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1)
- 2023(15779)
- 2022(13133)
- 2021(12073)
- 2020(10343)
- 2019(23892)
- 2018(23762)
- 2017(45154)
- 2016(24521)
- 2015(27518)
- 2014(27576)
- 2013(27084)
- 2012(24879)
- 2011(22241)
- 2010(22986)
- 2009(21500)
- 2008(21716)
- 2007(20320)
- 2006(17615)
- 2005(16042)
- 学科
- 济(103917)
- 经济(103803)
- 业(93484)
- 企(83203)
- 企业(83203)
- 管理(83047)
- 方法(47976)
- 数学(38696)
- 数学方法(37991)
- 农(32354)
- 业经(30916)
- 财(30685)
- 中国(26177)
- 技术(22612)
- 农业(22312)
- 务(22158)
- 理论(22118)
- 财务(22099)
- 财务管理(22056)
- 企业财务(20822)
- 制(20450)
- 贸(18576)
- 贸易(18561)
- 地方(18516)
- 和(18380)
- 学(17983)
- 易(17981)
- 策(16627)
- 划(16621)
- 银(15065)
- 机构
- 学院(353754)
- 大学(348043)
- 济(142377)
- 管理(139615)
- 经济(139275)
- 理学(118847)
- 理学院(117620)
- 管理学(115375)
- 管理学院(114715)
- 研究(111567)
- 中国(87705)
- 京(74322)
- 科学(68132)
- 财(66826)
- 农(59529)
- 江(57030)
- 所(56784)
- 财经(52241)
- 中心(52080)
- 业大(51645)
- 研究所(50880)
- 北京(47110)
- 经(47107)
- 农业(46638)
- 州(45276)
- 范(44575)
- 师范(44153)
- 经济学(42111)
- 院(40498)
- 技术(40149)
- 基金
- 项目(224947)
- 科学(177146)
- 研究(167425)
- 基金(160236)
- 家(138227)
- 国家(136992)
- 科学基金(118956)
- 社会(103616)
- 社会科(98171)
- 社会科学(98144)
- 省(91905)
- 基金项目(83950)
- 教育(78992)
- 自然(77078)
- 自然科(75358)
- 自然科学(75336)
- 划(75152)
- 自然科学基金(74009)
- 编号(69763)
- 资助(66189)
- 成果(55916)
- 创(51435)
- 重点(50642)
- 部(48772)
- 发(48702)
- 课题(48685)
- 创新(47195)
- 业(44760)
- 科研(42784)
- 项目编号(42719)
- 期刊
- 济(165145)
- 经济(165145)
- 研究(102563)
- 中国(74941)
- 管理(57194)
- 财(56809)
- 农(55317)
- 学报(50995)
- 科学(47975)
- 教育(44832)
- 大学(39432)
- 技术(37617)
- 农业(37557)
- 学学(36568)
- 融(30945)
- 金融(30945)
- 业经(29441)
- 财经(26039)
- 经济研究(25398)
- 业(23411)
- 经(22480)
- 技术经济(21202)
- 问题(20837)
- 统计(18564)
- 策(17917)
- 图书(17453)
- 科技(17409)
- 商业(17372)
- 财会(17268)
- 贸(16826)
共检索到540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详
文章分析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构建创新人才思政教育工程、完善生源选拔机制、拓展毕业生多元化发展途径、探索多层次及梯度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五个方面。
关键词:
矿业工程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双一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魏萱 介邓飞 叶大鹏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是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地方农林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制定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目前此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及培养质量评价等主要问题提出当前形势下培养模式改善途径,旨在为地方和区域培养优秀农业工程领域专业人才以及促进福建省农业工程学科长足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全国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凯 胡赤弟
"双一流"建设高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基于学科—专业—产业链视角和相关理论,构建高校的组织因素、学科—专业协同机制、产学合作情境与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科—专业协同机制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产学合作研究强度对学科—专业协同机制与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的影响有显著的倒U型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志卫
高校要培养出优秀的工科实用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分类投入、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科学为先、科普为基、科研为主的文化模式,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孕育、统筹规划的实践模式等,以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关键词:
工科 实用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华尔天 计伟荣 吴向明
加入《华盛顿协议》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认证标准的构建,实现了我国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在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之间的互认。浙江工业大学将《华盛顿协议》所倡导的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为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华盛顿协议 工程教育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兰菊 曹晔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我国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的改变使一些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机器人代替人后,使高职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文章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了适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岗位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相芬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高职教育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此满足国际市场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航 张琤 李卫国 赵慧
太原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泛在化"的非正式学习驱动教育流程再造,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云顶书院的教育理念、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及育人成效等,为地方高校开展书院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春勇 杨杰
以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四化四导"构建团队"浸润"培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科研项目为创新驱动源,采取团队多层次自我管理和协同学习方法,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探索意识浸润和思维浸润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团队"浸润"模式可有效提升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桢
"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已经举办了五届,我参加过两届,都是作为中学校长在峰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五届峰会聚焦的主题是"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那么,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大学和中学衔接什么?在此,我着重论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的困惑,二是我们的创新实践。困惑在哪?今天的衔接有两个突出的背景,一是高考改革,二是走班带来的管理方式变革。我在东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柯昌平 王瑞红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基于“应用特色+服务地方”提出“卓越工程+红色工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数理统计类+职业技能”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进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建立“1+X”试点考核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贵成 卢章平 刘会霞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重任。江苏大学是以工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来,学校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进一步明晰了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新思路和新理念为指导,深入探索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红彤 唐启焕
广西河池市是"老、少、边、山、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乡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乡土资源在地方艺术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河池市职业教育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强艺术实践训练等途径,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专门艺术人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乡土资源 民族文化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
拟以上海为视角,通过对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内涵的界定及基于上海区域特点的需求解读,关注到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两种可行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期望能够给予职业教育改革以启示,以期待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实践的可能。
关键词:
技能型 创新人才培养 可行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辉 刘传玺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文章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外交流、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