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7)
- 2023(11659)
- 2022(9597)
- 2021(8661)
- 2020(7057)
- 2019(16101)
- 2018(15855)
- 2017(29499)
- 2016(16409)
- 2015(18584)
- 2014(18761)
- 2013(18166)
- 2012(16931)
- 2011(15456)
- 2010(15941)
- 2009(14729)
- 2008(14567)
- 2007(13012)
- 2006(11702)
- 2005(11045)
- 学科
- 济(72818)
- 经济(72723)
- 管理(49354)
- 业(44972)
- 企(36716)
- 企业(36716)
- 方法(26046)
- 数学(22925)
- 中国(22644)
- 数学方法(22463)
- 地方(20090)
- 农(19226)
- 业经(17600)
- 财(17511)
- 制(17396)
- 银(13452)
- 银行(13436)
- 融(13255)
- 金融(13253)
- 行(13030)
- 农业(12757)
- 体(12389)
- 环境(12296)
- 学(12056)
- 理论(11931)
- 发(11599)
- 贸(11580)
- 贸易(11566)
- 技术(11360)
- 易(11145)
- 机构
- 学院(235182)
- 大学(230833)
- 济(95441)
- 经济(93280)
- 管理(85769)
- 研究(82182)
- 理学(72470)
- 理学院(71604)
- 管理学(70040)
- 管理学院(69596)
- 中国(62434)
- 京(49773)
- 科学(48566)
- 财(47566)
- 所(41535)
- 江(37864)
- 中心(37207)
- 农(37163)
- 研究所(36867)
- 财经(35916)
- 范(33776)
- 师范(33466)
- 经(32336)
- 北京(32142)
- 业大(31984)
- 州(30481)
- 院(29771)
- 经济学(28931)
- 农业(28478)
- 技术(27045)
- 基金
- 项目(150199)
- 科学(118967)
- 研究(113923)
- 基金(105963)
- 家(91217)
- 国家(90404)
- 科学基金(78008)
- 社会(71484)
- 社会科(67825)
- 社会科学(67811)
- 省(62137)
- 教育(55416)
- 基金项目(54477)
- 划(51282)
- 自然(48570)
- 自然科(47455)
- 自然科学(47448)
- 编号(47113)
- 自然科学基金(46544)
- 资助(44359)
- 成果(39363)
- 发(37525)
- 课题(35434)
- 重点(34710)
- 部(33145)
- 制(32094)
- 创(31798)
- 发展(30316)
- 展(29795)
- 创新(29740)
共检索到375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彬
如何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以"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研究为切入点,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以更新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优化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整合师资培养平台,协同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罗莉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双师型"教师有着独特的特征,但职业教育一直沿用普通教育的职称评定制度,抑制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阻滞了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能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定制度。
关键词:
双师型 职称 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秀英 周志刚
"双师型"教师和教师专业化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是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比较分析,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内涵,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标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策略,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专业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文林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三位不同类型的专家型教师的个案剖析,探索了高职院校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途径和发展策略,对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 双师型 专家型教师 典型案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梦楠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大学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应用型大学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模糊,教师资源不足,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有限,教师工作量分配不平衡,学校和企业缺乏合作。应用型大学应完善"双师型"教师相关政策和制度,解决"双师型"教师的编制问题,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制度,以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双师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建湘 周明星
从实践来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不同层面的管理策略。就自我管理而言,要重视专业养成和专业反思;就学校管理而言,要实施专业区分和专业激励;就国家管理而言,要完善专业制度和专业待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静 张恒正
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深入,"双师型"教师的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强,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骨干力量,而其专业化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职业院校保持发展活力,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培养和建设,多方着手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办学水平的提高,培养高质量人才,擦亮专业品牌。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专业化 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玲 罗秋兰
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以满足数量为主的应急状态过渡到以提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的平稳状态。从"量"到"质",从"应急"到"可持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重要任务。开展"双师型"教师认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现实需求,也有理论依据。其中,认证标准是核心要素,建立科学的认证标准是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在标准建立的实践中,考虑职教师资的实际情况,可优先行业标准;针对区域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协调标准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并设置不同层级的标准;同时,标准的制定应充分吸纳专业团体的参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容华 邓小华
在职业教育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将师德考核作为“双师型”教师职业考核的第一标准,突出了职业伦理在“双师型”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发展职业伦理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从教学伦理、技术伦理和学术伦理三个向度进行深刻剖析,明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各伦理向度的要求和内容。通过完善伦理培训体系与评价机制,发展教学伦理;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发展技术伦理;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发展学术伦理,从而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职业伦理发展。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伦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晓华
一、引言现代服务业对会计行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岗位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等。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永明
文章首先指出了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然后指出阻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师自身、院校和社会。为此,在教师维度,应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和荣誉激励机制。在院校维度,一是在培训教师时,应用型院校既要考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又要兼顾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二是应用型院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教师培养模式。在社会维度,一是改变社会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偏差;二是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三是强化"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峰 卢立涛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呼唤新的发展途径,而信息技术的革命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终身自主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丰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拓宽其培训渠道以及提升其专业理论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信息化对"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作用,需要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和提升"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美倩 黄梦园 韦妙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双师型”教师存在“局内人”意识不强、“工具人”思维较重、“边缘人”状态明显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实践共同体,缺乏渐进、系统的专业发展链路和多元、有效的实践参与机制。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来看,“双师型”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成长会经历“完全不参与→外围性参与→边缘性参与→中心参与→充分参与”五大阶段,为其赋予合法的身份、创设边缘的空间、搭建向心的阶梯和完善参与的机制是促进其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盛子强
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大量教师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外聘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等弊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在国家主导下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通过项目实施和软硬件建设,积极支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初步构建起培训机构多元、培训形式多样、培训类型多种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网络。按照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未来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完善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培训形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我国职业教育界关于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问题的研究已经持续十多年,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对"双师型"的理解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撰文,从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结合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对"双师型"问题作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