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7)
2023(13031)
2022(11478)
2021(10948)
2020(9044)
2019(20834)
2018(21223)
2017(39580)
2016(21582)
2015(24328)
2014(23998)
2013(23475)
2012(21410)
2011(19061)
2010(18792)
2009(17299)
2008(16436)
2007(14126)
2006(12279)
2005(10054)
作者
(59370)
(49103)
(48914)
(46290)
(31316)
(23688)
(22279)
(19211)
(18779)
(17508)
(16919)
(16325)
(15476)
(15283)
(15063)
(14844)
(14690)
(14458)
(14028)
(13850)
(12155)
(11861)
(11759)
(11240)
(11029)
(10987)
(10934)
(10800)
(9825)
(9768)
学科
(79802)
经济(79716)
管理(59472)
(53390)
(43997)
企业(43997)
方法(34945)
数学(29807)
数学方法(29443)
(23667)
中国(21870)
地方(20316)
业经(18879)
(18856)
(17705)
农业(15740)
理论(14654)
(14336)
(14237)
贸易(14227)
环境(13949)
(13711)
(13260)
技术(12527)
教育(12419)
(11835)
财务(11760)
财务管理(11741)
(11136)
企业财务(10979)
机构
学院(288273)
大学(287134)
管理(114493)
(105845)
经济(103195)
理学(99148)
理学院(98007)
管理学(96216)
管理学院(95718)
研究(94052)
中国(68698)
(61532)
科学(60633)
(47628)
(46123)
(44901)
业大(43794)
中心(43375)
研究所(42229)
(41735)
(40852)
师范(40502)
北京(38636)
财经(38123)
(35199)
农业(35128)
(35018)
(34528)
师范大学(32485)
技术(32473)
基金
项目(202894)
科学(158176)
研究(151970)
基金(143579)
(124082)
国家(122981)
科学基金(105700)
社会(92134)
社会科(86915)
社会科学(86889)
(81386)
基金项目(77506)
教育(70189)
自然(69033)
(67588)
自然科(67342)
自然科学(67327)
自然科学基金(66047)
编号(65062)
资助(58000)
成果(52353)
重点(45124)
课题(44408)
(43474)
(43313)
(42256)
项目编号(39663)
创新(39256)
科研(38496)
大学(37960)
期刊
(118469)
经济(118469)
研究(83014)
中国(56110)
学报(44735)
(41417)
科学(41017)
管理(40417)
教育(39612)
(35294)
大学(33592)
学学(30955)
农业(29499)
技术(26346)
业经(21443)
(21385)
金融(21385)
图书(20074)
经济研究(18094)
财经(16850)
问题(15348)
(14835)
科技(14606)
(14254)
理论(14207)
资源(13815)
书馆(13569)
图书馆(13569)
实践(13377)
(13377)
共检索到417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晓柏  蒋金法  
内陆老区开放高地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发挥后发潜力、兼蓄比较禀赋优势与开放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内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范式。通过一套开放高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的研究表明,赣南苏区的经济开放度位势在赣粤闽湘边区中尚不具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赣南苏区在开放高地潜力评价中处于有利的后发位势。因此,推动"双循环"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主导型经济、优化空间开放格局、实施开放型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利于"双循环"下赣南苏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志雄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旭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出是内陆地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继重庆之后河南也鲜明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招商引资,特别是FDI引资,是连接国际间要素资源、贸易、产业流动的纽带,必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在中原经济区所提供的更大开放平台上只有积极充分运用好FDI引资,才能在内陆开放中脱颖而出,成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FDI引资现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言荪  邢慧慧  
本文首先认识内陆开放高地的内涵,然后分析重庆存在的约束和差距,最后结合对外国领事馆、外国商会和外资公司的走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充分认识投资环境的跨文化属性,建设跨文化环境、多元化文明环境和外国人生活社区;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支撑全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重庆的地位作用;尽快建成水陆空交通枢纽;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招商队伍和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汇聚智力,建立重庆市国际经济和国际事务的研究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强化市民环保意识,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增加智力引进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自身的造血机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伯坚  
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泉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深化到内陆地区。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内陆地区要想创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在发展重点问题上慎重考虑。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现状的阐述出发,分析了内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英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敏  
赣南是典型的中部欠发达革命老区,长期以来欠发达、后发展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随着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赣南苏区)缩小差距、振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适应新形势,增强在赣南苏区振兴中的助推作用,促进赣南苏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晓舒  
本文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认为河南省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相结合,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构建基于竞争优势的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模型,文章分析了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集群、企业集团等关键因素,提出从建立外贸支持体系,加快要素集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等方面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晖  
赣南原中央苏区是我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偏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饱经沧桑的赣南苏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活力。财源建设也随之取得长足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前置性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较大挑战。(一)财源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体量不大是制约赣州市财源建设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晖  
赣南原中央苏区是我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偏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饱经沧桑的赣南苏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活力。财源建设也随之取得长足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前置性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较大挑战。(一)财源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体量不大是制约赣州市财源建设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明  邱俊钦  
由于受技术的变革、消费者消费升级以及行业流通效率偏低的影响,消费者质量诉求将逐渐取代价格诉求。"新零售"围绕消费者需求,将传统的"货-场-人"的供应链模式重构为"人-货-场"模式。本文基于"新零售"的概念,以赣南脐橙产业为例,结合现有特色种植产品的物流供应链模式,分析赣南脐橙这一地标产品演化为区域公共品牌的"新零售"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促使赣南脐橙用户根据PC端或者移动端给出的购买需求,自动匹配相应的农户,农户再按需生产。该模式能更好地契合消费者心理,为其带来更具吸引力的价值体验,最终必将赢得社会大众的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超龙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区域振兴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中部地区22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在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之上,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对江西省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显著提升了新余、赣州、吉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三市所倚重的政策机制有所差异,新余的政策机制为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赣州、吉安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大转移支付、放宽信贷约束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胜连  张丽颖  马智胜  
贫困问题的实质是能力缺失问题,研究贫困老区扶贫对象能力状态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在可行能力理论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框架下创建可行能力集,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对象可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样本可行能力较弱;影响其变化的显著性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程度、家庭劳动力情况、脱贫意识、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政策;可行能力影响因素边际效应边界显著,即在"阈值3"以下(可行能力较弱阶段)劳动能力至关重要,在"阈值3"以上(可行能力较强阶段)扶贫政策、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意识更重要,而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情况尚属前者。因此,建议地方政府通过示范带动等村民互助行为和通过产业扶贫方式逐步推进劳动技能培训,进而不断提升扶贫对象可行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廖良美  陆田润  雷雅洁  
中国自贸区是我国外贸下行压力下提振外贸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内陆自贸区对其区域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和开放高地建成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内陆自贸区、对外依存度,内陆开放高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湖北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内陆开放高地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短期内以提高湖北对外依存度为抓手,发挥自贸区建设作用,最终促进湖北实现内陆开放高地的建成目标,应积极采取的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