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69)
- 2023(19332)
- 2022(16437)
- 2021(15057)
- 2020(12593)
- 2019(28276)
- 2018(27902)
- 2017(53436)
- 2016(28959)
- 2015(32145)
- 2014(31387)
- 2013(31259)
- 2012(28530)
- 2011(25522)
- 2010(25289)
- 2009(23440)
- 2008(23155)
- 2007(20591)
- 2006(18185)
- 2005(15641)
- 学科
- 济(117785)
- 经济(117651)
- 业(99322)
- 管理(94180)
- 企(86855)
- 企业(86855)
- 方法(52567)
- 数学(42123)
- 数学方法(41725)
- 农(36872)
- 业经(34078)
- 财(33776)
- 中国(31556)
- 贸(28020)
- 贸易(28006)
- 易(27103)
- 农业(25292)
- 地方(24206)
- 务(23843)
- 财务(23768)
- 财务管理(23746)
- 学(23273)
- 企业财务(22448)
- 环境(21567)
- 和(21444)
- 技术(21423)
- 理论(21423)
- 制(21083)
- 划(19301)
- 策(17405)
- 机构
- 学院(412412)
- 大学(407747)
- 济(166081)
- 管理(163123)
- 经济(162658)
- 理学(141066)
- 理学院(139542)
- 管理学(137243)
- 管理学院(136519)
- 研究(135849)
- 中国(101271)
- 京(86667)
- 科学(85776)
- 农(74625)
- 财(74249)
- 所(68059)
- 业大(65846)
- 研究所(62100)
- 中心(61119)
- 江(60850)
- 财经(59763)
- 农业(59056)
- 经(54432)
- 北京(53751)
- 范(51277)
- 师范(50689)
- 院(50078)
- 经济学(49174)
- 州(49012)
- 经济学院(44732)
- 基金
- 项目(283395)
- 科学(221967)
- 基金(205023)
- 研究(203656)
- 家(180205)
- 国家(178643)
- 科学基金(153415)
- 社会(129089)
- 社会科(122363)
- 社会科学(122329)
- 省(112049)
- 基金项目(109454)
- 自然(101161)
- 自然科(98819)
- 自然科学(98792)
- 自然科学基金(97009)
- 划(93509)
- 教育(92115)
- 资助(83298)
- 编号(82447)
- 成果(64437)
- 重点(63514)
- 部(61010)
- 发(61006)
- 创(60568)
- 课题(56289)
- 创新(56108)
- 科研(54313)
- 国家社会(52893)
- 业(52616)
- 期刊
- 济(182745)
- 经济(182745)
- 研究(116806)
- 中国(74689)
- 农(68609)
- 学报(67971)
- 管理(61558)
- 科学(61052)
- 财(57837)
- 大学(50952)
- 学学(48472)
- 农业(47520)
- 教育(40203)
- 技术(35131)
- 业经(33121)
- 融(32611)
- 金融(32611)
- 经济研究(29059)
- 财经(28627)
- 业(26634)
- 问题(25884)
- 经(24631)
- 贸(21691)
- 技术经济(20837)
- 科技(20410)
- 商业(20073)
- 版(19766)
- 现代(19722)
- 图书(19283)
- 国际(18335)
共检索到599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琦 闫婷
本文基于我国2007-2022年200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商贸流通业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实施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政策有助于降低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水平,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是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政策促进商贸流通业碳减排的重要机制。此外,从异质性分析来看,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非资源型城市商贸流通业碳减排过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瑶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取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物流对我国流通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数字物流对东部地区流通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门槛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的抑制效应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阳 王倩
本文分析了低碳背景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低碳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布局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此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将其建设成为我国的示范性产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
关键词:
低碳 商贸流通业 空间布局 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施雄天
数字贸易作为现代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在当前“双碳”战略背景下,多促进碳减排、推动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维度深入剖析数字贸易在碳减排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同时结合产业集聚与低碳试点政策,探讨对数字贸易碳减排效应的调节作用。利用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进行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水平对碳减排具有显著影响,且其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碳排放作用自东部向西部呈递减趋势;在生产侧,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碳减排的推动作用显著超过结构效应;在消费侧,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显著,而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则呈现出促进碳排放的趋势;在调节效应方面,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贸易的碳减排效果,而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则有助于强化数字贸易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寰 何广 肖义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化与精准化路径促进绿色发展,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珊 湛泳
随着我国迈入“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攻坚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赋能聚力”和“加档提速”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文章基于2003—2020年2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模型和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显著降低区域碳排放水平,产业转型升级是智慧城市建设抑制区域碳排放的有效路径,其中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创新能力较好、具备经济集聚优势、严格环境规制的城市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向赋能可以开创循环经济新格局,对区域经济减污降碳和绿色转型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的核心结论有助于激活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碳减排效应的“创新红利”和“结构红利”,也为实现“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的政策愿景提供了路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房欣桐
本文实证分析双循环背景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影响商贸流通企业竞争优势的机制,旨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加速实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从而增强动态能力,构筑竞争优势,助力“双循环”。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企业竞争优势起到促进作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动态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对商贸流通企业竞争优势起到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与商贸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敏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需要从布局多极增长格局、推动"商贸流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完善绿色流通空间格局建设等方面加以优化,重点在于形成商贸流通业全产业体系下的低碳减排战略,实现稳健的碳中和发展。只有如此,我国商贸流通业才能更好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高翔 王铮
在《巴黎协议》框架下,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支持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合作减排的重要诉求。本文将一个基于个体模仿的技术转移机制引入集成评估模型CIECIA,对低碳技术转移下全球地表升温和碳减排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低碳技术转移具有显著的减排和升温控制效果。发达国家之间的低碳技术转移具有很高的减排潜力,专利保护制度是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障碍;中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储备和研发学习能力有限,其对研发加速度的提高更为敏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转移实现碳减排的冲击较大,而美国退出可能带来的技术共享环境恶化等连锁反应对发展中国家碳减排的影响更大。对中国而言,短期内应加大研发投资,提高技术学习能力,以更高效地学习先进技术,而积极参与实现低碳技术共享机制是其未来通过技术转移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制度性基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雷曜 周怡 杨之韵 王紫薇
碳足迹是以产品为枢纽、生命周期评价(LCA)为逻辑框架,对供应链上下游碳排放的完整刻画和科学评价。受欧美等国立法推进、国际关键产业链强制要求、国内加强自主探索等三重因素推动,中国碳足迹体系建设已在评价标准建设、碳足迹认证和标识、线上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碳足迹体系建设是中国实现全面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但仍有大量基础性工作要做,重点要在全国统一的碳核算标准制定、本土化碳因子数据库构建、第三方核查认证服务机构培育和管理等方面开展攻坚,并建议选取部分重点行业、重要产品优先推进碳足迹试点,以利于对内激发全产业链的减排潜能,促进内循环绿色低碳升级,对外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贸易壁垒,防范供应链“脱钩”“断链”,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绿色大循环。
关键词:
碳足迹 全生命周期 碳中和 双循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原
本文基于2010-2022年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立能有效抑制地区碳排放量增长,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通过中介效应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碳排放。从异质性结果来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碳排放影响抑制作用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仍对碳排放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苏粉 杨佩
本文选取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碳减排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特点;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碳减排提升效果更加显著。据此,提出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建设、制定阶段化监管体系、实施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助力商贸流通业碳减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乐
数字化背景下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赋能城市数字化水平提升、助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双重视角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会通过提高流通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流通业服务水平、优化流通业交通运输和优化流通业管理模式“两提高、两优化”渠道促进流通业效率提升,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结论;进一步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准自然实验检验发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存在,该政策对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进一步地,智慧城市建设对流通业效率的赋能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相比较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边际赋能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小。最后,本文从加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数字化赋能作用推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智慧城市试点推动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 智慧城市 流通业效率 政策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本文基于2007-2014年29个省份商贸流通业数据,将商贸流通业的碳排放量作为投入指标,运用超效率DEA测度我国省际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分析了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整体水平逐年提高,区域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最高,中西部地区的效率较低;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对效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能源结构、政府干预对效率有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