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2)
- 2023(12539)
- 2022(10524)
- 2021(9657)
- 2020(7635)
- 2019(16923)
- 2018(16452)
- 2017(31200)
- 2016(16614)
- 2015(18350)
- 2014(17922)
- 2013(17728)
- 2012(16428)
- 2011(15191)
- 2010(15512)
- 2009(14470)
- 2008(13875)
- 2007(12853)
- 2006(11808)
- 2005(10722)
- 学科
- 济(74983)
- 经济(74898)
- 业(53098)
- 农(50485)
- 管理(40446)
- 农业(33953)
- 企(29761)
- 企业(29761)
- 中国(24668)
- 地方(23554)
- 业经(22873)
- 方法(19755)
- 数学(16602)
- 数学方法(16427)
- 发(15572)
- 制(15033)
- 贸(14738)
- 贸易(14726)
- 易(14223)
- 财(13998)
- 银(13049)
- 银行(13039)
- 行(12785)
- 农业经济(12761)
- 发展(12493)
- 展(12466)
- 融(12422)
- 金融(12421)
- 学(11866)
- 策(11853)
- 机构
- 学院(237709)
- 大学(226832)
- 济(101228)
- 经济(99095)
- 管理(88986)
- 研究(84425)
- 理学(75779)
- 理学院(74941)
- 管理学(73763)
- 管理学院(73341)
- 中国(66625)
- 农(56543)
- 科学(49497)
- 京(47790)
- 财(43026)
- 农业(42648)
- 所(42306)
- 中心(39441)
- 业大(38497)
- 江(38123)
- 研究所(37880)
- 范(33943)
- 师范(33671)
- 财经(32960)
- 州(30714)
- 北京(29909)
- 经(29703)
- 院(29575)
- 经济学(28688)
- 省(28143)
- 基金
- 项目(152188)
- 科学(120488)
- 研究(118401)
- 基金(107558)
- 家(92287)
- 国家(91295)
- 科学基金(78426)
- 社会(76575)
- 社会科(72141)
- 社会科学(72129)
- 省(62868)
- 基金项目(56546)
- 教育(52341)
- 编号(51450)
- 划(50576)
- 自然(46363)
- 自然科(45245)
- 自然科学(45240)
- 自然科学基金(44395)
- 资助(41411)
- 成果(40774)
- 发(39913)
- 课题(35402)
- 重点(33823)
- 发展(32971)
- 部(32679)
- 农(32466)
- 展(32414)
- 创(32056)
- 国家社会(31295)
- 期刊
- 济(131821)
- 经济(131821)
- 研究(71488)
- 农(62194)
- 中国(56000)
- 农业(42017)
- 科学(33715)
- 学报(32773)
- 管理(31263)
- 业经(29831)
- 财(29408)
- 教育(28448)
- 融(27857)
- 金融(27857)
- 大学(26273)
- 学学(24950)
- 技术(20570)
- 业(20017)
- 经济研究(19056)
- 问题(17554)
- 农业经济(15509)
- 农村(15432)
- 村(15432)
- 财经(14972)
- 世界(13806)
- 商业(13341)
- 版(13212)
- 经(12957)
- 经济问题(12692)
- 资源(11829)
共检索到37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延荣 杨荣 臧佳
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农村地区消费升级问题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需要,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需求。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收入低、社会保障差、消费供给不足、消费理念落后等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滞后。因此本文从增收、完善社保制度、丰富消费供给业态、培育消费升级理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升级 乡村振兴 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春阳 王佩雯 曹志伟 吴柏钧
进一步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已经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3年-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等时间序列数据,将农村居民最终消费率分解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大因子,并进一步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角度对"消费能力"进行分解。基于此,本文测算了各因子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相对贡献程度。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非"消费意愿",才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第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主要源于农村居民初次分配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第三,农村居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以及财产性收入低位徘徊是导致农村居民初次分配占据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角度提出了提振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匡远配 张容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村价值显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增强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战略支点,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然而,农业农村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经济低效运转、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道路受阻、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等困境。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出路,以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尚九 胡敏怡 李少勇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20年分五岁组的人口结构数据与消费结构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耦合度模型,探讨了广东省21年间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2000—2020年间的部分时段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耦合度较低,反映出在该时期内消费结构的变迁滞后于人口结构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从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改善供给侧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内需。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消费结构 关联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凤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也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从福利性、静态式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市场化、动态化的新模式。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新时代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加快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
消费是推动内循环畅通的重要手段,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带来了契机。本文基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和数字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测算了2014-2020年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第三方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提振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赋能培育了新的消费模式、消费业态,拓宽了农村居民消费渠道,使得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正向赋能作用;第三方支付带来的便利性和消费心理影响进一步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赋能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中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收入依然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在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雅静 吴克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探究流通集聚对我国居民消费分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流通集聚对边缘型消费层、负重型消费层、新兴型消费层、富裕型消费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集聚会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且该作用在不同消费层级中存在差异,其中对边缘型消费层级的促进作用最强,负重型消费层级次之,新兴型消费层级较弱,富裕型消费层级最弱。进一步从各地区来看,流通集聚对居民消费分层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双循环” 流通集聚 居民消费 消费分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在缓解老年贫困,保障居民养老权益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辨析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属性的基础上,系统评析了现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实践中的困境,表现为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过低且公平性差,现行计发办法不合理且调待机制严重滞后,基础养老金筹资责任分担模糊且不合理等。因而,为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应从加强公共财政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完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确立正常待遇调整机制以及健全农村基础养老金政府层级间的责任分担机制等方面,优化现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政策。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政策优化 政府补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坚 朱罗娜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及存在的现实困境,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颁布的系列利好政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给海南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面临管理制度和贸易冲突多方面的挑战,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自由贸易港的冲击等问题,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构建自贸港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内循环"结构,强化"外循环"质量,分类设置教育、贸易、旅游产业区,优化生态文明环境,优化市场管理,化解贸易摩擦,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执法力度,规避国际风险,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云飞 李倩 张璞
文章运用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三个维度、六个指标变量构造了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特点的普惠金融指数IFI,并以我国2005-2016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农村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而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任
循环经济视域下,数字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三个路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但是,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数字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并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选取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协同发展,应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技术应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江平 董欣童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在城市,更在农村地区催生了新的机遇,其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关注在流通效率这一中介因素的作用下,分析数字经济如何驱动农村居民实现消费升级。通过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流通效率和农村消费升级之间的机制关系,本文旨在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可行的战略和政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的全面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能够以提升流通效率的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英芝
针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现实条件,重点关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对农村金融在制度、标准、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困境做出研判。农村金融发展需要依托正外部性,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信用平台搭建,最终适应经济环境发展需要,借助优秀金融服务支持,实现高质量农村产业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瑶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6-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与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无论是以国内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内循环发展,还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循环发展,均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内外循环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异质性。相比较而言,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同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贡献也表现得更强,并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则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