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3)
2023(15906)
2022(13493)
2021(12688)
2020(10644)
2019(24166)
2018(24050)
2017(45033)
2016(25127)
2015(28328)
2014(28237)
2013(27155)
2012(24629)
2011(21736)
2010(21949)
2009(20141)
2008(19820)
2007(17897)
2006(15524)
2005(13698)
作者
(68992)
(57244)
(57234)
(54194)
(36616)
(27341)
(25840)
(22375)
(21756)
(20781)
(19615)
(19235)
(18206)
(18146)
(17515)
(17365)
(17183)
(17124)
(16377)
(16325)
(14177)
(14125)
(13764)
(13244)
(13178)
(12862)
(12719)
(12637)
(11446)
(11435)
学科
(93530)
经济(93422)
(91834)
管理(84465)
(82935)
企业(82935)
方法(41930)
数学(32527)
数学方法(32147)
业经(30754)
(29858)
(29605)
中国(26186)
技术(22372)
理论(21948)
(21322)
财务(21263)
财务管理(21235)
农业(21095)
企业财务(20112)
地方(18713)
(18324)
(18012)
(17611)
教育(17496)
(16483)
(15759)
贸易(15748)
(15521)
(15264)
机构
大学(344974)
学院(344613)
管理(138906)
(131197)
经济(128222)
理学(119832)
理学院(118554)
管理学(116578)
管理学院(115954)
研究(107629)
中国(80215)
(73530)
科学(66897)
(61666)
(54723)
(52742)
(52495)
业大(50981)
财经(48788)
中心(48498)
研究所(47804)
(47659)
师范(47275)
北京(46406)
(44311)
农业(42811)
(42496)
(39732)
技术(38126)
经济学(37528)
基金
项目(231575)
科学(182940)
研究(176369)
基金(164404)
(140713)
国家(139373)
科学基金(121760)
社会(108592)
社会科(102794)
社会科学(102767)
(94220)
基金项目(87792)
教育(83346)
自然(78288)
(77305)
自然科(76528)
自然科学(76510)
自然科学基金(75152)
编号(73826)
资助(66409)
成果(60472)
(52255)
课题(51819)
重点(51294)
(50377)
(49521)
创新(47856)
项目编号(46274)
大学(45060)
(44278)
期刊
(147964)
经济(147964)
研究(104643)
中国(72756)
教育(56700)
管理(55744)
(50655)
学报(50593)
(49866)
科学(46701)
大学(40342)
学学(36020)
农业(35943)
技术(33317)
业经(27015)
(26381)
金融(26381)
财经(23761)
经济研究(22357)
图书(21045)
(21019)
(20362)
问题(18584)
科技(18478)
技术经济(18291)
现代(16557)
理论(15618)
商业(15479)
财会(15361)
(15171)
共检索到513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佳  张盼文  张海丰  吴云飞  曲荣军  
国家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既有专业人士在“双创”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大学生跃跃欲试的创新创业实践。“双创”可以说是政府在面对中国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的战略口号和具体举措,因此,能否“双创”精神能否从理论、实践实现成果的转化,实现真正地落地,这对每年巨大人口的就业压力、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结合H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其中包括创新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发展、支持等方面。同时,对“双创”精神孕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做了具体的研究,也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成因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琦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课题,而创业带动就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持续开展就是不断深化和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过程。通过分析创业精神的培育意义及内外因的影响因素,寻找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合理路径:打造社会创业氛围强化、学校创业教育改革、家庭观念转化、学生积极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芳  
工匠精神凸显了勇于创新的意识,倡导坚持执着的创业精神,呼唤主动创造的使命感,坚定了创业创新责任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存在内生逻辑关联,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主动传承和协同融通的路径是产教深度融合,构筑"大城工匠"的师生培养模式,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校内校外"双师协同的教学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宽松浓郁的"大创业"校园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艳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包括了勤奋刻苦的思想境界,也包括了细心钻研的创新精神;既有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也有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应具备的精神,在此精神的视角下渗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佳玲  
在“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以及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对“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分析“双创”教育的概念,明确其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创业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基于“双创”发展视角,分析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总结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同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双创”教育的深入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天华  柴丽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既符合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也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高等教育可从国家、高等院校和大学生三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厘清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体系、培育机制和培育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从国家、高等院校和大学生三个层面入手,以及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三个方面,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各方面联动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国盛  夏明华  颜琳  
在对地方院校实验室进行调研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定编定岗、科学考核评价、重视队伍培训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一舟  
"双创"的提出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国家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双创"战略贯彻落实的基础性途径,自然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社会的稳定。但是,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有情况,其成效并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克琴  
目前我国大学正从研究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变,因而创业精神的培养也应该在创新型大学的视角下进行。文章从创新型大学的内涵入手,从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观念、分层分批教育和构建创业精神培养服务体系四个层面探究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磬  
当前,各个高校在创新创业活动上,取得了初步成果,让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呈现出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这一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文章以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艺术类人才的特点,探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录  袁会晴  
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说明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共识,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凸显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导向,更重要的是回应经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东强  周乐婧  余鲲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如今,中国正快速步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全新的视角,从创业偏好和创业环境满意度两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等一系列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样本分为创业观望群、理性创业群和随波逐流群三类群体,从而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合理建议,以引导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创业效果达到最优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秀荣  王欣欣  
创新创业的提出,为高校毕业生减轻就业压力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创业人格教育常常被忽视,因为创业人格弊端造成创业活动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创业教育是创业知识的教育,仅有具有健全的人格的创业者才可以把创业技能充分展现出来,让创业设想变成可能。据此,文章对创业人格涵义、内容与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弊端,最后提出了双创下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葛茂奎   葛茂松   许春蕾   杨阿滨   孟凡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志和创造能力的时代新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对人才缺失、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为专创融合提供从育人主体、过程、方位的指引,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原则与对策,完善运行机制与科学体系,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敢创敢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书睿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如今其发展势头猛进令世界瞩目。无论在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数目上,还是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途径方面,日本高校创业教育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并独具特色。由李志永和徐小洲合著的《日本高校创业教育》一书,对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与发展对策探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