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1)
2023(13971)
2022(12085)
2021(11402)
2020(9345)
2019(21604)
2018(21697)
2017(40994)
2016(22290)
2015(24913)
2014(24474)
2013(24032)
2012(21788)
2011(19418)
2010(19482)
2009(17828)
2008(16979)
2007(14813)
2006(12955)
2005(10973)
作者
(61682)
(50918)
(50681)
(48156)
(32395)
(24403)
(23138)
(20012)
(19433)
(18363)
(17478)
(16993)
(16001)
(15963)
(15718)
(15512)
(15219)
(15031)
(14619)
(14455)
(12597)
(12496)
(12302)
(11663)
(11458)
(11360)
(11355)
(11281)
(10221)
(10008)
学科
(83218)
经济(83128)
管理(60463)
(54463)
(45262)
企业(45262)
方法(36027)
数学(30568)
数学方法(30142)
(23868)
中国(23232)
地方(20562)
(19737)
业经(19371)
(18690)
理论(16277)
农业(15933)
(15043)
贸易(15029)
(14527)
(14229)
(14138)
环境(13574)
教育(13361)
技术(12595)
(12124)
财务(12044)
财务管理(12025)
(11728)
银行(11694)
机构
学院(297254)
大学(296616)
管理(116764)
(109899)
经济(107200)
理学(100816)
理学院(99662)
研究(98816)
管理学(97696)
管理学院(97176)
中国(72830)
(64220)
科学(62980)
(50080)
(48966)
(46330)
中心(45321)
研究所(44608)
业大(44462)
(44001)
(42376)
师范(41998)
北京(40700)
财经(39741)
(36766)
(36725)
(36058)
农业(35973)
技术(34352)
师范大学(33771)
基金
项目(207162)
科学(161533)
研究(155415)
基金(146689)
(127391)
国家(126289)
科学基金(108150)
社会(94120)
社会科(88847)
社会科学(88823)
(82060)
基金项目(78188)
教育(72703)
自然(70264)
(68994)
自然科(68564)
自然科学(68548)
自然科学基金(67237)
编号(66027)
资助(59683)
成果(53871)
重点(46564)
课题(45759)
(44557)
(44321)
(43102)
项目编号(40490)
创新(40028)
科研(39258)
大学(38957)
期刊
(123654)
经济(123654)
研究(87683)
中国(61084)
学报(46867)
教育(43991)
管理(43144)
(42882)
科学(42869)
(37216)
大学(35538)
学学(32658)
农业(30237)
技术(28543)
(23164)
金融(23164)
业经(21577)
图书(20550)
经济研究(19562)
财经(18114)
(15649)
问题(15476)
(15389)
科技(14829)
理论(14414)
书馆(14091)
图书馆(14091)
(13818)
实践(13488)
(13488)
共检索到439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蒋小荣  杨永春  冉新民  
野外观测研究站(网)为地理学、生态学等实践性较强学科发展提供野外实验和研究平台,是兰州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兰州大学祁连山地区野外观测研究站(网)建设的目标、定位、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旨在使该监测网络能更好地服务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并助力兰州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颖  赵萌萌  王旋  
本文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为数据源,检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关研究文献,对所得文献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对于这一课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图书馆顶层规划研究较少;资源建设经验性研究比较多,缺少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手段;对于改革和创新缺少系统化评估的研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海峰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一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是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双一流"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管理体制机制、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以期为推动"双一流"工程良好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丽萍  敖天其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双一流"建设、"双创"人才培养对实验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川大学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根据学校学科特点,结合"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凝练出教学实验室建设新思路,并探讨创新实验室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取得阶段性进展和预期成效,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及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实验条件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春光  李强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也为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教育同样需要"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高职专业"。文章通过解读"一流高职院校"的内涵,反思发展现状与不足,探析高职院校发展路径,旨在为"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洪永欣  张新  郜丽静  李锦  
中西亚地区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和保障,但存在建站标准不统一、观测要素不全面等问题。该文从目标与定位、空间布局、监测内容、规划思路与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探讨了中西亚地区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建设思路,提出了该区域水文、大气、土壤、植被等核心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为构建中西亚地区野外观测网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我国和中西亚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数据保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宏敏  熊文  陈伟  鲁非  
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通过作为学科基础的学科平台的建设以推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分析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学科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技术人员积极性为关键,"虚""实"结合、"软""硬"互融的一流学科平台建设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琪帅  李朝  任晓霞  
实验动物中心是高校理工学科发展的重要科研服务支撑平台,新型实验动物中心是指集硬件高标准配置、软件集约化管理为一体的,符合国内外规范化标准要求的实验动物中心。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双一流”高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建设实例,分别从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以及信息化系统、人才团队、技术平台及制度管理建设等软件建设方面,探讨新型实验动物中心的建设管理经验,为高校动物实验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石光普  石圆圆  郭玉珍  陈少勇  林纾  郭俊庭  
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个气象观测站近41年秋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选用同期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为8%~26%,呈西少东多的空间分布。②近41年来,祁连山区秋季增温1.2℃,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为0.29℃/10a,8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增温的突变。③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出现频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近41年来减少约11%,倾向率为-2.7%/10a,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与同期祁连山区显著增温相对应,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更为明显,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温呈明显的反相变化趋势。④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祁连山区的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减少的幅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当祁连山区秋季平均气温在升高1℃时,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2%~10%,祁连山西段、中段减少2%~4%,祁连山东段减少4%~10%。⑤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偏多与偏少年在欧亚500 hPa环流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层状云偏多年,极涡向亚洲北部伸展,东亚大槽较偏弱,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脊前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沿偏西北路径向中国西北地区输送,中亚地区到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发展东移,同时南支槽加强,来自阿拉伯海、南海、东海的暖湿气流向内陆地区的输送明显加强,与进入高原北部的冷空气交绥,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增多;层状云偏少年,中亚-中国西北地区暖性高压异常加强,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亚洲大陆至西太平洋冬季风特征明显,偏北风加强,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向西北内陆地区的输送,冷暖气流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减少。⑥印度洋沿孟加拉湾的向北的水汽输送,副热带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在南海和中南半岛附近转为向北的水汽输送,地中海、里海的西风带纬向水汽输送是3支影响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多寡的水汽输送通道,进而对祁连山区秋季降水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辉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捉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实践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仍有提升空间,主要是惠及范围有限、运行模式简单、资源配置不均衡,师生主体地位不强,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以"一流"标准和更全面的视角看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加快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间的沟通对话机制,搭建高校间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平台,突破"两线分立"思维,协同推进师生国际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路  王艳艳  
"双一流"建设将导致中国高校格局调整并促进高校分类发展。本文在综合分析高校分类发展理论依据,分类标准和类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双一流"评价模型,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双一流"入选高校的分类发展目标与策略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志伟  
校友资源之于大学发展尤其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讨论并重视校友资源之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价值作用十分必要。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特征及校友资源优质性的基础上,从校友智力资源能够满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水平人才资源需求、校友财力资源能够补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物质资源高消耗及校友文化资源有助于世界一流大学卓著声誉的形成等方面,论证了校友资源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校友资源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国大学应该理性认识校友资源之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培育构建校友-母校共同体,加强校友资源利用的专业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树军  
"双一流"建设战略为高校教师流动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高校、学科和教师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序流动则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学科结构失衡、区域教育不公以及教育生态恶化等问题。本文从主体、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剖析了高校教师无序流动问题,指出应从科学统筹教师薪酬待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环境、重视人才的"外引"与"内培"、完善人才流动法规等五个方面来规范高校教师流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鹏飞  吴俊  卞清  邹冬云  
"双一流"建设需要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化或边缘化的地位。南京大学从2015年开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以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满足需求,对课程体系加以提升和完善,形成了"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初步构建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燕   杜碧威   孙雅静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高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六个主要矛盾,然后以化解财务管理中的矛盾、切实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四项基本能力”和实施高校财务管理“两项基础工程”的意见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