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8)
- 2023(15672)
- 2022(13565)
- 2021(12765)
- 2020(10661)
- 2019(24372)
- 2018(24409)
- 2017(45707)
- 2016(25393)
- 2015(28631)
- 2014(28635)
- 2013(27911)
- 2012(25667)
- 2011(23319)
- 2010(23673)
- 2009(21442)
- 2008(20541)
- 2007(17885)
- 2006(15755)
- 2005(13996)
- 学科
- 济(100743)
- 经济(100643)
- 管理(68813)
- 业(64365)
- 企(52573)
- 企业(52573)
- 方法(43539)
- 数学(37603)
- 数学方法(36989)
- 中国(30344)
- 农(27353)
- 地方(25497)
- 业经(22911)
- 财(21976)
- 学(21398)
- 理论(19044)
- 农业(18458)
- 贸(17350)
- 贸易(17330)
- 制(17025)
- 易(16718)
- 技术(16414)
- 和(16144)
- 环境(16124)
- 银(15779)
- 银行(15733)
- 教育(15569)
- 融(15153)
- 金融(15151)
- 行(15135)
- 机构
- 学院(347968)
- 大学(345213)
- 管理(134293)
- 济(130958)
- 经济(127803)
- 研究(117754)
- 理学(115638)
- 理学院(114279)
- 管理学(111830)
- 管理学院(111224)
- 中国(87123)
- 京(75085)
- 科学(74999)
- 所(59938)
- 财(59795)
- 农(56957)
- 研究所(54343)
- 中心(53395)
- 江(52774)
- 业大(52136)
- 范(50619)
- 师范(50145)
- 北京(48096)
- 财经(47003)
- 农业(44289)
- 州(43569)
- 院(43027)
- 经(42645)
- 技术(41585)
- 师范大学(39940)
- 基金
- 项目(235860)
- 科学(184784)
- 研究(175414)
- 基金(166583)
- 家(144715)
- 国家(143418)
- 科学基金(122865)
- 社会(106514)
- 社会科(100742)
- 社会科学(100719)
- 省(95483)
- 基金项目(87981)
- 教育(83989)
- 划(80181)
- 自然(80165)
- 自然科(78322)
- 自然科学(78307)
- 自然科学基金(76818)
- 编号(73960)
- 资助(69751)
- 成果(60510)
- 发(53597)
- 重点(53419)
- 课题(52837)
- 部(51078)
- 创(49165)
- 创新(45645)
- 项目编号(44976)
- 科研(44733)
- 教育部(43832)
- 期刊
- 济(149332)
- 经济(149332)
- 研究(104493)
- 中国(76600)
- 教育(55274)
- 学报(54441)
- 农(52555)
- 管理(50767)
- 科学(49809)
- 财(43649)
- 大学(41023)
- 学学(37988)
- 农业(37091)
- 技术(34404)
- 融(29836)
- 金融(29836)
- 业经(26496)
- 经济研究(23687)
- 财经(21763)
- 图书(20873)
- 业(19222)
- 问题(18693)
- 经(18531)
- 科技(17274)
- 技术经济(16637)
- 理论(16528)
- 职业(16211)
- 坛(15795)
- 论坛(15795)
- 商业(15534)
共检索到525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万娥
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已从依托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培训逐渐转变为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龙头、省级培训基地为主体、校本培训为基础的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特色的灵活开放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与之相应,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在培训制度、培训活动和培训内容等方面都经历了渐进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为职业院校培训了大批"双师型"专业教师,较好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双师型 培训制度 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司淑梅 于京波
本文通过对来自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4个专业的487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学员的调查,总结了职教教师的发展阶段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关注的发展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学员培训的期望与目标、培训的模块与内容、培训的模式与方法以及对培训师的要求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 阶段 培训 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合群 裴祥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定位模糊、培养同质化、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是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关键,研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教师资 培养培训基地 教师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靳敏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职教师资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欧盟职教师资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战,基于这些挑战,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提出有针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训 持续专业化发展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荷
"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长期发展,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和日本的"产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文章从内容选择和培养方式选择两方面提出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职业教师培养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子原 卢建平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就成为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制约中职"双师型"师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工作实践归纳并探讨了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提高 实践教学水平 双师型 措施及做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文瑾
虽然构建"双师型"职教师资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都缺乏统一认识。文章剖析了"双师型"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意义,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双师型”职教师资 资格认定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臣廷 关北光
当前,由于对在职培训缺乏足够认识、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以及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等,地方教师在职培训难以适应教师双师型发展方向以及学校转型的客观需求。对此,需要根据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以及教师双师型的发展方向,有针对地采取应对措施,以提高在职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双师型 地方院校教师 在职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本友
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以其现实生存处境的需要为动机,以可行度为条件,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生成"学术—技术—师范"三维素质结构。从学历构成、行业来源等基本情况出发,对双师型教师学术、技术和师范三个维度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有助于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针对粤西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双师型教师需要补偿教育学或专业理论培训,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水平培训。阻碍其培训的外因有缺乏经费、师资短缺、计划性差等,因此需要由企业实施技术培训,由高师院校实施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培训,并最终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生存处境 三维结构 培训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盛子强
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大量教师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外聘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等弊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在国家主导下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通过项目实施和软硬件建设,积极支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初步构建起培训机构多元、培训形式多样、培训类型多种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网络。按照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未来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完善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培训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琼 沈有禄
本研究以广西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师资力量及结构、培训现状、培训途径、培训内容、培训评价、管理政策这几个方面调查了解广西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的总体状况。研究发现目前广西中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培训经费紧缺,受训机会少且分配不均衡;培训基地不足;培训内容单一,模式趋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福利待遇欠佳。为此,要完善教育立法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优化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 在职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李卫东 黄明宇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载体,通过师培制度的建立、常态化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的项目改革、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的保障措施及扶持贫困教师的专项培训六大措施,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针对结构性供给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广西需进一步在师培制度体系、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监控考核、成果凝练宣传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晓雪 田道勇
新教师入职培训可以引导新教师进入教师角色,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前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足及保障措施的欠缺,使得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方式欠合理,需要通过建设培训师资、拓展培训机构、规划双师型的成长道路等策略改善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新教师 入职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明 郝理想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经历长期的实践探索,从制度建设到特色模式的创立,初步构建了以职技师范院校和培训基地为主体,形成了目标明确、灵活开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展望未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将呈现主体单位专门化、内容过程规范化、政策服务人文化等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子原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文章对"校企合作"教师培训模式意义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上岗+学习+上岗"即工学交替培养、"走出去+请进来"即中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开展"师徒结对"培训培养、"顶岗"实训培养等四种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模式加强了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教学技能,促进了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师型”教师 培训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