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7)
- 2023(6062)
- 2022(5283)
- 2021(4846)
- 2020(4075)
- 2019(8819)
- 2018(9038)
- 2017(18201)
- 2016(9558)
- 2015(10817)
- 2014(10275)
- 2013(10344)
- 2012(9494)
- 2011(8699)
- 2010(8794)
- 2009(8734)
- 2008(8224)
- 2007(7417)
- 2006(6819)
- 2005(6079)
- 学科
- 济(41846)
- 经济(41809)
- 管理(25890)
- 业(24962)
- 企(18569)
- 企业(18569)
- 方法(15907)
- 农(14108)
- 数学(13914)
- 数学方法(13823)
- 中国(13512)
- 业经(10720)
- 制(9625)
- 产业(9492)
- 贸(9440)
- 贸易(9435)
- 易(9204)
- 地方(8717)
- 财(8639)
- 农业(8491)
- 银(7860)
- 银行(7857)
- 行(7623)
- 技术(6752)
- 环境(6679)
- 融(6420)
- 金融(6419)
- 体(6355)
- 和(6355)
- 结构(6111)
- 机构
- 学院(139573)
- 大学(135242)
- 济(62336)
- 经济(61161)
- 管理(52614)
- 研究(45038)
- 理学(44898)
- 理学院(44520)
- 管理学(43909)
- 管理学院(43674)
- 中国(35787)
- 财(29276)
- 京(28122)
- 科学(25073)
- 财经(23019)
- 所(22209)
- 农(20889)
- 经(20613)
- 江(20441)
- 中心(20177)
- 研究所(19716)
- 经济学(19240)
- 业大(18111)
- 北京(17886)
- 经济学院(17563)
- 范(17214)
- 师范(17069)
- 财经大学(16810)
- 州(16755)
- 农业(16538)
- 基金
- 项目(84693)
- 研究(66914)
- 科学(66600)
- 基金(59588)
- 家(50295)
- 国家(49886)
- 社会(42811)
- 科学基金(42340)
- 社会科(40735)
- 社会科学(40731)
- 省(34417)
- 基金项目(31329)
- 教育(29754)
- 编号(29022)
- 划(27999)
- 自然(24325)
- 资助(23988)
- 自然科(23677)
- 自然科学(23670)
- 自然科学基金(23230)
- 成果(23207)
- 发(20637)
- 课题(19728)
- 重点(18933)
- 部(18560)
- 创(18338)
- 发展(17443)
- 项目编号(17427)
- 国家社会(17341)
- 性(17183)
共检索到209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四大机遇":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数字化带来的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带来的粮食产业消费提质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机遇,内循环重塑外循环发展动力和外循环冲击内循环发展环境带来的粮食产业内外循环互动机遇。同时,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七大挑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粮食收储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粮食运输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粮食加工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现代化粮食销售方式创新有限,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国际粮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国家粮食垂直储备制度,实施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建立现代粮食产品销售体系,完善现代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新泉 张相伟 林志刚
数字贸易是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器",也是未来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竞相博弈的战略基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数字贸易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跨境贸易渠道和范围大幅拓宽,线上互联网平台成为基本的经济单元、数字服务贸易成为助力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中小企业和个人是数字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获益者。但当前我国消费潜力尚未完全挖掘、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数字贸易规则重构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难度加大等阻碍了数字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深挖内需潜力,推动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法》落地实施,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新基建,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话语权,以推进我国数字贸易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贸易 数字经济 智能制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运胜 金添阳
欧洲新能源汽车"补贴"和"罚款"政策频出,加之主流车企入驻助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中国转移到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新窗口期。良好的国内外生产要素支撑、激增国际市场需求、相关国内外产业配套与整合能力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战略契机,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严格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中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需要以研发三电技术为突破口,带动产业链整合创新与智能化转型,优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来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新能源汽车 出口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曾靖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具有"四位一体"的特征,即产品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贸易安全,同时也面临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粮食的自主性存在一定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在深度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粮食安全 挑战 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建东 龚国祥 罗志萍
本文阐述了非洲国家粮食生产、国际贸易及中非双边粮食贸易情况,通过分析非洲国家农业开发优惠政策、中非农业合作政策、对非投资风险及防范等,提出中国农业"走出去",在非洲进行粮食投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非洲 农业 粮食 投资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广深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1.农村贫困人口获取粮食的经济能力低,食品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是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众多。依据2005年农村绝对贫困线每人每年683元的标准测算,2005年末,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为2365万人。二是贫困家庭规模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晓 孙家庆 丁瑶
在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等新形势下,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保障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政策建议,以供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
双循环战略 国际粮食供应链 安全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砚文 杨世龙
受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陆续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引发新一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冲击我国粮食进口国际供应链。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进一步优化饲料粮生产结构,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率,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中国粮企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并加大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力度。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供应链 生产结构 风险防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袁凌 申颖涛 姜太平
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入世前夕,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分析形势,力求以最佳状态迎接入世,最大程度地减轻入世对我国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冲击。本文仅就入世将会对我国环保产业产生的影响及入世后我国环保产业将如何迎接挑战等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环保产业 机遇 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哲晰 高鸣 穆月英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转的牢固基石,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探索实现粮食安全新路径和保障对策,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关键问题,本文认为:2020年,粮食生产获得"十七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构建"双循环"格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形势下,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迈进的历史关口,中国应以科技创新激发粮食供给潜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需良性互动,以高效流通体系打通循环堵点,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优化供给体系与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展望未来,要进一步着眼于粮食可持续增长和农业竞争力提升,统筹好抓生产与保生态的关系,解决好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关系,处理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协调好粮食安全与国家综合安全的关系。
关键词:
双循环 粮食安全 实现路径 未来展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彭剑波 刘玲
食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食糖产业关乎国计民生。我国食糖业曾饱受低价进口食糖冲击之苦,食糖保障措施的实施降低我国食糖进口量、提高我国食糖产量、缩小国内与国际食糖价,客观上增强我国食糖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食糖产业依然面临国际环境空前恶化、食糖价格机制扭曲、糖农利益无法保障等内忧外患的挑战,为促进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利用WTO规则、延长保障措施期限、严厉打击食糖进口走私、实行食糖目标价格政策、完善食糖"保险+期货"模式等对策。
关键词:
食糖产业 保障措施 进口 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纪丽娟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逻辑起点及其取得的成就,发现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持续增产压力增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有待加强、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粮食流通体系不够畅通及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应从筑牢粮食安全的底线与防线、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加大财政及金融支农力度、畅通粮食流通体系、提升粮食进口及来源通道的控制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超 朱满德
以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措施为代表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实施10年来,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提高市场调控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稳定和安全等方面,作用显著、意义重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基础性措施。近年来,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应加快粮食政策的调整,逐步由价格支持政策向直接补贴措施转型,有效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调节粮食供给和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粮食 价格支持政策 外部性 市场扭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贺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