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6)
2023(14274)
2022(12408)
2021(11753)
2020(9859)
2019(22385)
2018(22012)
2017(43138)
2016(23117)
2015(25799)
2014(25326)
2013(24984)
2012(22636)
2011(19940)
2010(19809)
2009(18429)
2008(17777)
2007(15138)
2006(12848)
2005(10958)
作者
(62401)
(51567)
(51424)
(48932)
(32919)
(24595)
(23446)
(20259)
(19534)
(18426)
(17659)
(17183)
(16021)
(15966)
(15914)
(15796)
(15470)
(15432)
(14649)
(14600)
(12622)
(12436)
(12293)
(11727)
(11691)
(11356)
(11333)
(11319)
(10243)
(10027)
学科
(87689)
经济(87581)
管理(71251)
(68161)
(56266)
企业(56266)
方法(44849)
数学(39441)
数学方法(39078)
(35585)
中国(25498)
(23133)
(19937)
财务(19873)
财务管理(19813)
业经(19381)
企业财务(18867)
(18575)
地方(17799)
(16956)
(16332)
贸易(16325)
(15835)
(15603)
银行(15570)
理论(15463)
农业(15138)
(14583)
(14298)
金融(14296)
机构
大学(314705)
学院(313980)
管理(129005)
(124748)
经济(122131)
理学(112449)
理学院(111346)
管理学(109590)
管理学院(109035)
研究(96041)
中国(75363)
(67396)
(64687)
科学(58294)
财经(51236)
(46660)
(46006)
中心(44655)
业大(44095)
(43997)
(43879)
研究所(41542)
北京(40427)
(39286)
师范(38971)
财经大学(38351)
经济学(38344)
(35879)
(35294)
经济学院(34965)
基金
项目(218309)
科学(172660)
研究(162466)
基金(159896)
(137030)
国家(135903)
科学基金(118758)
社会(103496)
社会科(98105)
社会科学(98084)
基金项目(85054)
(84430)
自然(76703)
自然科(74914)
自然科学(74899)
教育(74785)
自然科学基金(73553)
(70552)
编号(66774)
资助(66170)
成果(53512)
(48657)
重点(47856)
(45693)
(44888)
课题(44599)
教育部(42739)
创新(42473)
国家社会(42354)
人文(42326)
期刊
(129894)
经济(129894)
研究(95234)
中国(55026)
(54656)
学报(45772)
管理(44543)
科学(41507)
(38777)
大学(35337)
学学(33368)
教育(32445)
(30292)
金融(30292)
农业(26981)
技术(25378)
财经(24868)
经济研究(21937)
业经(21790)
(20993)
问题(16479)
理论(16035)
图书(15211)
财会(14767)
实践(14760)
(14760)
技术经济(14552)
商业(14181)
会计(14049)
科技(13943)
共检索到44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斌  
"双向"分权即政府向市场分权与政府内部财政分权。在分权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财政风险的增减变化,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向市场分权有利于降低财政风险,但这种积极影响呈现出下降趋势;政府内部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财政风险的降低;"双向"财政分权立体交叉推进模式所产生的制度性摩擦大大增加了财政风险。因此需要以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锋  贺晋兵  
本文对影响财政风险5个定性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量化,构建了一组分析模型,采用1980年~2008年的数据,运用主成份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精炼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与政府收入赤字率正相关。地方经济竞赛对财政风险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方面会导致地方以债务积累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赤字率的过快上升。财税体制不合理是财政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  
通过使用中国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不但没有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反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财政风险。这意味着,在样本数据期间内,体制外分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风险,但进一步分地区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这表明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适度分权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志安  宁宇之  
本文应用运筹学理论中的AHP评价法对我国面临的财政风险进行风险区间划分,通过选取宏观经济运行风险、财政体制风险、财政债务风险、财政收支风险4类风险因子及不同的风险评价指标,建立财政风险综合评价函数。通过设置风险区间用区间映射法将1994年-2010年我国财政风险预警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4年-2010年间,我国财政综合风险一直处于"轻警"状态,财政运行基本安全。但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和财政政策转型的影响,我国的财政风险前景不容乐观,财政风险总体有上升的趋势。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化解措施,确保财政政策的平稳运行和宏观经济良性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金秀  柳宇燕  
政府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对于财政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由于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统一,科目设置的单一造成核算信息不明晰,收付实现制基础造成负债信息不完整,这些必然影响到财政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因此,文章基于财政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增强总预算会计的统一性,明晰政府负债的核算内容、并结合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等措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小付  
公私合作模式产生了大量的政府担保,对应着预算外的财政风险,目前各国主流的模式是加强对政府担保的预算管理。笔者认为,政府担保是各种财政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对担保的管理并不能解决问题。法律形式的所有权与经济实质分离才是当前PPPs中财政风险的根源。加强对公私合作模式下财政风险的管理必须从公私产权的界定契入。首先,需要按照化解风险的效率进行风险的配置;其次,必须打破资本决定所有权的逻辑,从主要风险承担的角度界定所有权的归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宁宇之  汤旖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预警指标,对我国面临的财政风险进行风险区间划分。通过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模型针对财政风险进行数量化评价,并采用Holt-Winters无季节性模型对近五年我国面临的财政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4年-2010年我国财政风险一直处于"轻警"状态,但期间多次接近中警区间,财政风险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2010年-2015年间我国财政风险上升趋势较明显。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全方位防范和规避财政风险,提高财政政策决策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荣华  欧林宏  
一、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 笔者认为,必须从资源配置、社会产品分配、财政资金的具体管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分别研究财政的核心风险、分配性风险和磨擦性风险,才能全面认识财政风险。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笔者严格假定货币币值完全稳定。 (一)财政的核心风险。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的科学,资源配置要体现效率的原则;只有社会资源得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欧阳远芬  孟祥轶  
在市场失灵、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并调整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政府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往往主动分担各类社会经济风险,优化社会福利,而部分财政风险就是伴随政府履行职能产生的。在政府履行相同的职能下,财政风险越小的政府,其财政管理越具效率。但是,财政风险的增加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降低,在政府分担了其他社会风险后,整体社会福利可能反而会增加;同样,财政风险的减少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是因为政府没有承担其应尽的职能所致。笔者利用60个样本1980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计算了相应的财政风险指数;并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进行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债务危机频传的欧猪六国(PIIGGS)位列19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锋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我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支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支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源  
以风险因子法和AHP作为非参数模型预警方法,从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预警指标数据的指数化处理、权重的确定、风险评价函数的建立以及预警信号系统的设计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财政风险非参数预警系统,并对中国财政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998—2008年中中国财政的总体风险一直处于"轻警"状态,但进入2009年之后,外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内部财政政策的转型使得财政运行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未来中国财政风险有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为此,政府应该对财政风险状况的变化给予高度关注,并通过制定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一系列预案和措施,确保财政稳定运行,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湖北省“地方财政风险”课题组  
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已引起了中央的密切关注,也是地方政府和财政高度重视的问题。 根据地方财政运行的实际状况,我们把地方财政运行状态划分为四种:即平稳状态、困难状态、风险状态、危机状态。 平稳状态——财政经常性预算基本平衡,各项法定支出基本能得到保证,没有出现应支未支、应还未还现象,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没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河南省财政厅课题组  
一、财政风险的基本分析 财政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财政风险,是指公共风险。在一定的意义上,政府是为化解和规避公共风险而存在的,政府的每一项公共政策,最终都要体现在财政上。因此,财政风险就是公共风险。(2)狭义的财政风险,是指财政收支的不确定性,是由不确定因素导致损失或由确定因素的不规则运动形成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财政风险,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不能提供必要财力致使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的可能性,二是财政资源分配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绍学  宋立根  黄朝文  
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地方财政的稳固是国家财政稳固的前提条件。当前地方财政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收支矛盾尖锐、赤字和挂账包袱沉重、外债偿还压力越来越大、财权分散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冲击了地方财政的稳固运行和财政的可持续性。构建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财政领域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及传导机制 (一)地方财政预算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形成的财政风险。 《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令有规定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仲民  
本文以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必要性为背景 ,论述了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风险 ,并提出了这种风险的研究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