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3)
2023(12162)
2022(9964)
2021(9124)
2020(7510)
2019(16414)
2018(16105)
2017(29724)
2016(15860)
2015(17245)
2014(16470)
2013(15608)
2012(13857)
2011(11861)
2010(12302)
2009(11762)
2008(11521)
2007(10584)
2006(9100)
2005(8325)
作者
(41759)
(35025)
(34868)
(32603)
(22369)
(16574)
(15508)
(13252)
(13078)
(12601)
(11766)
(11580)
(11100)
(10931)
(10759)
(10488)
(10475)
(10361)
(10170)
(9792)
(8590)
(8505)
(8292)
(8074)
(7971)
(7726)
(7719)
(7633)
(7039)
(6805)
学科
(80157)
(75168)
企业(75168)
管理(63540)
(61603)
经济(61521)
业经(27685)
(23935)
方法(23397)
(23122)
技术(20134)
(18481)
财务(18469)
财务管理(18456)
企业财务(17445)
农业(17362)
中国(16866)
理论(15472)
数学(15379)
数学方法(15233)
(13903)
(13773)
(13650)
技术管理(13581)
(12767)
企业经济(12223)
(11860)
经营(11731)
(11060)
贸易(11049)
机构
学院(217868)
大学(206877)
(88778)
管理(88571)
经济(87132)
理学(75613)
理学院(74950)
管理学(73998)
管理学院(73593)
研究(64875)
中国(51353)
(42428)
(42011)
科学(37480)
(34892)
(34683)
财经(32765)
(31271)
业大(29800)
中心(29779)
(29634)
研究所(27895)
农业(27254)
(27173)
北京(26087)
(25986)
商学(25964)
师范(25742)
商学院(25724)
经济学(25496)
基金
项目(141108)
科学(113609)
研究(109705)
基金(100890)
(86716)
国家(85529)
科学基金(75785)
社会(70295)
社会科(66645)
社会科学(66628)
(59708)
基金项目(53217)
教育(50684)
(47268)
自然(47259)
自然科(46244)
自然科学(46230)
自然科学基金(45470)
编号(45189)
资助(38953)
(36795)
(35078)
成果(34789)
创新(33160)
(31597)
重点(31551)
课题(31462)
(29984)
(29307)
国家社会(28617)
期刊
(106422)
经济(106422)
研究(63401)
中国(46899)
管理(40236)
(37007)
(34489)
教育(28937)
科学(27863)
学报(26804)
农业(24283)
技术(23497)
业经(21682)
大学(21573)
学学(20471)
(18536)
金融(18536)
经济研究(16595)
财经(16361)
(15773)
(14332)
技术经济(13188)
问题(12704)
科技(12377)
财会(12042)
现代(11661)
商业(11598)
世界(10925)
职业(10668)
(10470)
共检索到33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俊青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的国家战略,"双创"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为了破解国家"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找到适应当前发展阶段适宜现状的战略路径,为推动"双创"战略制定匹配的政策提供依据,本期专家从产学合作助推大学生"双创"升级、"双创"战略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培育、虚拟孵化器平台建设、企业孵化生态体系构建以及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方国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日益加剧,仅仅强调创新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超越对创新的盲目崇拜,关注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作者论证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讨论了企业如何具体培育企业家精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标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既存在于市场中,也存在于企业内部。针对转型时期的民营企业如何保持和强化企业家精神,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本文在分析企业家精神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毛文浩  
近年来浙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浙江的企业家精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浙江企业家因受浙江独特的文化熏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作为浙江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对浙江经济发展起到深远的作用。为推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与制度角度探究浙江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进一步的培育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维安  王辉  
企业家创新精神不足是当前中国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在文化背景和经济体制原因之外,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不足的微观根源。为了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从公司治理制度层面入手,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以及相应的科学决策机制,最大化企业家的创新效用,从而诱导其创新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礼文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素质的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及其原因,提出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爱权  林战平  
企业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家精神是制约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稀缺的要素之一。因此,准确理解、把握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探讨企业家精神产生的条件,在中国培育企业家精神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佳  张盼文  张海丰  吴云飞  曲荣军  
国家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既有专业人士在“双创”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大学生跃跃欲试的创新创业实践。“双创”可以说是政府在面对中国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的战略口号和具体举措,因此,能否“双创”精神能否从理论、实践实现成果的转化,实现真正地落地,这对每年巨大人口的就业压力、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结合H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其中包括创新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发展、支持等方面。同时,对“双创”精神孕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做了具体的研究,也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成因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昱淇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造成了巨大冲击,深刻影响了我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疫情激发了我国企业家的责任精神、爱国精神等企业家精神,考验着企业家的精神意志。文章根据疫情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企业家精神提振的因素,提出了提振企业家精神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兴民  黄志斌  
文章首先证实了创业企业家接受创业精神和心理素质培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然后分析了创业企业家心理培育可以使用的各种训练方法,期望藉由心理培育和训练,能在创业教育训练的设计与执行上提高其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海水  徐莉  
新时代赋予了企业家精神新的内涵。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实体机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以及企业家自身素质等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产生影响。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应从坚持党的领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家素质、积极支持企业家走出去等多方面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