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9)
- 2023(7846)
- 2022(6924)
- 2021(6479)
- 2020(5194)
- 2019(11683)
- 2018(11799)
- 2017(22320)
- 2016(11846)
- 2015(13088)
- 2014(12508)
- 2013(11892)
- 2012(10810)
- 2011(9780)
- 2010(9806)
- 2009(9334)
- 2008(8707)
- 2007(7457)
- 2006(6527)
- 2005(5733)
- 学科
- 济(43637)
- 经济(43588)
- 管理(34243)
- 业(28608)
- 企(24307)
- 企业(24307)
- 方法(15290)
- 农(13521)
- 环境(12438)
- 数学(11822)
- 数学方法(11609)
- 学(11086)
- 中国(10825)
- 业经(10609)
- 地方(10358)
- 财(10342)
- 理论(9606)
- 农业(9040)
- 制(8816)
- 划(8787)
- 和(8065)
- 贸(8024)
- 贸易(8014)
- 易(7661)
- 体(7059)
- 务(6452)
- 财务(6441)
- 财务管理(6430)
- 技术(6414)
- 银(6343)
- 机构
- 学院(157513)
- 大学(155016)
- 济(59239)
- 管理(58859)
- 经济(57761)
- 研究(52411)
- 理学(50949)
- 理学院(50303)
- 管理学(49387)
- 管理学院(49099)
- 中国(40327)
- 京(33244)
- 科学(33144)
- 财(27387)
- 所(25645)
- 中心(25009)
- 江(23891)
- 农(23860)
- 研究所(23433)
- 范(23210)
- 师范(23046)
- 业大(22002)
- 财经(21719)
- 北京(20331)
- 院(19761)
- 州(19482)
- 经(19449)
- 师范大学(18569)
- 农业(18467)
- 经济学(17377)
- 基金
- 项目(108289)
- 科学(85336)
- 研究(81861)
- 基金(77176)
- 家(67134)
- 国家(66545)
- 科学基金(57219)
- 社会(50905)
- 社会科(47904)
- 社会科学(47890)
- 省(43300)
- 基金项目(41452)
- 教育(37545)
- 自然(36849)
- 划(36468)
- 自然科(35895)
- 自然科学(35887)
- 编号(35261)
- 自然科学基金(35181)
- 资助(30100)
- 成果(27872)
- 重点(24788)
- 课题(24093)
- 发(23955)
- 部(23030)
- 创(22851)
- 创新(21261)
- 项目编号(20907)
- 科研(20635)
- 国家社会(20523)
共检索到23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娄伶俐
由于环境问题在不同国家间的高度关联性,纯粹的国内环境问题的探讨显然不能满足变化了的环境现实。环境合作是国际国内双层次博弈的结果,达成的合作协议不仅要被谈判对手所接受,也要被国内各利益集团所接受。本文运用双层次博弈理论把环境合作的国际压力同国内因素糅合在一起,在双层次博弈的框架下,对多边气候变化谈判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以有助于把握国际环境合作的实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建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贵瑞 牛栋 王秋凤
大气中CO2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升高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食物和水资源的安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等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了通过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来遏止或制止地球变暖的进程 ,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努力下 ,已经缔约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尽管就《公约》和《议定书》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达成协议 ,但它标志着地球村的人们已经迈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一步。该文在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和争论中的焦点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我国为履行国际义务和保护国家利益亟需开展综合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必要的知识与技术储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徽
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同年6月地球首脑会议上,155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随着公约内容的具体化,围绕缔约国之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个主议题,将展开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诸方面的分工协作以控制全球气候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多边谈判和实施公约的工作中,讨论协商性谈判问题。本文探讨了该问题并就协商性谈判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 谈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林琳 胡苑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实现主体化转型,有力补充了这一过程中国家行为的不足。以城市气候治理经验跨国传播为基础的主动型治理(横向)、以城市与气候变化国际组织上下贯通为主导的互动性治理(纵向)和以中央权威命令下城市气候实验为主的强制性治理(科层)是城市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三种主要形态。然而,这一行为可能受到上级治理主体的权力限制和城市内部治理主体异质性的困境。对此,我国需要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气候实验,结合规划法整合城市气候治理措施,推进城市气候治理的国际互动,以系统性优化城市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谷德近
资金机制是后京都时代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制度,也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重要的权利、义务关系。围绕资金机制的运作实体、活动资格和优先事项、资金分配和资金数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及其各自内部充满矛盾和利益冲突。在京都时代及其之后,资金机制始终是气候变化谈判的博弈焦点。
关键词: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谈判 资金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素妍 陈嘉烨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江苏,山东,四川,福建,江西5省754个样本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的probit回归模型和养殖利润方程,从农户方面分析了当期的养殖利润,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养殖利润对生计策略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养殖户采取应对策略具有滞后性;物质资本中的通用型资产,金融资本中的消费类资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负,通用型资本的增加意味着养殖户的转移成本较小;消费类资产越多,农户可用于应对的风险的资金越少,因此这两者都会减少养殖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而物质资本中与气象风险相关的专用型资本、金融资本中的储蓄类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正;专用型资本...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当期利润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玲
一、发达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的政策考量(一)预防和缓解气候措施导致的本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竞争力问题是现阶段气候变化和贸易谈判的核心。理论上,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几乎内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晓苏 任国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表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意愿,为国际社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建立了基本的政治和法律框架。气候变化外交谈判主要涉及的是与履行公约和议定书有关的问题、机制和进程。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关键科学问题,论述了这些问题的实质和意义,提出了参与相关谈判的初步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外交谈判 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郭剑萍
美欧双方在TTIP谈判中对投资仲裁上诉机制总体持开放政策,在欧盟的积极推动下,TTIP上诉机制条款值得期待。在经历多次制度探索后,国际投资仲裁体系建立更为具体的上诉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2012年欧加CETA为TTIP谈判提供了制度借鉴,厘定上诉机制设计在时间、层级、程序和成本四个维度上的紧张关系,且昭示了与配套措施协同推进的必要性。综合欧美双方的经济立场、及其在国际投资仲裁体系的领导地位和TTIP谈判的政策取向,TTIP很有可能纳入设计合理的上诉机制条款并被其他国家借鉴,构成未来多边上诉机制的范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莫 莎
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要求国际合作,地区环境合作是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在APEC框架下开展环境合作的现状,今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安全 负外部效应 环境合作 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潘志华 郑大玮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适应与减缓两大对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研究相当薄弱,影响了适应工作的开展。文章综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内外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与机制,划分了适应对策的各种类型,初步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工作路线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茂 邢会歌 马勇 聂婷婷
国际PPP项目发展经验显示,PPP项目具有再谈判发生概率高且多由私人部门发起的特征。为提高再谈判效率,以探究私人部门再谈判动机为出发点,建立博弈模型模拟公私双方在初始缔约谈判和再谈判阶段就风险分担比例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对比两阶段均衡结果,发现强、弱机会主义倾向的私人部门分别具有三层次再谈判动机。此外,提出一种区分合理再谈判动机与机会主义再谈判动机的量化方法,确定私人部门再谈判阶段风险转移能力的安全阈值,进而对风险分担和再谈判机制设计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磊 卢毅聪
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资便利化谈判为例,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结构化权力理论,从生产结构、安全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四个层面解构中国引领《投资便利化协定》相关议题并完成文本谈判的过程,认为其成功源于:在四种结构上均不存在劣势;在生产结构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并占据领先地位;安全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等其他结构性权力对生产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文章还分析了《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进一步推进与WTO规则相衔接、平衡WTO成员各方利益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目前正在展开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电子商务、塑料污染与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三个议题,对中国设置、引领议题的路径进行论证,指出最优路径应以联合声明倡议这一方式为主导,针对生产结构优势明显、其他结构能够提供有效支撑的议题引领谈判。随着后疫情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应以联合声明倡议的方式主动推进和引领诸边议题,设置更多优先惠及发展中成员的议题,同时适时动态调整谈判以保持灵活性,并最终实现谈判的目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双立 张元萍
资本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本的一个场所、一种运行机制,必须具有这样一种功能:按最佳效率原则,把资本从投资者手中转移到使用者手中,按照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构建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本文以美国OTC市场为例,从多层次资本框架的角度研究OTC市场在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结构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分析其成功经验,探讨其对中国市场适用性,提出建立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多层次 OTC 功能与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