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9)
2023(11211)
2022(9311)
2021(8663)
2020(7235)
2019(16004)
2018(16101)
2017(29049)
2016(15687)
2015(17830)
2014(17494)
2013(16135)
2012(13707)
2011(11973)
2010(12196)
2009(11183)
2008(10492)
2007(9434)
2006(7885)
2005(6615)
作者
(40896)
(34156)
(33854)
(32192)
(21641)
(16227)
(15351)
(13193)
(12787)
(12212)
(11563)
(11361)
(10845)
(10442)
(10404)
(10355)
(10222)
(10135)
(9891)
(9697)
(8301)
(8246)
(8209)
(7776)
(7738)
(7719)
(7499)
(7462)
(6924)
(6803)
学科
(53499)
经济(53464)
管理(51814)
(47758)
(42465)
企业(42465)
方法(26102)
数学(22670)
数学方法(22158)
技术(21008)
中国(17633)
(14274)
业经(13843)
技术管理(13371)
理论(13240)
(12549)
教学(10413)
教育(10324)
(9824)
贸易(9817)
(9585)
(9542)
农业(9399)
地方(9366)
(8676)
(8629)
(8517)
财务(8455)
财务管理(8441)
(8127)
机构
学院(206378)
大学(201860)
管理(81443)
(75875)
经济(74137)
理学(70881)
理学院(70212)
管理学(68494)
管理学院(68118)
研究(60138)
中国(43601)
(41233)
科学(37622)
(33269)
(31160)
业大(29726)
中心(28660)
(28561)
(28230)
技术(28191)
(28135)
师范(27858)
财经(26657)
研究所(25776)
(25511)
北京(25494)
(24197)
(22576)
农业(22360)
经济学(22312)
基金
项目(143250)
科学(113690)
研究(109617)
基金(99673)
(85685)
国家(84937)
科学基金(74814)
社会(67204)
社会科(63825)
社会科学(63812)
(61470)
教育(54627)
基金项目(52306)
(50034)
自然(47926)
自然科(46994)
自然科学(46986)
自然科学基金(46076)
编号(45709)
资助(40047)
成果(36416)
(36189)
课题(33359)
创新(32707)
重点(32520)
(30946)
(30145)
项目编号(28787)
(28322)
大学(27580)
期刊
(79701)
经济(79701)
研究(56016)
中国(46944)
教育(38490)
管理(33288)
学报(28414)
技术(28137)
科学(26692)
(26145)
(25465)
大学(22681)
学学(20300)
农业(18348)
业经(14950)
科技(13561)
经济研究(13541)
(13126)
金融(13126)
图书(12804)
职业(12561)
技术经济(12534)
财经(12202)
(11244)
(11122)
论坛(11122)
(10901)
(10694)
统计(10602)
商业(9469)
共检索到29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广友  
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双创"环境要求,物流人才培养主体过度依赖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导向出现偏差,物流实践教学中欠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物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且数量不足。然后提出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对策:树立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的理念;打造多主体物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立"分阶段+课程模块"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实际项目+双导师"制为抓手,优化物流专业师资配置;完善物流专业实践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广友  
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主体,应对国家层面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积极回应。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培养"双创"人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试图从"众创空间"视角出发,探讨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对策,具体包括:明确导师功能,提升学生"双创"意识,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依托"众创空间",打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双创"课程体系;协调高校内外部资源,构建"项目+导师+学生"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典兵  
文章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念转变上看,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重和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从目标定位上看,应当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从制度设计上看,需要构建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化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制度和学生科研制度;从影响因素上看,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从内部机制上看,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创新人才形成的选拔、激励和评价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贵萍  
首先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接着分析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期为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贵萍  
首先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接着分析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期为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昌维  张路  
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价值取向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立新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要采取"治理"而非"管理"的模式。在治理模式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从体制的角度讲,要落实"管""评""办"分离的思路,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机制的角度讲,应以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重点,构建适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寇尚乾  刘立新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立足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加强能力本位的学科建设和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完善以技术理论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技术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杰  
文章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观点,阐述了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借鉴了国际通用做法以及德国、英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实践经验,并指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应重点明确的几个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兴会  孙天航  连晓庆  
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面对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校内外合作主体意愿不足的困境,基于共生理论,深入分析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共生体系,提出构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生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对象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技术型本科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应该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基于技术知识的技术本科教育理念、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相耦合、产业结构应与人才类型结构相耦合、以差异化战略获得高等学校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动因。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应用技术型本科应树立人文素养是教育活动基础的教育观、构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衍聪  李军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旨在通过专业教育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贯通应用工程型与应用技能型两种应用型教育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这种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求与OBE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遵循OBE的内涵主旨和实施要素,以行业标准引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主导,以实践应用的价值取向重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形成并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以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必须紧跟其理念宗旨,在此视角下实事求是地分析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多重的培养路径,将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东清  朱东红  
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生、高校、企业都具有积极意义。借鉴中介效应分析理论,分析学科竞赛在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基于学科竞赛视角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并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确定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分析毕业生培养质量,结果表明该模式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东清  朱东红  
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生、高校、企业都具有积极意义。借鉴中介效应分析理论,分析学科竞赛在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基于学科竞赛视角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并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确定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分析毕业生培养质量,结果表明该模式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