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9)
- 2023(17254)
- 2022(14522)
- 2021(13606)
- 2020(11187)
- 2019(25628)
- 2018(25380)
- 2017(48844)
- 2016(26064)
- 2015(29320)
- 2014(29130)
- 2013(28422)
- 2012(25627)
- 2011(23256)
- 2010(23649)
- 2009(22190)
- 2008(20442)
- 2007(17961)
- 2006(15822)
- 2005(14113)
- 学科
- 济(118876)
- 经济(118767)
- 管理(73475)
- 业(68356)
- 企(57545)
- 企业(57545)
- 方法(48886)
- 数学(42883)
- 数学方法(42167)
- 中国(33047)
- 融(28137)
- 金融(28133)
- 农(27782)
- 地方(27729)
- 银(26503)
- 银行(26469)
- 财(25927)
- 行(25515)
- 业经(25500)
- 学(23305)
- 制(21373)
- 理论(19438)
- 农业(18969)
- 贸(18067)
- 贸易(18049)
- 易(17397)
- 务(16633)
- 财务(16548)
- 和(16530)
- 财务管理(16517)
- 机构
- 学院(365212)
- 大学(362897)
- 济(150704)
- 经济(147436)
- 管理(142767)
- 理学(123537)
- 理学院(122222)
- 研究(121000)
- 管理学(119800)
- 管理学院(119168)
- 中国(94688)
- 京(75945)
- 科学(73496)
- 财(67832)
- 所(59871)
- 中心(55867)
- 研究所(54548)
- 财经(54452)
- 农(53330)
- 江(52328)
- 业大(51335)
- 经(49293)
- 北京(48144)
- 范(47630)
- 师范(47227)
- 经济学(46226)
- 院(44043)
- 州(43558)
- 农业(41405)
- 经济学院(41337)
- 基金
- 项目(246865)
- 科学(193923)
- 研究(182981)
- 基金(177534)
- 家(153212)
- 国家(151916)
- 科学基金(131139)
- 社会(115183)
- 社会科(109232)
- 社会科学(109200)
- 省(97616)
- 基金项目(93138)
- 教育(84738)
- 自然(83952)
- 自然科(82002)
- 自然科学(81988)
- 划(80965)
- 自然科学基金(80465)
- 编号(75987)
- 资助(74101)
- 成果(61346)
- 重点(55301)
- 部(53469)
- 发(53458)
- 课题(52398)
- 创(51343)
- 创新(47824)
- 项目编号(47099)
- 国家社会(46857)
- 科研(46605)
- 期刊
- 济(168779)
- 经济(168779)
- 研究(109663)
- 中国(68148)
- 管理(53490)
- 学报(53341)
- 财(50716)
- 科学(50049)
- 农(49115)
- 融(42668)
- 金融(42668)
- 教育(41529)
- 大学(40905)
- 学学(38713)
- 技术(33714)
- 农业(33578)
- 经济研究(28497)
- 业经(26916)
- 财经(26613)
- 经(22829)
- 问题(20884)
- 技术经济(18812)
- 统计(17856)
- 理论(17789)
- 图书(17604)
- 业(16631)
- 商业(16592)
- 现代(16389)
- 科技(16380)
- 策(16134)
共检索到540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正猛 马孝权
依托云南省地缘优势,实现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路径。文章从空港经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三区”探讨金融支持云南口岸经济建设的机理与路径。深入分析发现,金融支持“三区”发展能够通过贸易创造效应促进贸易“双循环”,直接驱动口岸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升级效应促进产业“双循环”,进而促进口岸经济发展。文章基于“三区”场景,结合数智化技术提出了“数智化+三区”金融支持口岸经济建设的创新模式,包括“数智化+空港贸易贷”“数智化+临空产业贷”与“数智化+空港基建贷”的金融支持空港经济区发展模式,“数智化+边民互市贷”“数智化+沿边产业贷”与“数智化+边境口岸基建贷”的金融支持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模式以及从融资渠道探索“数智化+”的金融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忠直 孙皓辰
提出了在循环经济规则下,企业生产责任从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向着产品的再使用,再制造,回收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延伸中的产业组织的新结构与新机制。分析评价了产品寿命周期每一事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影响程度。为实现产品寿命周期的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认为企业必须实施清洁生产,在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上进行创新。为保证企业清洁生产的有效实施,提出企业必须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产品生产的组织和程序上落实和执行ISO14001标准,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产品寿命周期上为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保驾护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晓敏 张立辉
光伏扶贫作为绿色减贫的一种,是光伏发电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按照传统的仅依靠政府补贴的模式,光伏扶贫不具备长久性和可持续性。要想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就必须创新光伏扶贫的商业模式。将共享经济理念引入到光伏扶贫中,一方面利用该理念可以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拓宽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利用该理念不仅可以增加光伏电站的利用效率,而且较低的内部电价能够让买卖双方获利,从而提高社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因此,本文研究构建一种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光伏扶贫新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创造减贫新模式。
关键词:
光伏扶贫 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琨 姚中杰 姚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晔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沿海地区原有的外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持续,急需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苏州地区曾经是外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外资和外贸在苏州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面对着外资流入下降甚至撤退的态势,苏州率先走上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双循环,以及产业转型和经济模式双转型的发展道路。其中,苏州地方政府对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起了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共同塑造了苏州的新经济模式。苏州的经验和探索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外循环 双循环 模式转型 苏州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东风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试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出发,借鉴国际循环经济模式,对我国经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杜翔 冯林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适应性,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所应遵循的原则、循环层次、产业类型、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泓波 李长青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现实选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披露的信息必须经独立的中介进行经济鉴证。在财务报告中,利用什么指标,以何种形式来反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是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应深入研究的课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又如何进行审计,同样是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企业 绩效审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吉平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型发展道路的开辟。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尖锐。文章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阐述,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作用、原则,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及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建国 李毅 江波
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传统会计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信息的需求,因而必须发展绿色会计,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会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晓梅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体系显得流程单一、核算方法和内容不完整,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计量标准。文章按照循环经济会计核算要求进行了梳理,提出新的核算流程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会计核算。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会计核算 废弃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回回 王磊
一、环境会计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作为经济活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得经济活动向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和控制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从而实现反复利用资源,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其重要意义在于:(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率;(2)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3)循环经济符合经济全球化和打破国际贸易壁垒的要求;(4)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作为一种新的经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佳
基于《京都议定书》要求,碳排放量可以做为种产品进行买卖,这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启了碳货币的地位。为了争夺未来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各国在碳交易过程中纷纷以本币为计价结算货币,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分析国际碳交易市场与计价结算货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碳货币主导权体系建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