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1987)
- 2022(10007)
- 2021(9129)
- 2020(7451)
- 2019(16562)
- 2018(16493)
- 2017(29803)
- 2016(16683)
- 2015(18322)
- 2014(17955)
- 2013(16907)
- 2012(15042)
- 2011(13442)
- 2010(13646)
- 2009(12486)
- 2008(12179)
- 2007(10878)
- 2006(9227)
- 2005(8040)
- 学科
- 济(57455)
- 经济(57408)
- 管理(45847)
- 业(41321)
- 企(34485)
- 企业(34485)
- 方法(26662)
- 数学(23053)
- 数学方法(22544)
- 农(17773)
- 中国(16006)
- 财(14999)
- 业经(14671)
- 理论(12819)
- 学(12123)
- 农业(12104)
- 贸(11037)
- 贸易(11029)
- 易(10709)
- 地方(10579)
- 制(10554)
- 务(10459)
- 财务(10418)
- 财务管理(10389)
- 环境(9917)
- 教育(9799)
- 企业财务(9743)
- 教学(8923)
- 和(8836)
- 技术(8803)
- 机构
- 学院(221248)
- 大学(215057)
- 管理(80416)
- 济(78632)
- 经济(76647)
- 理学(69378)
- 研究(69082)
- 理学院(68569)
- 管理学(66821)
- 管理学院(66423)
- 中国(51073)
- 京(44792)
- 科学(44324)
- 财(37937)
- 农(36333)
- 江(34985)
- 所(34376)
- 业大(33490)
- 范(33066)
- 师范(32745)
- 中心(32440)
- 研究所(30928)
- 财经(29750)
- 农业(28476)
- 州(28181)
- 技术(27936)
- 北京(27882)
- 经(26881)
- 院(25587)
- 师范大学(25575)
- 基金
- 项目(148823)
- 科学(116676)
- 研究(112140)
- 基金(103833)
- 家(90600)
- 国家(89778)
- 科学基金(76740)
- 社会(68608)
- 社会科(64946)
- 社会科学(64931)
- 省(61993)
- 教育(55498)
- 基金项目(53838)
- 划(51622)
- 自然(49008)
- 编号(48297)
- 自然科(47852)
- 自然科学(47840)
- 自然科学基金(46939)
- 资助(42072)
- 成果(39335)
- 课题(34933)
- 重点(34560)
- 发(32776)
- 创(31670)
- 部(31569)
- 年(29701)
- 项目编号(29509)
- 创新(29308)
- 科研(28345)
共检索到326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李涵
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是“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之举。“双师型”的价值意蕴在于通过双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学生和体系的发展,本质内涵在于职教教师“双师素质”合一,落脚点在于双师素质合一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该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明晰职教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三性合一”理念下专业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及其发展阶段,落实体现双师素质要求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雪荣 张之东 王晓欣 张志华
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但"双师素质"教师内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制约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探讨"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条件,探讨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全胜 刘逸众 刘文娟
专业群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构建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专业群的特殊背景出发,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的特殊内涵及其资格认定标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框架构建,并对认定标准的分类、分级、量化和执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专业群 “双师素质”教师 资格认定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海萍
加强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培养是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之举,也是满足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内生性需要的必然之举。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要求呈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本质特征。针对跨界协作欠稳固、专业设置面偏窄、课程体系条块分割、培养方式学科本位、实训资源不足及指导不力等培养困境,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与管理、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寻改革路径。
关键词:
职教师范生 双师素质 专业认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学武 张军 马军强 王旭波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师”素质 教师团队 校企共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荣增 李振红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在分析高职院校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有效路径:遵循教师发展规律,分层制定认定标准;分析教师属性特征,实施分类认定;系统构建认定与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差异化成长;校企共建认定平台,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桂丽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众说纷纭,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内涵,如何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寻求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特征,提出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加强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 双师素质 内涵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靓霞
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通过激发教师动力、做好系统规划、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形成文化自觉,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 提升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善元 胡新岗 李巨银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提升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分析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优化治理的基础。"双高"建设院校可通过增强师生民主办学意识、优化决策机制和决策者结构、健全内部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优化学校章程与内部治理制度体系、深化管理重心下移和基层办学自主、推进校内信息集成和数据治理、建立文化引领的绿色协同治理机制等路径提升治理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张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成为制约高等职业质量提高的"瓶颈"。教育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实践"双师型"教师提法的肯定,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表述尚未经过缜密的学术解读,其指称对象及其内在属性不清楚,它的学术概念未形成。分析我国教育政策文件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表述,凝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智慧,反思学者的相关表述的基础,将"‘双师型’教师"界定为:"双师型"教师是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学习者任务的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者...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教育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德建 周杰
"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建构已经成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变量和重要前提。在分析"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的逻辑起点的基础上,结合"双师型"教师核心素养要求和专业发展特点,探索构建了三维三级七要素三十一个指标内容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并从制订资格认证制度、构建双向实践机制和完善专项激励政策等三个方面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建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臣廷 关北光
当前,由于对在职培训缺乏足够认识、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以及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等,地方教师在职培训难以适应教师双师型发展方向以及学校转型的客观需求。对此,需要根据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以及教师双师型的发展方向,有针对地采取应对措施,以提高在职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双师型 地方院校教师 在职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良 王斌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被赋予了多样化的角色,包括在德行方面的“人师”,在育人方面的“经师”,在教学层面的“事师”,在技术层面的“技师”。从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能力和实践基础六个方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指标体系。据此,可以从基于师德为先的“双师型”教师师德教育模式创新,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基于阶梯提升的“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创新,基于制度保障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来优化“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静 朱忠军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现场工程师发展的重要议题,现场工程师的多元素养需要“双导师”团队给予保障,进行“双导师”团队建设需要以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目标为导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制度来规范、德才兼备的团队文化进行熏陶、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进行支撑,还需要多措并举引领“双导师”团队建设,多维并举推进“双导师”团队建设,校内与校外并重落实“双导师”团队建设,理念与实践并行促进“双导师”团队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场工程师 “双导师” 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志祥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产教融合内涵及"双师型"教师重要性分析,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提出拓宽引才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等措施,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