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6)
- 2023(15547)
- 2022(13254)
- 2021(12147)
- 2020(10020)
- 2019(22339)
- 2018(22107)
- 2017(42722)
- 2016(23048)
- 2015(25648)
- 2014(25620)
- 2013(25141)
- 2012(23437)
- 2011(21558)
- 2010(22149)
- 2009(21186)
- 2008(20698)
- 2007(18899)
- 2006(17404)
- 2005(16154)
- 学科
- 济(97372)
- 经济(97243)
- 管理(70154)
- 业(65851)
- 企(52343)
- 企业(52343)
- 方法(33596)
- 中国(31845)
- 农(29959)
- 数学(27894)
- 数学方法(27513)
- 财(26297)
- 地方(25277)
- 制(24776)
- 业经(23847)
- 农业(19725)
- 银(19659)
- 银行(19640)
- 贸(19100)
- 贸易(19081)
- 行(19052)
- 易(18459)
- 融(17991)
- 金融(17987)
- 学(16644)
- 环境(16499)
- 策(16339)
- 体(15966)
- 发(15048)
- 理论(14584)
- 机构
- 学院(334551)
- 大学(329038)
- 济(140113)
- 经济(136957)
- 管理(124547)
- 研究(116293)
- 理学(104679)
- 理学院(103434)
- 管理学(101833)
- 管理学院(101190)
- 中国(91624)
- 财(71502)
- 京(70432)
- 科学(66913)
- 所(58052)
- 财经(54208)
- 江(53346)
- 中心(52626)
- 研究所(51432)
- 农(49300)
- 经(48753)
- 范(46888)
- 师范(46496)
- 北京(45439)
- 州(42907)
- 经济学(42335)
- 院(42152)
- 业大(42090)
- 财经大学(39638)
- 经济学院(37848)
- 基金
- 项目(206346)
- 科学(163778)
- 研究(156995)
- 基金(148292)
- 家(126771)
- 国家(125649)
- 科学基金(108325)
- 社会(101056)
- 社会科(95920)
- 社会科学(95900)
- 省(81673)
- 基金项目(77601)
- 教育(72205)
- 划(67890)
- 自然(66680)
- 编号(65135)
- 自然科(65087)
- 自然科学(65073)
- 自然科学基金(63843)
- 资助(60905)
- 成果(54169)
- 发(49190)
- 课题(46663)
- 重点(46292)
- 部(45566)
- 创(42816)
- 制(42396)
- 国家社会(41171)
- 发展(40229)
- 性(40161)
- 期刊
- 济(174167)
- 经济(174167)
- 研究(108426)
- 中国(72024)
- 财(53671)
- 管理(50036)
- 农(47125)
- 科学(43159)
- 学报(42343)
- 教育(39703)
- 融(39187)
- 金融(39187)
- 大学(33518)
- 农业(31655)
- 学学(31331)
- 业经(30786)
- 技术(28545)
- 经济研究(27790)
- 财经(26673)
- 经(22982)
- 问题(22504)
- 贸(18736)
- 商业(17415)
- 国际(16463)
- 现代(16078)
- 业(15831)
- 技术经济(15554)
- 理论(15552)
- 坛(14956)
- 论坛(14956)
共检索到532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小华
激发居民旅游消费潜力,对于夯实国内消费市场基础,构建更高效的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基于耦合度模型定量评估了现阶段我国省域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消费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匹配现象,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大省呈现普遍的"供给不足"型特征,中西部省份呈现明显的"消费不足"特点。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有利于缓解这种供需不匹配问题,促进我国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的高效联动。因此,应该加快构建更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温军 张森 王思钦
持续深耕国际科技合作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意。"十四五"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进入"瓶颈期"与"窗口期"并行的新局面。如何突破瓶颈、抓住机遇以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与韧性,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历程、经验教训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与技术—经济范式转变,据此提出了"思维意识转变—合作模式转变—重点任务转变—评价体系转变"四位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升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紫嫣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既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服务业。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野研究旅游业发展和开放问题,推动旅游业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统筹推进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发展,加快发展国内旅游,奋力拓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是旅游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旅游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多措并举推进旅游业快速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互融共促,为迈向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蒙天成 周利国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文章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现代流通体系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体系的演进与内涵、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成效态势,分析制约现代流通体系质量升级的堵点和短板,提出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基于"双循环"加强新型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流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流通体系国际竞争力,增强内外贸新动能;鼓励流通商业模式、业态创新转型升级;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助力流通智慧化转型;整体推动流通体系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使其区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对正处于产业链重构博弈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立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CEP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及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现实,以构建内外互促的双循环产业链为导向优化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与RCEP伙伴国深化合作的原则。鉴于东盟2011年提出RCEP倡议,选用2010—2020年的发展数据探索基于RCEP我国优化双循环产业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第一,区域经济活力、国别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和贸易商品价值结构等显示,RCEP能够助推我国双循环产业链优化;第二,以差异化的链式思维,借助RCEP红利可优化双循环产业链,即允许过剩产能和库存构建内外畅通且互补的能源资源产业供应链,参与国际农产品产业链弥补国内高端农产品供求链,以打造区域绝对优势为目的共建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第三,积极发挥产业园区优势提升机电产业链价值水平,发挥RCEP成员在集成电路产业的环节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第四,将省份作为构建双循环产业链的区域单元、科学看待部分产业的过剩产能和库存、以危机并存的视角处理与RCEP伙伴国的经济关系、顶层设计上全面重视产业合作分工等,是我国构建高质量双循环产业链的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璐
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实现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而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将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推动流通业创新、高效发展无疑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我国金融行业尚不成熟,资本错配与融资约束现象还无法完全规避,因而难以切实为所有具备发展潜力的流通企业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这势必会对流通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随着流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服务创新成为流通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在资本错配与融资约束的影响下,流通企业的创新活动势必会受到制约,进而面临创新损失。因此,本文将通过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资本错配影响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以期为各地区优化流通企业融资政策、助力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资本错配显著减少流通企业创新数量;资本错配显著降低流通企业创新质量;资本错配显著增高流通企业创新风险;融资约束在资本错配与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唯聪 杨婷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有望为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文章以“经济双循环推进脉络梳理—内在机制与风险约束—路径探讨”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从强化内生稳定性、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均衡、解决“低端重复建设、高端空心失位”及推动内外循环多元化联动等方面分别梳理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推进脉络,探寻了RCEP签署与实现经济内外循环联动之间的契合性;其次,从明确既有困境,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提升内外循环张力等方面分析RCEP促进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内在机制;再次,从激发国内市场“内源式创新”、强化对外贸易纽带、搭建衔接内外循环的桥梁及提升经贸规则话语权四个层面探索了RCEP驱动经济双循环的关键路径;最后为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格局提出可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RCEP 新发展格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力 张立洁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金融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着重发展实体经济,避免投资无序化,充分发挥货币资本对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及企业的金融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金融存在金融供给区域分布失衡、金融供给城乡差距大、金融资源配置职能虚弱、消费金融潜力挖掘不够、金融开放有待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相应的对策建议是:优化金融供给空间布局,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激发创新潜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动能,补齐融资市场短板,促进消费金融升级转型,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关键词:
资本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金融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路红艳 林梦 李睿哲
针对疫情导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外资作为连接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产业、贸易、投资和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独有的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既要求利用外资补齐发展短板,释放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也要求利用外资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构建互利共赢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因此,“十四五”时期,要根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对利用外资的目的和方向进行调整,从过去以弥补资金缺口、推动产业发展为主向弥补“卡脖子”技术短板、建设贸易强国以及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转变,从注重引资规模向注重引资质量转变,从过去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留下来”并重转变。
关键词:
外资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供应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德升 齐亚芬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根据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本文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分为"大力开拓内销市场,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向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发展模式转型"、"利用新发展格局的支持政策,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的攀升"、"将现有产业中的一些技术和利润相对较高的环节保留,而将其余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与我国周边产业互补性强的新兴国家或地区共同组建区域价值链"三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制造业 新发展格局 转型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燎 宋丹瑛
海南省四面环海,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诸多优质的海洋环境资源和港口资源,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海上节点。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视察时提出要“加快邮轮港的建设,大力发展邮轮产业”。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国家战略稳步推进,海南的邮轮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本文运用质性方法分析当前产业经济条件下海南邮轮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困难,探索三亚现有资源条件下优化邮轮产品的建议,针对海南省目前邮轮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适合海南邮轮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双循环 邮轮 自由贸易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远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相辅相成,体现进一步扩大内需,打通经济循环中需求潜力释放的堵点、优化全局统筹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思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社区团购理论溯源与成因符合新业态发展的三要素,即内外经济环境的必然因素、技术进步的演进逻辑和创新营销的原始动力,中国社区团购类型、特点、优势各具特色,但社区团购的品类、组织、供应链等存在不足,建议优化路径从战略、组织、环境、技术几方面入手,更好地顺应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莉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循环、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的有效方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务服务效能仍然不高、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尚未形成、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发展要素保障不足、部分惠企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等。下一步,我国应从如下方面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健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营商环境 公平竞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尚九 胡敏怡 李少勇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20年分五岁组的人口结构数据与消费结构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耦合度模型,探讨了广东省21年间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2000—2020年间的部分时段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耦合度较低,反映出在该时期内消费结构的变迁滞后于人口结构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从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改善供给侧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内需。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消费结构 关联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石冬雪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依据我国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战略选择。2020年,学者们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现实原因、历史溯源、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从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构建,以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等层面加强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