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9866)
2022(8591)
2021(8076)
2020(6884)
2019(15870)
2018(15845)
2017(29741)
2016(16868)
2015(18956)
2014(18982)
2013(18256)
2012(16947)
2011(15466)
2010(15717)
2009(14094)
2008(13761)
2007(12086)
2006(10785)
2005(9617)
作者
(46977)
(39176)
(39017)
(37060)
(25252)
(18874)
(17769)
(15106)
(15087)
(14510)
(13396)
(13161)
(12797)
(12420)
(12340)
(11999)
(11854)
(11630)
(11316)
(11313)
(9860)
(9674)
(9622)
(9006)
(8845)
(8803)
(8748)
(8710)
(8077)
(7856)
学科
(62999)
经济(62943)
管理(43744)
(43012)
(34199)
企业(34199)
方法(27983)
数学(25107)
数学方法(24544)
(20691)
中国(16798)
地方(16336)
(13938)
农业(13784)
业经(13743)
(12501)
理论(12463)
(11549)
(11123)
贸易(11113)
(11039)
(10757)
教育(9908)
技术(9887)
环境(9754)
(9677)
教学(9283)
(8662)
银行(8636)
(8593)
机构
学院(227720)
大学(224390)
(87292)
管理(85849)
经济(85145)
研究(78557)
理学(73882)
理学院(72948)
管理学(71232)
管理学院(70774)
中国(57726)
科学(48775)
(48332)
(40517)
(39822)
(39264)
(37279)
中心(36671)
研究所(35587)
业大(34877)
(34680)
师范(34401)
农业(31534)
财经(30832)
北京(30243)
(29361)
(28869)
(27838)
技术(27648)
师范大学(27245)
基金
项目(152970)
科学(120497)
研究(114997)
基金(107546)
(93349)
国家(92484)
科学基金(79191)
社会(69478)
社会科(65768)
社会科学(65752)
(62830)
教育(57074)
基金项目(56217)
(52961)
自然(51762)
自然科(50560)
自然科学(50549)
自然科学基金(49639)
编号(48989)
资助(45021)
成果(40853)
课题(36190)
重点(35010)
(33829)
(33773)
(31965)
创新(29646)
(29431)
教育部(29041)
大学(28908)
期刊
(98127)
经济(98127)
研究(68480)
中国(52804)
教育(40396)
(36557)
学报(33831)
管理(32137)
科学(31986)
(29409)
大学(26008)
农业(24801)
学学(23995)
技术(23783)
(21094)
金融(21094)
业经(16449)
经济研究(14882)
财经(14122)
(13742)
问题(12794)
职业(12750)
(12200)
统计(11948)
图书(11482)
(11260)
论坛(11260)
(11074)
资源(11064)
技术经济(10978)
共检索到34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本友  
针对中职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片面性,结合其发展中需要的实际素质,提出"学术—技术—师范"二层次三维度素质结构。由于"双师型"教师来源和岗位不同,其三维水平各异,应在调查基础上根据其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补偿培训。对粤西中职"双师型"教师素质结构实施的问卷调查表明:粤西"双师型"教师单方面学历达标率高,但缺失学术素质,需要实施补偿培训;技术维度上缺乏企业实训经验,水平有待提高;师范维度的备课理念需要转变,尤其需要提高能力本位施教策略。总体上,需要先对口分块培训,再以三维综合整体提升方式优化其素质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清  
文章运用三维管理理论,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归结为组织、设施和制度三个方面,并运用这一体系,结合上海电子信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探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硬件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茂林  涂三广  
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培训中缺乏技术训练、专业学术研究、教学技能训练等问题,本文从"双师型"教师内涵入手,提出"学术-技术-师范"三维一体培训框架。以现有职工培训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师具体人培训理论、绩效理论等,创建出"双师型"教师三维一体培训原理。根据"双师型"教师岗位类型,综合运用这些原理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形成不同类型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路径和方式,从根本上转变现有不区分培训对象的专题式讲座培训做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丹阳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是目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一大途径。文章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辨析来厘清"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出应以多元化标准要求和评定"双师型"教师,建设多元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结合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培训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梅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学水平的保证,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首先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知识和能力界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然后又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师资水平的培训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时小燕  
"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的主流。从高校"双师素质"教师管理的缺失入手,在剖析管理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机制,以及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的过程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本友  
文章通过发放"转型教师意愿统计表"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愿意转向"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情况,针对其缺失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需求,结合解决现有培训问题的需要,提出了如下建议:由"师范—中职学校"协同实施教师技能培训,由企业技师实施"实操"技术强化训练,围绕教改和技术开发强化学术培训,针对培训对象实施贴切的对口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瀚玉  曾绍伦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文章运用政策文本分析,从"双师型"教师内涵、标准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家政策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关注。运用Bicomb2.0软件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年代、期刊、作者及作者单位和研究内容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研究进展,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框架模型,提出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政府方面,做好宏观把控;社会方面,打造适宜的建设环境;学校方面,同时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企业方面,抓住产教融合发展契机;个人方面,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本友  
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以其现实生存处境的需要为动机,以可行度为条件,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生成"学术—技术—师范"三维素质结构。从学历构成、行业来源等基本情况出发,对双师型教师学术、技术和师范三个维度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有助于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针对粤西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双师型教师需要补偿教育学或专业理论培训,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水平培训。阻碍其培训的外因有缺乏经费、师资短缺、计划性差等,因此需要由企业实施技术培训,由高师院校实施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培训,并最终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建华  龚林鸿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浙江省遂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采用"师徒帮带"、"观摩模仿"、"专家指导"、"双线交叉"、"强弱互补"等模式,同时建立"名师"工作室,设立教师专业成长基金,开辟教师成长多元途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研发等,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子原  卢建平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就成为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制约中职"双师型"师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工作实践归纳并探讨了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靓霞  
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通过激发教师动力、做好系统规划、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形成文化自觉,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军  
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析入手,抽象出"双师型"教师的四大专业特质,即"双知识"、"双经历"、"双能力"、"双素质"。同时,基于"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特质,提出改善其培养培训的策略,包括明确培养培训的目标定位、完善培养培训的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培训的课程结构、改变培养培训的实践方式、转变培养培训的评价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国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适应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教理念的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职教办学特色,是一种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全面发展的继续教育新理念。"双师型"教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双师"结构,二是"双师"素质。介绍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标准,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靳丽贤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企业培训体系的重要构成,但很多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本文把心理契约、企业文化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员工培训的导向纬度,以此加快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之成为真正的企业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