
- 济(96100)
- 经济(96001)
- 业(68206)
- 管理(62711)
- 农(51536)
- 企(45868)
- 企业(45868)
- 方法(39004)
- 农业(34303)
- 数学(33864)
- 数学方法(33472)
- 业经(25765)
- 中国(25368)
- 地方(24578)
- 学(20790)
- 财(20766)
- 制(17394)
- 贸(16688)
- 贸易(16679)
- 理论(16113)
- 易(16107)
- 环境(15647)
- 发(14914)
- 技术(14520)
- 和(14414)
- 教育(13854)
- 策(13089)
- 银(12856)
- 体(12826)
- 银行(12812)
- 机构
- 学院(340774)
- 大学(333897)
- 管理(133171)
- 济(129367)
- 经济(126326)
- 理学(115815)
- 理学院(114520)
- 研究(113306)
- 管理学(112455)
- 管理学院(111883)
- 中国(84208)
- 农(74029)
- 科学(73300)
- 京(70684)
- 业大(58264)
- 所(56981)
- 农业(56796)
- 财(55338)
- 江(53790)
- 中心(52918)
- 研究所(52167)
- 范(47898)
- 师范(47446)
- 财经(44258)
- 北京(43350)
- 州(41860)
- 院(40957)
- 经(40176)
- 省(38045)
- 技术(37655)
- 基金
- 项目(237741)
- 科学(185334)
- 研究(177074)
- 基金(168150)
- 家(145839)
- 国家(144484)
- 科学基金(123753)
- 社会(108632)
- 社会科(102258)
- 社会科学(102230)
- 省(97490)
- 基金项目(90775)
- 教育(80917)
- 自然(80222)
- 划(79191)
- 自然科(78242)
- 自然科学(78223)
- 自然科学基金(76738)
- 编号(76332)
- 资助(67515)
- 成果(60360)
- 重点(52936)
- 发(52058)
- 课题(51695)
- 部(51147)
- 创(49223)
- 创新(45761)
- 科研(45061)
- 项目编号(43916)
- 大学(43552)
- 期刊
- 济(151055)
- 经济(151055)
- 研究(95621)
- 农(75118)
- 中国(69271)
- 学报(55918)
- 农业(51360)
- 科学(51239)
- 管理(43865)
- 教育(43451)
- 大学(42537)
- 学学(40093)
- 财(39299)
- 业经(31957)
- 技术(30146)
- 融(28810)
- 金融(28810)
- 业(24268)
- 经济研究(21217)
- 问题(20293)
- 财经(19305)
- 版(18623)
- 图书(18316)
- 资源(17835)
- 科技(17064)
- 经(16329)
- 业大(16101)
- 理论(15637)
- 现代(15632)
- 技术经济(15475)
共检索到498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陶虹佼 徐蒙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培育农村新型消费、充分释放农村新型消费需求已成为当下刺激、拉动农村消费的共识,也是政策的新着力点。本文以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面临着整体规模不大、消费层次偏低、新业态新模式下沉偏慢等问题,而这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地区新业态新模式供给不足、基础环境发展欠优以及农村地区对外辐射能力较弱所致。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从提升新型消费能力、壮大新型消费主体、拓展新型消费空间、改善新型消费环境、创造新型消费热点五个方面打通农村新型消费存在的"堵点",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关键词:
农村 农民收入 新型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昭玖 谢秦华
本文本文运用江西省赣州市和宜春市工业园区的16家企业的390名务工人员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累计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农民工越可能发生就业流动;农民工对就业培训和讲座关注度越高流动性越大;男性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就业流动倾向;农民工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越高流动性越小;农民工就业地区的产业转型度越低流动性可能会越大;年龄小的农民工更愿意流动;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流动性越大。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农民工 就业 流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雪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导致电子商务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改变,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作为电商人才的输送源,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调整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从而满足现代电子商务行业岗位的最新需求,已成为广大师生不断思考的问题,研究以江西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结合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结构理论,就设置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为江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提供一定的依据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嘉蔚 余桔云
本文根据江西省新农保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相关假设,采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了财政补贴前后不同投保年龄的年缴费理论值,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1个试点县(区)的财政补贴对参保农民有效缴费能力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有效缴费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思萍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加快,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已经或将更多由农村流向城镇。本文着眼于城镇化建设战略背景,立足解决"谁来种地?谁会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问题,研究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当前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蕴芳
在分析农村劳动力外移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的背景下有关新型农民的涵义及其培育机制问题,提出应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加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农民组织化建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敬华 张敏新 王春花
“新型农民”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新型农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对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民培育要突破传统思想、观念、机制、模式,实现“前现代农民”向“中现代农民”的提升;实现“均衡培养”向“择优主导培育”的战略转移;实现与新农村建设模式、路径相耦合的“模块培育”方略;实现“学有奖励”和“城乡统筹”培育机制;实现“封闭式教育”“开放式教育”的培育方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素质 培育 江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恩斌 张梅青
基于改进的可达性测度和引力模型,选取江西省11个设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3个时间断面下,测度了江西省城市铁路可达性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并借助GIS工具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研究发现:(1)从高铁"洼地"到高铁"高地"的江西省,城市可达性呈现以省会南昌为核心、赣北铁路枢纽城市为次中心,向周边蔓延的"中心-外围"模式;城间作用度呈现以主干铁路通道为轴、枢纽城市为节点的"点-轴"模式,向周边辐散并呈现南北梯度差异;(2)高铁开通和区域一体化是提升城市可达性的重要驱动器和加速器,其巨大的时空压缩效应不仅弱化了空间距离对城间作用度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质的飞跃;城市可达性和城间作用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和"通道效应",城间列车开行密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3)高铁的影响范围有限,赣北高铁网络效应强于赣中南,通道内城市可达性趋于均衡,但也拉大了与通道外偏远城市的差距,尚未深度融入省内高铁网络的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4)全省作用度格局呈现地域分化特征,形成中、北、南3个子系统,城间作用度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处于追求"效率"阶段。基于此,江西应加速推进全省铁路和高铁网的建设完善,合理规划铁路站点规模,精准分配城间列车频次;城市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省高铁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和本地接驳交通建设,提升综合交通可达性和空间作用度;全省应统筹南北梯度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地域隔绝与分化,推动城间均衡融合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彭珊 张佳丽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彭珊 张佳丽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虹佼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而民宿业能够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成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板块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品质升级重要途径的角度,以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为目标,并结合江西地区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管理体制和投资环境等外部条件,指出民宿业存在发展理念落后、发展模式零散、同质化竞争和过于依托大景区大城市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和规划、构建多元共生的经营模式、品牌化连锁化和企业化经营、向多样化旅游目的地转化等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民宿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钢涛 卫梦思
培育农民科技素质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收入和工作性质、农村金融发展、培育途径是培育农民科技素质的制约因素,要从激发农民主体的内生动力,优化外部培育环境、发挥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创新培育模式、综合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等方面着力构建培育农民科技素质综合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民科技素质 乡村振兴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焰
原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陷入瓶颈,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小额农户贷款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村生产经营需求,主要针对小额农户贷款需求的传统农村信用体系在信贷决策中的参考作用也已大幅削弱。因此,人民银行应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作为农村信用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从总体构想、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着手推动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波 邵羿凌
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村居民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增进其文化福利。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农村居民文化参与率不高,文化获得感不强。本文认为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存在效用与精力的双重机会损失,这种机会损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热情,并以机会损失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文化参与偏好差异所体现的内在经济因素,为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机会损失 文化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