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4)
2023(9813)
2022(7996)
2021(7707)
2020(6411)
2019(15121)
2018(15232)
2017(29939)
2016(15951)
2015(18230)
2014(18025)
2013(17706)
2012(16391)
2011(14643)
2010(15587)
2009(14859)
2008(13769)
2007(12233)
2006(11105)
2005(10268)
作者
(43457)
(35429)
(35424)
(33917)
(22635)
(16830)
(16483)
(13767)
(13484)
(12867)
(12032)
(11913)
(11435)
(11257)
(11061)
(10756)
(10546)
(10372)
(10190)
(10123)
(9016)
(8868)
(8508)
(8205)
(8187)
(8144)
(7974)
(7933)
(7228)
(6986)
学科
(60567)
经济(60497)
管理(42533)
(41750)
(34278)
企业(34278)
方法(29060)
(28993)
金融(28992)
(27070)
银行(27063)
(26261)
中国(26183)
数学(26176)
数学方法(25623)
(17830)
(17717)
(16191)
(13933)
贸易(13916)
业经(13753)
(13690)
理论(12648)
地方(11767)
中国金融(11410)
(10946)
财务(10904)
(10874)
财务管理(10872)
农业(10576)
机构
学院(218326)
大学(217432)
(91566)
经济(89427)
管理(81868)
研究(70228)
理学(69109)
理学院(68412)
管理学(67039)
管理学院(66640)
中国(64449)
(47308)
(45867)
科学(38397)
财经(36612)
中心(34969)
(34518)
(33153)
(32585)
研究所(30650)
北京(30054)
(29595)
经济学(28887)
(27629)
(27532)
财经大学(27421)
师范(27275)
业大(27141)
经济学院(26142)
(25327)
基金
项目(134002)
科学(104515)
研究(103147)
基金(95003)
(80873)
国家(80187)
科学基金(68476)
社会(63564)
社会科(60440)
社会科学(60424)
(52376)
教育(49730)
基金项目(48812)
(44106)
编号(44032)
自然(42036)
自然科(41106)
自然科学(41101)
资助(40888)
自然科学基金(40341)
成果(37414)
课题(31061)
重点(30453)
(30358)
(29096)
(28617)
项目编号(27441)
(26926)
教育部(26677)
创新(26651)
期刊
(99211)
经济(99211)
研究(70352)
中国(45899)
(40901)
金融(40901)
(35181)
管理(32325)
教育(29568)
(27463)
学报(27135)
科学(25394)
大学(22075)
技术(21577)
学学(20412)
农业(18360)
财经(18034)
经济研究(16812)
业经(15634)
(15377)
国际(13647)
问题(13438)
(13220)
理论(12554)
统计(12220)
实践(11374)
(11374)
(10781)
技术经济(10376)
(10325)
共检索到345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文辉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向深水区迈进,在《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实施、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金融监管也需要探究新的监管模式。十八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原则。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双峰型"金融监管模式由于其在应对危机时的优异表现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在分析双峰监管模式框架和发达国家双峰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提出应引入行为监管模式,继续完善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乾  侯合心  
行为监管是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和实施的监督管理。本文从产品和机构两个不同维度探讨了行为监管的四种基本选择及六种主要模式,其中,重点对基于"双峰"理论的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美国模式作了比较分析。中国在行为监管理论和实践上均落后于国际先进国家,这种落后直接表现为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明显不足。本文首次研究和比较了行为监管国际模式问题,并提出:在建立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分离的行为监管机构和完善行为监管机构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机制方面,我国有必要借鉴"双峰"理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志茹  侯钦翰  王凯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的金融市场监管模式已经成功实现了"双峰监管"模式的转变。除了微观和行为监督("双峰")之外,引入特定的宏观审慎监督并取得良好成效。我国经济改革一直把改革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力度不大,造成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扭曲现象比较严重。总结英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双峰监管"协调机制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文彬  
1998年,我国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其中尤以金融体系的改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强调,被称为1998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国的金融监管究竟要确立在何种目标模式上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当今世界占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凡  张本照  
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新江  
银监会成立后,我国正式形成了分业监管和机构性监管的监管格局,与国际统一、功能性监管的趋势相背离。在监管理念、法律建设及金融服务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借鉴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有益经验,摒弃其不足,使我国金融业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并能在国际上与列强展开竞争,赢得一席之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3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因此,我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缝隙",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欧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前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监管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美国通过立法对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的变革,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变革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其监管的深刻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强,金融业发展也日趋全球化、规模化、电子化、智能化,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顺应国际新趋势是我国金融监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晓静  周山清  
关于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外金融界成为争论的焦点,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能在实践中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范例。撇开评价各种观点本身的优劣,而是定位于从中国实践出发来探讨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模式,笔者认为,应该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钟震  董小君  
与历次金融危机不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比于深受危机重创的英美等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体系之所以能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发展并随后迅速恢复,与两国所采取的双峰型监管模式不无关系。本文在详细分析双峰型监管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模式下实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现状、思路和挑战,并针对英美等国关于双峰型监管模式的变式应用进行了研究,这些实践经验和改革措施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及今后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静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显示,过快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危机后,各国当局将金融监管的触角延伸到金融产品层面。以产品监管为核心的功能性监管的确立,是金融监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金融监管活动向金融体系最微观、最基础元素的延伸。当前,各国在金融产品监管领域的实践,对于我国开展金融产品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