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8)
- 2023(12501)
- 2022(10470)
- 2021(9684)
- 2020(7953)
- 2019(17597)
- 2018(17176)
- 2017(32700)
- 2016(17336)
- 2015(18990)
- 2014(18525)
- 2013(17705)
- 2012(16164)
- 2011(14588)
- 2010(15154)
- 2009(14329)
- 2008(13417)
- 2007(12385)
- 2006(11391)
- 2005(10447)
- 学科
- 济(60412)
- 经济(60337)
- 管理(49520)
- 业(47100)
- 企(39577)
- 企业(39577)
- 融(27015)
- 金融(27007)
- 中国(25880)
- 银(25643)
- 银行(25621)
- 行(24883)
- 农(20032)
- 财(19826)
- 方法(18618)
- 制(18427)
- 地方(16727)
- 业经(16208)
- 数学(15167)
- 数学方法(14856)
- 贸(13376)
- 贸易(13362)
- 策(13249)
- 农业(13117)
- 易(12997)
- 学(12860)
- 理论(12567)
- 体(12473)
- 务(12204)
- 财务(12154)
- 机构
- 学院(230213)
- 大学(224674)
- 济(93814)
- 经济(91547)
- 管理(83672)
- 研究(81904)
- 理学(69895)
- 中国(69453)
- 理学院(69133)
- 管理学(67850)
- 管理学院(67398)
- 财(48273)
- 京(47818)
- 科学(46911)
- 所(40782)
- 中心(39490)
- 江(37852)
- 农(37072)
- 研究所(36355)
- 财经(36176)
- 经(32613)
- 范(30737)
- 院(30641)
- 州(30498)
- 师范(30404)
- 北京(30397)
- 业大(30345)
- 农业(28598)
- 经济学(28041)
- 财经大学(26492)
- 基金
- 项目(145554)
- 科学(114016)
- 研究(112531)
- 基金(102539)
- 家(88371)
- 国家(87550)
- 科学基金(74694)
- 社会(69742)
- 社会科(66084)
- 社会科学(66072)
- 省(58942)
- 基金项目(52095)
- 教育(51411)
- 划(48574)
- 编号(47678)
- 自然(45586)
- 自然科(44567)
- 自然科学(44552)
- 自然科学基金(43731)
- 资助(41996)
- 成果(40596)
- 课题(34598)
- 发(33391)
- 重点(33247)
- 创(31169)
- 部(30848)
- 性(29820)
- 项目编号(29372)
- 年(29104)
- 创新(29045)
共检索到376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小阳
当前"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双循环格局下,国内经济向好,更高水平的开放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为"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升级带来了条件、需求、动力等机遇。为此,我国应从金融机构布局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创新体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金融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推动"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拓 刘晓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扩大服务贸易建设发展。发展服务贸易和经济服务化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的国际形势背景、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现象、服务贸易作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服务促进体系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世界战略布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系统阐述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方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贸易 贸易促进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彩虹
随着中菲双边贸易投资不断增长,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大大推动了中菲两国的金融合作。然而双边微妙的政治关系、贸易结构失衡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度、金融制度上的差异等影响了中菲金融合作进程。当前中菲金融合作局限于金融类直接投资、设立银行类金融机构、政府投资基金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菲两国需要不断完善双方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加强金融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对接以及拓宽双方金融合作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文君 崔凡 董桂才 孙巧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信用建设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准确评估一国或地区信用风险,有利于增强国家间的互信、有效推进"五通"、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但长期以来主权信用评级由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和垄断,且其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评级存在选择性歧视,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对国家信用水平评估的实际需求。为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展了国别信用评价研究,以期加强国别信用评价中国话语权,助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别信用评价 评级机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严丹 李明炎
要比较有针对性地建设"一带一路"研究的信息资源体系,首要问题是必须调研清楚具体的信息需求。"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信息资源需求包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宏观信息需求,对各国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和舆情信息需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专业性领域的多语种信息需求,对多语种、跨学科的学术资源和科研信息的需求。基于此,高校图书馆构建支撑"一带一路"研究的信息资源体系时,应注意构建多语种、跨学科、多来源的"一带一路"信息资源体系,全方位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一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进一步加强沿线国家媒体的新闻舆情资源建设,多途径进行"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学术成果和科研信息建设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秀梅 陈彩珍
"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而作为沟通桥梁的语言,是沿线国家之间各种互通的关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要抢抓这些机遇,也必须以语言教育为突破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开设相关语种课程或专业,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语言要求。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是大部分沿线国家的主要工作语言。因此,以英语教育为例,探索通过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手段改造,有效培养学生与岗位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途径,对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意义深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春春 纪龙 周锡跃 方福平
[目的]农业外交是一种古老的外交形式,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大米外交是农业外交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大米外交提供了新契机。研究大米外交的实施路径,有助于提高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方法]研究以如何开展大米外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开展大米外交面临的机遇及相应实施路径。[结果]中国实施"大米外交"战略面临重要机遇,如粮食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形态。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国际领先优势明显,大米是"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重要贸易产品,中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环境亟需改善。针对不同国家及地区具体情况,通过大米贸易、技术合作、农业投资、粮食援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实施差别化的"大米外交"战略。如对东南亚、南亚主要是增加大米进口和技术交流,对中亚、俄罗斯主要是增加农地投资和劳务输出,对东非、北非主要是增加大米援助和技术输出,对东亚、中东欧主要是增加粳米出口和技术引进等路径。[结论]文章提出了加强金融支持、创新合作模式、把握进口时机和增加种子出口等推进中国"大米外交"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推进金融创新不仅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积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加大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布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重组和优化,刺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成为我国走出去直接投资的新契机、新机遇、新引擎和新方式。"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一)融通资金需求。"一带一路"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我国联合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供给侧 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供给侧 区域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永起
中越历来是友好邦邻、传统的贸易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的倡导之下,中国与越南的经济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研究中国与越南的金融合作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是可行性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越南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基本面,包括有:GDP、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等方面,以要素禀赋为理论依据,比较两国金融的要素禀赋,概述两国当前金融合作现状、两国金融合作问题,提出深化两国金融合作的措施,最终旨在寻求两国金融合作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越 金融合作 深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芮帆 洪祥骏
本文实证分析了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协同效应提升的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后去往沿线国家的跨国并购能够实现更高的并购绩效,其作用机制在于中国企业的并购提高了标的国经济效益,进而增加了沿线国家后续资本流入;同时,通过宏观制度环境的改善,缩小了两国的政治距离,标的国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创新性较强的并购双方、政治相关性与经济相关性更强的跨国并购更能受益于协同效应,获得并购绩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