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69)
- 2023(21045)
- 2022(17809)
- 2021(16651)
- 2020(14129)
- 2019(31820)
- 2018(31422)
- 2017(59247)
- 2016(32174)
- 2015(36201)
- 2014(35815)
- 2013(35030)
- 2012(32168)
- 2011(29165)
- 2010(29354)
- 2009(27539)
- 2008(26810)
- 2007(23710)
- 2006(20695)
- 2005(18376)
- 学科
- 济(141339)
- 经济(141204)
- 管理(90670)
- 业(85119)
- 企(69322)
- 企业(69322)
- 方法(60917)
- 数学(53670)
- 数学方法(52864)
- 中国(36972)
- 农(36110)
- 财(33444)
- 贸(31090)
- 贸易(31074)
- 易(30192)
- 业经(28845)
- 学(28416)
- 地方(28395)
- 制(24398)
- 农业(23835)
- 理论(21020)
- 银(20683)
- 银行(20626)
- 务(20516)
- 财务(20439)
- 财务管理(20390)
- 环境(20221)
- 融(20062)
- 金融(20057)
- 行(19732)
- 机构
- 学院(461294)
- 大学(458318)
- 济(196457)
- 经济(192592)
- 管理(174178)
- 研究(160192)
- 理学(150473)
- 理学院(148778)
- 管理学(145842)
- 管理学院(145012)
- 中国(120649)
- 科学(98251)
- 京(95850)
- 财(87218)
- 所(81575)
- 农(80168)
- 研究所(74359)
- 中心(72744)
- 业大(69800)
- 财经(69793)
- 江(68025)
- 农业(63532)
- 经(63396)
- 经济学(60529)
- 北京(60129)
- 范(58794)
- 师范(58093)
- 院(57783)
- 经济学院(54422)
- 州(53789)
- 基金
- 项目(308753)
- 科学(242458)
- 基金(224658)
- 研究(220441)
- 家(198094)
- 国家(196515)
- 科学基金(167559)
- 社会(140393)
- 社会科(133166)
- 社会科学(133133)
- 省(120436)
- 基金项目(117165)
- 自然(109893)
- 自然科(107448)
- 自然科学(107415)
- 自然科学基金(105497)
- 教育(102464)
- 划(102109)
- 资助(93541)
- 编号(88233)
- 成果(71093)
- 重点(70307)
- 部(67992)
- 发(67005)
- 创(64233)
- 课题(61634)
- 创新(60133)
- 科研(59906)
- 国家社会(58582)
- 教育部(58124)
- 期刊
- 济(215040)
- 经济(215040)
- 研究(132349)
- 中国(86625)
- 学报(74945)
- 农(72535)
- 科学(68188)
- 财(67067)
- 管理(64296)
- 大学(56184)
- 学学(53386)
- 农业(49541)
- 教育(45862)
- 融(41161)
- 金融(41161)
- 技术(41049)
- 经济研究(36712)
- 财经(34214)
- 业经(34104)
- 经(29540)
- 问题(28065)
- 贸(27385)
- 业(27046)
- 统计(24758)
- 国际(24431)
- 技术经济(23477)
- 策(22455)
- 版(22191)
- 世界(21835)
- 商业(20943)
共检索到681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振山 魏嘉男
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通过构建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所产生的可能冲击及政府可能采取的财政干预政策进行模拟,量化分析疫情的冲击及财政干预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情景之下GDP均显著下滑,各经济主体和各行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疫情冲击对于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尤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业等受到冲击最大。增加财政支出、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值税税率等财政政策对于缓解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是有效的。同时,财政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刺激居民消费,但政策效果不明显。分行业来看,财政政策能够提高各行业的产出,有效缓解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但是对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行业产出的提振幅度较小。因此,应当多举措提振居民消费,强化稳就业措施,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扶持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并以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等制度开放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外循环,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潘彤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强劲,成为疫情影响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形势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贸易新业态加速发展,但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充满变数。因此,中国应继续打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正确处理好国际贸易政策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国际贸易规则这"三对关系",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开放格局,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拓展对外贸易合作领域,构建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区域化 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规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引发国内外关于贸易政策取向选择的重新审视。本文将关税、补贴等显性贸易壁垒和央行竞争性贬值政策引入两国一般均衡模型,深入分析各类贸易保护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反事实模拟系统考察经济开放度日益提高情形下贸易保护政策的经济福利变化。研究发现,尽管关税、补贴等贸易保护政策短期能达到"奖出限入"目的,但其对宏观经济亦存在显著负面效应;贸易保护政策的利率影响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显性贸易壁垒更大且国际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存在较大溢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升会削弱显性贸易保护政策的挤入效应并抑制货币政策有效性。鉴于此,本文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不应成为中国贸易政策的现实选择,同时央行有必要通过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以降低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贸易保护 经济开放度 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侨敏 王晓岭
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视角,构建考虑异质性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对贸易摩擦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1)中美贸易摩擦将给外资企业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企业数量与销售额均出现下降;(2)投资便利化措施和市场准入措施能够通过降低企业固定交易成本达到稳定外资的目的;(3)企业数量对固定交易成本非常敏感,随着固定交易成本的下降,企业数量加速反弹;(4)随着投资便利化的推进,外资企业销售额和投资额也将逐步回升,但回升幅度小于企业数量;(5)只有当外资政策深入实施达到将固定交易成本降低15%的水平时才能弥补国内福利损失。可见,我国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能够降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但需要持续推进以实现外资的全面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启荣 王玉平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断将中国高科技公司与机构列入美方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技术出口管制已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极限施压和战略遏制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GTAP评估了美国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经济影响,模拟分析中国采取各种对策的效果,研究表明:第一,美国不断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中美两国GDP、居民消费支出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社会福利、进出口贸易遭受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加大。第二,采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方式来应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中国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中国出口所遭受的负面影响与扩大中国进口,但可能对美国宏观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第三,美方加强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生产部门产出影响较小;中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助于提高美国总产出水平,更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总产出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众敏 吴凌燕
本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出口形势和国内价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对产出、出口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升值幅度的提高,负面影响呈现递进趋势。同时,升值对平抑国内资产价格、降低恶性通货膨胀风险有明显效果,以平抑国内资产和产品价格为政策目标的升值幅度应为高于10%、接近20%的水平。如果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存在技术进步,则不仅可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GTAP 中国经济 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俊 崔艳新 孙铭壕 赵若锦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型经济体和服务贸易强国,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中美两国加强服务贸易合作,符合两国经济产业互补优势和发展战略。近年来,服务贸易在中美双边经贸合作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但是相对于两国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体量,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合作潜力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但是,当前中美服务贸易面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双重压力,给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项下服务采购计划执行和中美服务贸易合作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中美双方应以共同抗击全球疫情为契机,管控好经贸摩擦走向,为中方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挖掘双边服务贸易合作潜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中美服务贸易 新冠肺炎疫情 中美经贸摩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敏俊 美丽古丽 黄文 李娜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基于GTAP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提升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从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并且,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大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韩自由贸易区 TPP GTAP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范英 吴方卫
关税变动将影响一国贸易格局。本文首先利用月度数据,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零关税实施前后的贸易变动情况;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实施后的双边贸易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零关税政策的出台对双边贸易额度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没有造成明显扰动。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 零关税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纪宣羽
进入新时代,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也应随着国家进步继续提升,作为提升公民素质关键手段的公民教育,也应贴合新时代要求有所加强。在新冠肺炎当中,我国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认可,而全民抗疫更是能够令我们发现公民教育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疫情背景下,对我国公民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公民教育,丰富理论,提升实践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疫情 中国公民 公民教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玉梅 李晓燕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腾飞的两翼。陆海联运走廊作为联结中俄两国贸易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陆海联运走廊建设、为稳外贸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当前急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建设中俄陆海联运走廊对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双循环建设背景,基于两国运输服务需求旺盛、跨境运输发展进入"快车道"提高了陆海联运走廊建设的必要性,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详细梳理建设中俄陆海联运走廊面临铁路轨距差异、运输服务竞争力低、贸易便利化程度低的内部劣势和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的外部风险,进而提出要切实提高中俄两国务实合作水平、加快贸易便利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推进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以及加强全球抗疫合作的策略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众敏 吴凌燕
本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就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谈判的不同结果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WTO农业谈判最终达成的是何种削减力度的方案,中国的受益程度都非常有限,因为中国在入世时承诺的关税水平已经非常低。基于这一事实,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在谈判中更大程度地争取对“新成员”的优惠,并积极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此外,文中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对多哈回合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单评估,认为WTO农业谈判所取得的象征性成果多于实质进展,因此,在对WTO农业谈判抱有乐观看法的同时,仍需要注意谈判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关键词:
多哈回合 GTAP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阳
服务贸易逆差明显、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宏观政策引导仍然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导致的需求下降对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顺应全球疫情危机下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变化新趋势,应该充分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基础以及数字经济的积淀,坚持对外开放与加强监管相统一,基于数字技术延伸服务贸易新场景,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以持续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全球疫情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对外开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梅婷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供应链中断深刻影响了国际贸易格局。疫情下国际贸易增长“一波三折”,供需缺口带动亚太地区贸易占比上升;全球化程度高的产业链备受冲击,引发欧美调整产业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国际贸易数字化进程加快,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展望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格局将出现新变化、新趋势。国际贸易将恢复稳定增长,但全球供应链分散化、区域化、本土化进程将会加快,强化国际贸易区域化趋势;外贸数字化将加速崛起,进一步扩大贸易增量空间;欧盟碳关税短期将冲击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长期将促进国际贸易低碳化、绿色化。面对后疫情时代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应加强国际与区域经贸合作,加快外贸数字化、低碳化转型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