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6)
- 2023(13785)
- 2022(11139)
- 2021(10356)
- 2020(8398)
- 2019(18529)
- 2018(18368)
- 2017(33933)
- 2016(18256)
- 2015(19858)
- 2014(19205)
- 2013(18127)
- 2012(15854)
- 2011(13966)
- 2010(14299)
- 2009(13675)
- 2008(13160)
- 2007(12056)
- 2006(10390)
- 2005(9372)
- 学科
- 业(80372)
- 企(74256)
- 企业(74256)
- 济(73493)
- 经济(73417)
- 管理(68856)
- 方法(32335)
- 业经(28186)
- 农(24846)
- 数学(24369)
- 数学方法(23952)
- 财(23119)
- 技术(20168)
- 中国(19870)
- 农业(18125)
- 务(18059)
- 财务(18031)
- 财务管理(18017)
- 企业财务(16994)
- 理论(16958)
- 和(14842)
- 制(14230)
- 划(13831)
- 技术管理(13691)
- 策(13653)
- 地方(12888)
- 贸(12862)
- 贸易(12850)
- 易(12428)
- 经营(11343)
- 机构
- 学院(246995)
- 大学(241872)
- 管理(101744)
- 济(99945)
- 经济(98057)
- 理学(87911)
- 理学院(87038)
- 管理学(85476)
- 管理学院(84999)
- 研究(73235)
- 中国(57362)
- 京(49260)
- 财(45878)
- 科学(43181)
- 江(38204)
- 农(36412)
- 财经(36172)
- 所(34174)
- 中心(34086)
- 业大(33576)
- 经(32822)
- 范(31204)
- 师范(30935)
- 研究所(30683)
- 州(30483)
- 北京(30474)
- 经济学(29088)
- 农业(28366)
- 商学(28348)
- 商学院(28050)
- 基金
- 项目(164215)
- 科学(133013)
- 研究(126504)
- 基金(118204)
- 家(100294)
- 国家(99340)
- 科学基金(88918)
- 社会(81713)
- 社会科(77614)
- 社会科学(77597)
- 省(68573)
- 基金项目(61966)
- 教育(59238)
- 自然(55675)
- 划(54967)
- 自然科(54546)
- 自然科学(54539)
- 自然科学基金(53595)
- 编号(52302)
- 资助(46239)
- 成果(41155)
- 创(41023)
- 创新(37146)
- 重点(36646)
- 发(36325)
- 课题(36302)
- 业(36239)
- 部(35012)
- 项目编号(33252)
- 国家社会(33180)
- 期刊
- 济(114516)
- 经济(114516)
- 研究(73379)
- 中国(51391)
- 管理(44743)
- 财(38472)
- 教育(36033)
- 农(35608)
- 科学(30629)
- 学报(29698)
- 技术(25985)
- 农业(25096)
- 大学(25050)
- 业经(22989)
- 学学(22382)
- 融(20485)
- 金融(20485)
- 经济研究(18262)
- 财经(17616)
- 业(15906)
- 经(15352)
- 技术经济(15117)
- 问题(13864)
- 科技(13848)
- 策(12932)
- 商业(12785)
- 现代(12677)
- 财会(12097)
- 统计(12064)
- 贸(11009)
共检索到370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治 刘兆星
在当前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创业型大学建设科研创新平台面临着创新层次较低、驱动力度不足、适配治理欠缺和顶层设计滞后等新问题。对此,结合对江苏等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践分析,提出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效能、助推区域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活跃基础研究、培育新科研增长点,集成协同优势、升级构筑学科平台,引育高端人才、着力人才驱动抓手,以及优化绩效评价、追求全价值链转化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少雄 潘红 张日新
文章分析了构建创新创业理论创新教育平台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高校要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两个基本点,构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创新平台,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创新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理论 教育创新 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瑜 顾永东 陈红喜
构建大学生创业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社会创新要素、推动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创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平台目标和主体的职能定位入手,对平台的保障、集聚和催化三大功能进行了阐释,据此设计了由五个支撑体系和五个层次功能模块构成的、网络和实体结合的平台系统框架,最后就保障平台有效运行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协同创新 平台构建 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盛亚 刘越 施宇
探索揭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黑箱”。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下属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宁波新材料初创产业园、公共技术中心为案例,从感知需求、获取机会、重构配置资源3个阶段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框架,探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作用因素和路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平台的价值实现路径因平台属性的不同而异,其价值创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微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改善多种微观条件可实现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具体而言,强创新属性平台需经历感知创新需求、捕获创新机会、重构配置创新资源3个阶段,强交易属性平台则需经历感知服务需求、捕获服务机会、重构配置服务等环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浩绮 周小力 刘兆星 纪晓俊
为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比较北欧国家瑞典和丹麦与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异同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两国围绕建设生物制造产业科创平台应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压力的创新举措。基于瑞典重点发展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森林生物技术中心、Testa中心和丹麦诺和诺德基金会建立生物可持续研究中心来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扩大资金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探索创新运行管理模式、集聚国际优势团队打造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等建设生物制造产业科创平台的路径与对策,以促进我国从生物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赟
通过对国内外学科知识门户的比较研究,提出高校学科知识管理与创新平台的建设方案,并对平台的建设目标、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建设方案作出阐述。
关键词:
大专院校 学科知识 知识管理 创新平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忠耀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路径变短,创新迭代周期也不断缩短。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有目的地运用知识流入和流出以促进内部创新,将组织内创新拓展为外部市场机会。开放的本质是增加内外部资源协同互补,强调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实现创新。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集聚和利用分散在全球的知识资源、提升创新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创新流程 美创平台 美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基于创业企业与创业环境、创新平台的交互作用视角构建区域创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计算各区域创业吸引力的综合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建设、服务绩效、基础设施、金融支持、商务环境、教育培训、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是影响区域创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创新平台建设对区域创业吸引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各区域的创业吸引力存在异质性,整体上呈现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因此,为提高我国各区域的创业吸引力,必须采取相应的针对性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扬德
创新平台是由创新网络、知识库、技术基础设施等组成的核心层与由学习型组织及创新型文化等组成的支撑层所构成的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个体和组织创新资源以及内外创新资源的互动,推动组织学习和个体学习的持续进行,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山东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申报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进行了评审,决定将155个重点实验室和50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列入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林
本文以珠三角产业集群企业为对象,对集群内部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正向影响;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社会资本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正相关。但除了信任维度外,关系维度和文化维度并不直接影响集群企业绩效,而是通过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集群社会资本→集群知识创新平台→集群企业创新绩效"链中,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是提高集群企业对知识吸收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玉申 赵京波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就业水平。本文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高度开放和相对竞争力较低的现状,阐述了服务业创新的特点及其对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并从现代服务供给体制改革、知识基础构建、人力资源保障和创业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现代服务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平台 服务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傅修延
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是师范大学立校之本,也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彰显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升泽
本文在分析了几种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评价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绩效棱柱对于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的适应性。采用层次结构,根据绩效棱柱五个维度上的逻辑递推关系筛选出KPI,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和绩效执行进度的数学计算模型。针对所建立的模型,导入案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用量化的结果来反映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状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明生 廖启靖
说明了全面质量观理念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要素的内涵,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从优化研究生创新平台结构、提高创新平台水平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阐述了优化研究生创新平台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全面质量观 研究生教育 创新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