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0)
- 2023(19897)
- 2022(16707)
- 2021(15525)
- 2020(13043)
- 2019(29775)
- 2018(29441)
- 2017(56317)
- 2016(30550)
- 2015(34369)
- 2014(34253)
- 2013(33307)
- 2012(30125)
- 2011(26979)
- 2010(27431)
- 2009(26096)
- 2008(25044)
- 2007(22445)
- 2006(19871)
- 2005(17956)
- 学科
- 济(118295)
- 经济(118081)
- 管理(102339)
- 业(101312)
- 企(95249)
- 企业(95249)
- 方法(54044)
- 数学(43892)
- 数学方法(43114)
- 财(38624)
- 中国(34913)
- 业经(33557)
- 制(29892)
- 农(29880)
- 融(29601)
- 金融(29592)
- 银(28706)
- 银行(28658)
- 行(27526)
- 务(26945)
- 财务(26840)
- 财务管理(26795)
- 企业财务(25440)
- 理论(25181)
- 学(23873)
- 地方(22727)
- 技术(21465)
- 和(21405)
- 体(21091)
- 贸(20578)
- 机构
- 学院(428975)
- 大学(426851)
- 管理(169244)
- 济(167071)
- 经济(163212)
- 理学(145184)
- 理学院(143627)
- 管理学(140838)
- 管理学院(140060)
- 研究(137263)
- 中国(110063)
- 京(90675)
- 科学(83735)
- 财(83704)
- 所(68221)
- 财经(65622)
- 农(65014)
- 江(65008)
- 中心(64287)
- 研究所(61565)
- 业大(61297)
- 经(59318)
- 北京(57059)
- 范(54514)
- 师范(53958)
- 州(52604)
- 农业(50815)
- 经济学(50321)
- 院(50283)
- 财经大学(48676)
- 基金
- 项目(285514)
- 科学(224840)
- 研究(210560)
- 基金(206260)
- 家(178689)
- 国家(177127)
- 科学基金(153443)
- 社会(132013)
- 社会科(125080)
- 社会科学(125048)
- 省(113014)
- 基金项目(108009)
- 自然(99603)
- 教育(98107)
- 自然科(97329)
- 自然科学(97304)
- 自然科学基金(95531)
- 划(94167)
- 编号(86782)
- 资助(85792)
- 成果(71018)
- 重点(63660)
- 部(62224)
- 创(60400)
- 课题(60383)
- 发(59657)
- 创新(56234)
- 项目编号(54552)
- 科研(54357)
- 制(54283)
- 期刊
- 济(187989)
- 经济(187989)
- 研究(126305)
- 中国(87591)
- 财(68463)
- 管理(68163)
- 学报(65271)
- 科学(59902)
- 农(58813)
- 教育(50883)
- 大学(50231)
- 融(48355)
- 金融(48355)
- 学学(47379)
- 技术(39923)
- 农业(39523)
- 财经(32654)
- 业经(31388)
- 经济研究(29556)
- 经(27968)
- 问题(23165)
- 业(21642)
- 技术经济(21164)
- 理论(20413)
- 图书(20168)
- 统计(19838)
- 财会(19827)
- 版(19812)
- 科技(19687)
- 现代(19526)
共检索到644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校企双主体深度融合的概念,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的形式及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机制 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陈红
随着高职院校"双主体"办学的逐步深化,校企文化融合呈现出新的趋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职院校必须遵循校企文化融合的一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优势互补、持续创新、系统推进的原则,通过特色化、情境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路径,实现"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双主体 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 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昌金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加之双方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参与合作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或是"校企合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教产一体,协同办学"为突破口,主动实践,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一、工学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专业实体制职教新模式。一、校企合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一"旨在通过学院与企业全面合作,双向参与专业设置、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共同建立教育领导机构,联合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使教学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清东 苏兆河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运行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燕宁 郝书池 唐幸芳 林媚珍
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校,按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建设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包含主体参与机制、法律法规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评价机制等在内的保障机制是公共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公共实训 建设模式 运行机制 保障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豪
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其变革模式、路径及保障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数字技术赋能以及绿色低碳技术探索与利用两个维度,总结出低碳产品优化型、低碳流程变革型、数据资源主导型和数字生态导向型等双碳目标下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数字技术赋能和绿色低碳创新协同发展、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的能源行业碳减排、探索绿色低碳创新的文旅产业转型方式、建立涵盖目标企业上下游的绿色制造供应链体系等四条变革路径。建议国有企业要探索以“数字人”为主体的双碳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适应新管理情境的数字化动态能力,构建以数据中台为支撑的数字化组织结构,建设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绿色数字化生态系统,以切实保障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顺利实施。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在当前我国双碳目标下如何有效开展数字化战略变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贾晓青 马晓君 赵红颖
从战略规划政策导向、技术标准实现支撑、资源集成储备、管理协调激励以及风险安全控制等5个方面深入探析当前由文化机构主导的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构建与发展的保障机制,并以风险安全控制机制为核心,解析组织风险、战略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以及资源集成中知识产权风险作为牵引轴制约所引发的五大保障机制互动机理。
关键词:
图书档案 数字化融合 战略规划 风险安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增红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及培训,共同研发课题,并实现校企文化共融。学校只有坚持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有效推进校企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层合作与融合,才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向参与 深度融合 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秀艺 马骏
本文通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招商局物流集团共建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的背景介绍,分析总结了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如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满足校企双方深层次需求。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新 联合办学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沈云慈
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培养理念与机制滞后、创业实践环节难以真正落实、高素质师资不足、创业教材和课程欠缺等问题。校企深度融合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注重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借鉴国外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索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校企深度融合 创业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肖丽 耿黎 陈珂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未来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式。基于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现状,分析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五组模式。以课外、长期、精英组队、全产业链、委托或自我创业模式为主,结合双创教育实践,深入分析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所涉及到的六个主体的定位与职能,并将双创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对应专业教育的三个模块分析长期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度融合要做到各专业有机结合,尊重大学生成长阶段性,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真正结合起来,并加大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修良 沈言锦 张坤
复合型、创新型及具有环保意识、国际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必须要对传统的订单模式加以提升、优化,拓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绍琼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列举了世界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典型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进而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保障机制 高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慧 薛伟业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目前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企业文化如何与校园文化融合、职场文化如何与大学文化融合已成为困扰学生步入未来职场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现代学徒制为视角,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制度保障与机制运行、文化差异与价值认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目的是在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场发展能力。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校企文化 融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苏敬
文章研究了双碳目标下国有电力企业财务数字化的模式、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发现,模式包括电力企业碳配额成本数字化、低碳产品成本数字化、企业创新数字化、生态系统数字化等四种,并提出建立碳配额成本数字化、碳配额成本管理数字化、超额碳配额成本数字化、碳交易成本数字化等四个路径。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管理层管理碳成本的理念、明晰数字化财务管理岗位职能、加强数字化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持续推动电力企业碳交易等保障机制,以期为国有电力企业财务数字化实现提供思路。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国有电力企业 财务数字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