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2)
- 2023(16512)
- 2022(13506)
- 2021(12565)
- 2020(10010)
- 2019(23089)
- 2018(23117)
- 2017(44067)
- 2016(24150)
- 2015(27079)
- 2014(27302)
- 2013(26793)
- 2012(24748)
- 2011(22509)
- 2010(22738)
- 2009(20576)
- 2008(19885)
- 2007(17585)
- 2006(15787)
- 2005(14302)
- 学科
- 济(101481)
- 经济(101380)
- 管理(64359)
- 业(62330)
- 企(49464)
- 企业(49464)
- 方法(39152)
- 数学(32978)
- 数学方法(32631)
- 中国(31608)
- 农(29056)
- 地方(26616)
- 业经(24828)
- 财(21597)
- 学(21012)
- 农业(19821)
- 贸(18874)
- 贸易(18859)
- 易(18245)
- 制(18084)
- 融(17785)
- 金融(17783)
- 银(17646)
- 银行(17604)
- 理论(17003)
- 行(16966)
- 和(16281)
- 环境(16171)
- 发(16019)
- 技术(15611)
- 机构
- 大学(339232)
- 学院(339157)
- 济(135710)
- 经济(132634)
- 管理(130489)
- 研究(120431)
- 理学(111438)
- 理学院(110126)
- 管理学(108279)
- 管理学院(107679)
- 中国(91759)
- 京(74446)
- 科学(73961)
- 财(61692)
- 所(60781)
- 研究所(55265)
- 农(55140)
- 中心(54213)
- 江(50710)
- 业大(49431)
- 财经(48567)
- 北京(47787)
- 范(47680)
- 师范(47244)
- 经(44096)
- 院(43930)
- 农业(42764)
- 州(42011)
- 经济学(40213)
- 师范大学(38199)
- 基金
- 项目(227570)
- 科学(178344)
- 研究(169935)
- 基金(162322)
- 家(141105)
- 国家(139839)
- 科学基金(119335)
- 社会(105771)
- 社会科(100156)
- 社会科学(100129)
- 省(89317)
- 基金项目(86080)
- 教育(77471)
- 自然(75724)
- 划(75304)
- 自然科(73914)
- 自然科学(73900)
- 自然科学基金(72538)
- 编号(70759)
- 资助(66007)
- 成果(58363)
- 发(52611)
- 重点(51215)
- 课题(49598)
- 部(49385)
- 创(46968)
- 创新(43726)
- 项目编号(43145)
- 国家社会(42971)
- 科研(42501)
- 期刊
- 济(157060)
- 经济(157060)
- 研究(106055)
- 中国(70389)
- 学报(52410)
- 农(52024)
- 科学(49147)
- 管理(49016)
- 财(44137)
- 教育(43677)
- 大学(39759)
- 学学(37041)
- 融(36609)
- 金融(36609)
- 农业(36255)
- 技术(29716)
- 业经(26711)
- 经济研究(24815)
- 财经(23036)
- 问题(20852)
- 经(19625)
- 图书(19442)
- 业(18601)
- 理论(16846)
- 科技(16560)
- 贸(16164)
- 现代(15857)
- 技术经济(15823)
- 国际(15747)
- 实践(15442)
共检索到51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誉波 刘猛
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针对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参考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当前"结算-投资-储备-计价"的路径可能更适用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晓明
资本账户开放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高水平开放与高度发展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决条件,要注重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在岸离岸市场均衡发展,警惕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成本与风险。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着力点,一是大力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二是强化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三是继续金融双向开放、便利资金双向流动,四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长平 杨柳 袁洋
在新发展时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主要助力,必将加快人民币迈向主流币的步伐。一方面,“五通”建设的巨大成就不仅提供双市场的地域空间,而且孕育双循环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沿线国家和地区也由于主客观因素存在多方面的潜在问题,严重阻碍更高层次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走出去”战略提供路径优化方案,应该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结合“五通”建设发展现状,以政策沟通为龙头,以设施联通为基础,以贸易畅通为纽带,以资金融通为抓手,以民心相通为后盾,巩固人民币的周边化领域,强化人民币的区域化环节,拓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稳步促进人民币跻身于世界货币体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程贵 李杰
在新发展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布局供应链、优化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重要举措。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理论框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运用SOM神经网络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在沿线国家所呈现出的聚类特征与差异,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在整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由近及远的聚类特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与外围区;影响布局的因素随着空间距离扩大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建议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顶层设计,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颖励
2009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遵循低调务实有效推动、尊重市场顺应需求、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成绩予以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颖励
2009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遵循低调务实有效推动、尊重市场顺应需求、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成绩予以充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发元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要着力解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引领、重点产业优化、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配套、良性机制形成等问题。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卡脖子"技术攻关,行踏实之路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集有限财力打通"双循环"梗阻节点,立全局高度做好金融业配套支持,聚全民之力支持"双循环"协同推进。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瞿亢 李振龙 李璐
双循环新格局下,人民国际化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离岸人民币市场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对外循环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在分析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增加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的可获得性、加快创新离岸人民币产品和业务、增强科技赋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等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石冬雪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依据我国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战略选择。2020年,学者们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现实原因、历史溯源、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从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构建,以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等层面加强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勇 李思儒
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与新动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业创新升级、效率提升,实现服务业的跨界融合与精准匹配。随着全球数字强监管持续推进,数字双循环体系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强化国际经济合作,新基建全面布局拓展数字服务业发展空间。但由于全球数字大国博弈愈演愈烈,数字服务规则尚未统一,中国应持续加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数字服务业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经济 服务业转型 产业数字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睿 刘大椿
伴随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成为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方式、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引领和战略支点,是实现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以数据为治理对象,以数字技术为治理手段,以数字空间为治理场域进行转型,以实现全新服务典范与治理模式的变迁。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劳动力过剩、政务决策公平性不足、政务"碎片化"等风险与挑战犹在,制约着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进程。因此,需多向协同,打破层级部门间职能屏障;多点发力,推进数据精准共享与规范对接;多维防护,提升政务数据可信度;多措并举,强化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制度建设;多方联动,增强数字化劳动关系和谐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捷 陈少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话题,引发了学界的研究探讨热潮。学界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实施路径等方面入手,初步回答了“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何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个基本问题。但既有研究存在内涵元素间界限尚不明确、生成逻辑不够深入、缺乏史料支撑、路径对策同质化与块状化明显、缺乏具体措施等不足。今后应深化内容要素分析,加强史料研究,着重多学科交叉融通,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域,突出实证效度以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灏 史昭君 朱泊翰
基于经济循环理论,该文依据经济运行特征按规范方法,研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循环逻辑结构、分类资源特性及配置规律、典型经济运行前提,以及典型经济之间交换的不平等性。依据驱动力的差异,划分出资源—劳力型经济和知识—资本型经济,据此讨论双循环的本质含义、促进因素、阻碍因素、教育科技体制改革需求、国际国内影响以及决策条件制约。研究认为,驱动双循环的是知识和资本,我国走向双循环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让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高质量、循环增强的发展道路,让中国增强独立性、自主性,让中国人增强向心力、自信心,让世界多极化竞争进步、缩小贫富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鹿梦瑞 王容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人民币进入SDR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及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探究中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由单方面政府主导推进,转变为市场需求自发驱动与政府推进双引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结构趋于优化、层次更高、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强。因此,应该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期早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国际化。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 供给侧改革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鹿梦瑞 王容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人民币进入SDR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及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探究中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由单方面政府主导推进,转变为市场需求自发驱动与政府推进双引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结构趋于优化、层次更高、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强。因此,应该积极推进供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 供给侧改革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