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1)
2023(8204)
2022(6591)
2021(6327)
2020(5123)
2019(11669)
2018(11754)
2017(21447)
2016(11603)
2015(13073)
2014(12370)
2013(11376)
2012(10133)
2011(9028)
2010(9493)
2009(8404)
2008(8107)
2007(7312)
2006(6254)
2005(5435)
作者
(29830)
(24867)
(24816)
(23523)
(15921)
(11917)
(11060)
(9599)
(9361)
(8964)
(8527)
(8328)
(8007)
(7860)
(7677)
(7474)
(7401)
(7271)
(7263)
(7077)
(6164)
(6040)
(6019)
(5748)
(5682)
(5620)
(5577)
(5504)
(4996)
(4964)
学科
(39904)
经济(39872)
管理(36617)
(35317)
(31630)
企业(31630)
方法(19919)
数学(17511)
数学方法(16970)
技术(15992)
中国(12475)
技术管理(11778)
理论(11521)
(10570)
业经(10134)
教学(9369)
教育(8176)
(8163)
(7323)
(7026)
农业(6894)
地方(6882)
(6793)
(6764)
银行(6750)
(6482)
学法(6258)
教学法(6258)
(6146)
金融(6145)
机构
学院(149939)
大学(146915)
管理(60815)
(55860)
经济(54516)
理学(52598)
理学院(52084)
管理学(50813)
管理学院(50538)
研究(45011)
中国(33752)
(30572)
科学(27130)
(24583)
(23767)
中心(21326)
(20958)
业大(20678)
技术(20652)
(20522)
师范(20323)
(19691)
北京(19364)
财经(19287)
(19235)
研究所(19018)
(17519)
职业(17042)
(16986)
经济学(16213)
基金
项目(102672)
科学(81970)
研究(78982)
基金(71370)
(61361)
国家(60813)
科学基金(53871)
社会(48146)
社会科(45662)
社会科学(45651)
(44073)
教育(40218)
基金项目(36996)
(36036)
自然(34433)
自然科(33788)
自然科学(33782)
编号(33201)
自然科学基金(33176)
资助(29066)
(27945)
成果(26248)
创新(24968)
课题(24754)
重点(23534)
(21752)
(21669)
项目编号(20523)
(20476)
规划(20122)
期刊
(59879)
经济(59879)
研究(42829)
中国(37692)
教育(31206)
管理(26975)
技术(20297)
科学(19402)
学报(19354)
(19018)
(17974)
大学(15875)
学学(14440)
农业(12557)
(12050)
金融(12050)
职业(11016)
业经(10613)
科技(10312)
经济研究(9776)
(9316)
技术经济(9068)
财经(9049)
统计(8638)
(8398)
论坛(8398)
图书(8225)
(7996)
(7844)
决策(7179)
共检索到224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明  
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玉  
我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交往已经从经济、政治层面扩展到教育层面。实现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实践战略已成为我国与西方国家达成深化交流合作的突破口。而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则是这个实践战略的关键点。本文在合理界定国际人才涵义的前提下,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针对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实践和研究,力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国际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友德  
强化商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于提高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维需求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国内外对商科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对于我国商科类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作为办学百余年、集内外贸于一体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鹏飞  李向阳  
随着IT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社会对IT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IT"双创型"人才,成为IT类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大学生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培养高职IT"双创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双创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小勇  武春岭  唐继勇  何欢  吴焱岷  贺彬恢  张湛  鲁先志  何倩  杨秀杰  
针对信息安全行业"政治强、道德高、技术硬"的人才需求,联合百家企业,10年探索实践,建立资源整合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双平台"校企合作机制,开发职业素质核心和职业技能核心"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营造校内学习情境和校外职业情境"双情境"教学实施环境,首创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取得9项国家级和17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在校内19个专业应用,全国150所院校推广,得到学生、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不仅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而且在全国高职教育中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水平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在评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优秀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新蓉  顾飞  
文章在阐述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目标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改革探索的实践,提出了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实践路径和创新特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盛晓娟  李立威  
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围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创融合方面系统化设计了"六阶段+四维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载体;探索了"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专创融合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基于"社会服务—教学条件资源过程—师资"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最后,提出了打造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全根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广平  
我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依据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一年一个"生长季"的特点和学生就业岗位工作的需求,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使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彻底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构建形成与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双季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志鹤  
结合大连大学近几年的办学实践,探索创新秘书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提出“二文三动”的培养方向及“3+1”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选芒  赵居礼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营造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