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5)
2023(9924)
2022(8248)
2021(7959)
2020(6247)
2019(13995)
2018(14146)
2017(23554)
2016(13696)
2015(15438)
2014(15383)
2013(13625)
2012(12225)
2011(11036)
2010(11521)
2009(10300)
2008(9664)
2007(9098)
2006(7952)
2005(7071)
作者
(33140)
(27243)
(27104)
(25850)
(17173)
(13111)
(12587)
(10471)
(10345)
(10163)
(9253)
(8892)
(8653)
(8604)
(8438)
(8378)
(8176)
(8094)
(8040)
(7737)
(6974)
(6692)
(6673)
(6358)
(6213)
(6171)
(6112)
(5956)
(5493)
(5444)
学科
管理(39639)
(35562)
(32506)
经济(32471)
(31782)
企业(31782)
教育(23773)
中国(18890)
技术(16903)
理论(13855)
教学(12416)
技术管理(11634)
(11188)
方法(10466)
业经(10450)
(10333)
(9402)
(8077)
数学(7626)
数学方法(7384)
农业(7348)
地方(7144)
(7098)
学法(6888)
教学法(6888)
(6764)
贸易(6755)
(6699)
银行(6695)
研究(6674)
机构
大学(172222)
学院(169212)
管理(58427)
研究(55442)
(53026)
经济(51326)
理学(49443)
理学院(48736)
管理学(47563)
管理学院(47183)
(37843)
教育(36730)
(36228)
师范(36037)
中国(35471)
科学(32424)
(29379)
师范大学(28992)
(26568)
(25850)
技术(25500)
中心(25031)
北京(24794)
职业(24505)
(23678)
研究所(23018)
(20843)
财经(20313)
业大(19839)
(18713)
基金
项目(106082)
研究(91863)
科学(86057)
基金(69738)
(57969)
国家(57209)
社会(53844)
教育(52426)
社会科(50594)
社会科学(50587)
科学基金(49930)
(46576)
编号(42374)
(40006)
成果(37763)
基金项目(35959)
课题(33670)
(29421)
自然(29029)
自然科(28389)
自然科学(28384)
(28191)
自然科学基金(27862)
项目编号(26163)
资助(26125)
规划(26042)
重点(25341)
创新(25004)
(24366)
(23930)
期刊
教育(69229)
(64783)
经济(64783)
研究(63886)
中国(50365)
管理(24062)
(22044)
技术(21470)
学报(20145)
科学(19107)
大学(17920)
职业(17871)
(17794)
学学(13333)
业经(12972)
图书(12804)
农业(12398)
(12235)
金融(12235)
(11797)
论坛(11797)
技术教育(11088)
职业技术(11088)
职业技术教育(11088)
科技(10183)
高等(10055)
经济研究(9813)
书馆(9524)
图书馆(9524)
财经(9328)
共检索到27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小红  
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存在很多误区,并影响上述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双创"新形势下,在反思生涯规划传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必须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的转变,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评价方法,强化教师能力提升,从而有效提升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娇冉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考研热”“慢就业”正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极端方向趋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业观念狭窄,于是大学生陷入漫长的职业生涯探索迷茫期。文章以桌面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对比分析,探寻大学生出现职业生涯迷茫期的原因,从而从个人、同伴、家长和学校四个层面采取有效策略实现改善,并提出相关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霄  严欣平  
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目前普遍存在三大问题,即教育主体单一化、教育过程间断化、教育环境封闭化。"三全育人"理念是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选择。以此为指导,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中,要做到全员参与生涯规划、全过程实施生涯规划、全方位引导生涯规划,从而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冲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量的矛盾,又有质的矛盾,两者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但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参与、高校主导、大学生为主体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建波  张迎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围绕"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三个维度阐述了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尝试探索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友根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生涯教育的内涵、意义,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和总体设计,同时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设立学生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等具体实施办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本文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讨论与探索,并在具体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式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旭凌  
不断改进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探索、持续深入的课题。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生涯发展教育转变,是新时期对这一课题的有力回答。基于生涯发展教育,面对现实发展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必须要切实找准完善提升的着力方向,以全方位、多层次、针对性的教育举措促进当代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华伟  
书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探索作者:蒋南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888325出版时间:2020年4月定价:55元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科研创新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即是大学生信息辨识、获取、加工、利用和交流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可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科研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改革升级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通过分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发展变化,借鉴美国大学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我国大学生和谐教育的新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渠道体系、方法体系、平台体系。构建新体系有利于为大学生和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创业教育与和谐教育的互补和互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涂怡弘  
鉴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后疫情时代不断增大的就业难度等社会背景,基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体内生动力欠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教育辅导模式单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和培养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必须从新的视角改革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模式。通过精准导入市场需求转变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精确引入大数据信息提供个性化规划服务,成立专业管理部门培育"双师型"指导教师,构建数据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与评价模式(DCDSE模式),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链条,助推大学生有效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国雄  于娜娜  
大学是职业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职业的预备期或探索期,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在理性认知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目前国内高校的学业规划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还都处在起步阶段,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胡友波  吴威  
本文对于如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待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战性、实用性、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海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存在教育过程片段化、教育手段单一化、施教人员一元化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个体、高校以及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提出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全覆盖"的"四全"教育模式,通过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专业辅导、网络技术、社会力量和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手段,力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道路上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之光  梅红  
"双创"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仅是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更要从深层次把握和思考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反思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学校教育行为可见,高等教育亟待改变唯分数论的目标导向,明晰以创新精神培养为宗旨的顶层设计;引入跨界与多样化教学资源,扭转刻板规训的教学传统,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转换教育评估视角,鼓励超越资源类指标的评价,以指挥棒激发内源性创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