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4)
- 2023(13779)
- 2022(11430)
- 2021(10873)
- 2020(8936)
- 2019(20103)
- 2018(19657)
- 2017(35984)
- 2016(20046)
- 2015(22519)
- 2014(22041)
- 2013(21124)
- 2012(19608)
- 2011(17804)
- 2010(17854)
- 2009(16480)
- 2008(15779)
- 2007(13998)
- 2006(12467)
- 2005(11284)
- 学科
- 济(70660)
- 经济(70568)
- 管理(49720)
- 业(48936)
- 企(36736)
- 企业(36736)
- 方法(28518)
- 中国(25946)
- 数学(25095)
- 数学方法(24870)
- 农(23760)
- 贸(19525)
- 贸易(19514)
- 易(19129)
- 财(18867)
- 学(17492)
- 业经(15919)
- 农业(15854)
- 制(14805)
- 地方(14118)
- 教育(14052)
- 技术(13410)
- 出(13365)
- 理论(12890)
- 银(12744)
- 银行(12691)
- 行(12217)
- 融(11960)
- 金融(11957)
- 环境(11062)
- 机构
- 大学(278984)
- 学院(273931)
- 济(108225)
- 经济(105895)
- 管理(99261)
- 研究(95831)
- 理学(85227)
- 理学院(84132)
- 管理学(82710)
- 管理学院(82201)
- 中国(70508)
- 京(59819)
- 科学(59453)
- 财(51580)
- 农(49704)
- 所(47966)
- 研究所(43640)
- 中心(43216)
- 业大(42690)
- 江(41578)
- 财经(40892)
- 范(40115)
- 师范(39656)
- 农业(39366)
- 北京(38103)
- 经(37219)
- 院(34733)
- 经济学(33776)
- 州(32921)
- 师范大学(31951)
- 基金
- 项目(182373)
- 科学(142307)
- 研究(135701)
- 基金(128811)
- 家(113832)
- 国家(112471)
- 科学基金(94026)
- 社会(84827)
- 社会科(80160)
- 社会科学(80138)
- 省(72825)
- 基金项目(68379)
- 教育(64794)
- 划(62024)
- 自然(59306)
- 自然科(57886)
- 自然科学(57862)
- 自然科学基金(56804)
- 编号(56050)
- 资助(50856)
- 成果(46746)
- 重点(41541)
- 部(40505)
- 课题(40012)
- 发(39837)
- 创(39412)
- 创新(36554)
- 大学(35777)
- 国家社会(34678)
- 教育部(34628)
共检索到42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乔锦忠 孙娜
对"C9大学"2010—2020年31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履历与学术产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过半学者有"双培养"经历,以国内博士+国外博士后类型为主,对国外学术训练存在较强依赖。在国外发达国家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术产出质量,提升国际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高质量、低数量的良性生产方式。随着国外学术训练程度的加深(访学<博士后阶段<博士阶段),学术产出质量与文献国际合作影响力逐次提升,但访学对于学术数量、质量和国际合作能力的提升效应不显著。"国外培养经历"对应用领域学术产出的影响比基础领域更为显著。当前,我国杰出青年群体的学术水平与世界顶尖大学学者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迫切需要形成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格局。为此,应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化高考制度改革,吸引优秀学生学习理工科;提升课程标准的难度,为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举办数理特色高中或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伟 屈宝强 王运红 彭洁
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迫切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分析了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发表SCI论文产出的总体概况、论文结构以及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了解我国环境领域高层次青年人才成果的特征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基于Pajek软件进一步剖析了论文的合著关系,掌握该学术圈的主要科研合作网络状况,以期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人员自身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领域 高层次人才 科学论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柏璐 高耀明
以1994年至2016年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324位女性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从总体状况、教育背景及成长环境三个方面描述分析了我国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的一般特征,发现教育背景和大学组织环境是影响她们成长的重要因素。改变大学男性气质的组织文化,减少女性科技工作者专业发展障碍,为她们创设更为公平的学术环境,这是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 教育背景 成长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素矿 姚玉鹏
本文以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探讨其成长成才过程和特征,针对做好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质学 青年拔尖人才 成长成才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起宏 刘正奎
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人才和教育战略的要求,也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本研究通过对2003年至2011年的158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奖者的基本情况、成长历程及早期成长环境的分析,探讨了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出的一般特征及影响人才成长的早期因素,旨在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和科技人才的自身成长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型人才 早期成长历程 一般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云,汲培文,刘喜珍,毛家杰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资助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研究工作与成果为调查对象,结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首次从微观层面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开展实证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管理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俞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鉴于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林朝,邵俊岗
一、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基本情况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根据河南省曹策问教授等六位老一代知名专家学者的倡议,经过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同意,在1995年设立的。旨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迅速成长,加速扶植、培养河南省跨世纪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童夏雨
加强青年人才科学基金资助绩效评估,有利于优化基金资助政策和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以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例,建立省级青年人才科学基金人才成长绩效、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绩效和项目直接产出绩效的三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1996—2015年的数据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提出适当扩大资助范围、调整资助年龄和资助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松涛 关忠诚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理坐标数据将科技人才之间的流向与流量展现在地图上,呈现出不同省区市之间科技人才在求学期间的流动状况。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教育经历 科研履历 杰出青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建卫 李海红 乔红 王健
本文以1994—2016年共23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履历信息进行深度编码分析,采用生存分析法考察高等教育经历等因素对其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学士至博士阶段接受连续性高等教育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其副教授阶段的职业发展速度更快,但随着职业发展进入教授职称阶段,这种影响趋于不显著;与男性相比,女性基金获得者教授职称阶段的职业成长更快;而基金获得者博士毕业后"从高到低"的单位流动状况,会增加其教授职称阶段的生存风险,进而加速其职业成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敬爱的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里,我再次向国际油菜咨询机构和大会授予我“杰出科学家”奖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期间,我遇见很多老朋友,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这次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油菜科学与生产的信息和观点,感到非常高兴。我认为,这次国际油菜会议对世界油菜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18年8月3日,《科技日报》正式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2018年国家杰青正式出炉。本年度共有200位申请人入选建议资助名单。这些科学家来自112家科研单位,包括各大名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获得者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自2011年启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入选期刊每年资助40万元。2011年和2012年各有100种期刊获得资助,《管理科学》杂志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二批学术期刊资助。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雪怡 潘云涛 马峥 张贵兰 张柏祯 任倩
青年人才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关注科学基金对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资助导向,有助于青年人才实现创新突破、聚焦前沿。从“环境-动机-行为”视角,本文依据主题的凝聚性、合作的持续性和团队的稳定性3个维度设定了7个反映杰出青年研究方向聚焦的量化指标,以2018—2020年“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基金资助下,学者们的研究主题越发深入,与同领域学者的合作持续加强,内部的学术团队越发稳定。观测杰出青年3个阶段的综合评分,分析研究方向的变化趋势,发现在基金资助下,95%的学者研究方向趋于聚焦,包括逐渐聚焦、缓慢聚焦、聚焦稳定和延迟聚焦4类;5%的学者研究方向趋于不断拓展,与其学科演变和不断融合发展有密切关系。从基金项目管理的视角,建议通过基金项目引导学者开展兴趣驱动、目标明确的研究,为学者们提供稳定、持续的基金项目支持,以保障其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 基金资助 聚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