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84)
- 2023(22628)
- 2022(19243)
- 2021(18058)
- 2020(15048)
- 2019(34898)
- 2018(34461)
- 2017(65605)
- 2016(36006)
- 2015(40758)
- 2014(40865)
- 2013(39902)
- 2012(37016)
- 2011(33606)
- 2010(34019)
- 2009(31408)
- 2008(31386)
- 2007(28404)
- 2006(25045)
- 2005(22538)
- 学科
- 济(145222)
- 经济(145041)
- 管理(105563)
- 业(99586)
- 企(82432)
- 企业(82432)
- 方法(61956)
- 数学(53096)
- 数学方法(52336)
- 中国(41670)
- 农(41247)
- 财(39333)
- 业经(33727)
- 地方(33017)
- 制(31333)
- 学(31106)
- 农业(27441)
- 贸(26490)
- 贸易(26471)
- 易(25638)
- 理论(24691)
- 银(24195)
- 银行(24131)
- 务(23929)
- 财务(23827)
- 财务管理(23767)
- 行(23057)
- 融(22977)
- 金融(22970)
- 和(22894)
- 机构
- 大学(513346)
- 学院(511255)
- 济(201391)
- 经济(196722)
- 管理(194908)
- 研究(174519)
- 理学(166876)
- 理学院(164938)
- 管理学(161730)
- 管理学院(160806)
- 中国(131684)
- 京(110395)
- 科学(108077)
- 财(97092)
- 所(88881)
- 农(85696)
- 研究所(80303)
- 中心(79448)
- 江(78738)
- 业大(76066)
- 财经(75612)
- 范(70285)
- 北京(70278)
- 师范(69588)
- 经(68402)
- 农业(66759)
- 院(63508)
- 州(63467)
- 经济学(60064)
- 财经大学(55813)
- 基金
- 项目(338169)
- 科学(264229)
- 研究(248785)
- 基金(241769)
- 家(210526)
- 国家(208699)
- 科学基金(178059)
- 社会(154460)
- 社会科(146178)
- 社会科学(146138)
- 省(133546)
- 基金项目(127159)
- 教育(116376)
- 自然(114959)
- 自然科(112194)
- 自然科学(112163)
- 划(112061)
- 自然科学基金(110105)
- 编号(103163)
- 资助(99887)
- 成果(85996)
- 重点(76366)
- 部(74066)
- 发(73687)
- 课题(72634)
- 创(69650)
- 创新(64920)
- 科研(64187)
- 教育部(63378)
- 项目编号(63237)
- 期刊
- 济(229506)
- 经济(229506)
- 研究(153169)
- 中国(108263)
- 学报(82384)
- 农(78955)
- 财(76539)
- 科学(74450)
- 管理(73797)
- 教育(66188)
- 大学(62922)
- 学学(58397)
- 农业(53577)
- 融(47447)
- 金融(47447)
- 技术(46243)
- 业经(38246)
- 财经(37157)
- 经济研究(35859)
- 经(31789)
- 问题(29794)
- 图书(28958)
- 业(28240)
- 版(25232)
- 技术经济(24503)
- 理论(23689)
- 科技(23596)
- 贸(23386)
- 统计(22813)
- 商业(22563)
共检索到776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德鑫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范式,从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对比的角度,着重探究地方高校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面临的发展困境。研究发现,在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学术逻辑的相互交织、彼此影响下,与中央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应该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作为,准确把握合理定位发展目标、精准打造特色学科、人才培养突出应用以及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的办学思路。进一步,面对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应着重通过以学科特色带动发展、以服务地方引领发展、以优质师资助力发展、以开放办学优化发展,切实提高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敬伟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受到政府、市场、院校和教师等多重制度逻辑综合作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各参与主体受到各自所遵循的制度逻辑所约束。不同的制度逻辑间的冲突导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陷入了困境。转型中的各行为主体需要统筹协调、相互协作才能帮助地方高校转型走出困境。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 多重制度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逸仙
培养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但当前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发展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受三种制度逻辑的影响:以权力冲突为核心的国家逻辑、以产权和效益为核心的市场逻辑、以学科和科层为核心的高校逻辑。这三种逻辑与"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存在矛盾,导致"产教融合"面临制度困境。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国家逻辑 市场逻辑 高校逻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凤英 张岩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与运行嵌入多元化制度场域中,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不同逻辑相互交织与作用下,产生了国家制度供需失衡与制度运行低效、地方政府在政绩追求下的“选择性执行”和尝试探索下的“多样形态”、学习者在发展逻辑与学历至上逻辑下对学分银行的低认可度等困境。在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下,加强国家制度设计、强化地方政策执行、精准配套支持跟进、提升学分的效用度能够有效化解学分银行建设困境,从而发挥学分银行制度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娄文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农民工的住房制度嵌入于多元化制度场域中,其背后隐含着国家逻辑、政府逻辑、市场逻辑和生存逻辑,并且这四种逻辑相互交织和互动,最终导致农民工面临着住房制度化困境。因此,需要加强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并构建新的制度逻辑,达成农民工住房的多重制度逻辑间的动态平衡。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春奎
新型举国体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受到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三种制度逻辑的作用。新时代建设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应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逐步完善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向包容性创新体系转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向可持续创新体系转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向全球化转型;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不断推动科技向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炼 段德罡 东云龙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需“精明收缩”,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乡村精明收缩有着最本质的联系,然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与乡村振兴目标不匹配,难以顺应乡村收缩的趋势。文章以“精明收缩”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从价值研判、组织方式、行为逻辑、目标导向4个维度解析乡村产业发展的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乡村精明收缩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提出匹配乡村收缩趋势的产业发展方向转型、构建契合收缩治理的体系化产业调适机制、转变从数字游戏到“村民主体性”产业的行动取向、达成公平与效率兼顾共识逻辑的耦合乡村收缩目标的产业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及收缩治理的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斌
校企合作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而又难以突破的话题,在当前校企合作治理公共理性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国家、地方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形成了各自的行为逻辑,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校企合作治理陷入层层困境。面对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关系网,建立明晰的校企合作产权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执行中的"委托-代理"制度和实现"多中心"治理应成为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多重制度逻辑 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国栋 林长崟
围绕"公共科技服务网络治理模式"的核心问题,本文引入多重制度逻辑及竞争性互动的视角,通过对北京平台、上海平台、江苏平台和浙江平台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公共科技服务的网络治理模式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不同主体对公共科技服务的价值目标及实现价值目标的实践认识存在显著差异,认识差异源于公益逻辑、市场逻辑和职业逻辑。多重制度逻辑之间的竞争性互动体现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核心目标、管辖权重叠、治理机制协同3个方面,本文识别了地方政府强制融合、模块分化、中介耦合和组织锚定4种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选择源于政府偏好和资源身份两个情境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冯洋 王姿惠
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事关数据价值的实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此项改革优势明显,发展形势总体向好,各地涌现出一批可资借鉴的典型模式。对其进行考察,可以提炼出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有益经验。当前,实践中还存在数据确权、供需撮合、市场建设、数据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由此,我国应当建立起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础制度,即产权结构性分置的权利制度、数商类型丰富且服务齐全的主体制度、规范高效且互联互通的市场制度、多元共治且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候芸子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稳就业"方针最为重要的支持工作,突出包容性发展并强调产教融合在其中的作用。但是,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受教育者的制度逻辑存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在探析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双核心网络"模式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受教育者的制度逻辑冲突进行阐述,并指出应从提炼中心逻辑、增强逻辑相容性和加强地方政府协调作用等路径化解多重制度逻辑冲突。
关键词:
包容性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多重制度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锋正 苗彦恺
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受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影响,也反向影响或助推多重制度逻辑的演进。在这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我国高校绩效管理表现出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与战略定位脱节、业务考核与反馈管控脱节、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脱节等问题。通过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绩效管理的外源性模式与内生性模式的分析,提出化"绩效至上"为"绩效导向"、化"短期效应"为"战略驱动"、化单纯的"制度刚性"或单纯的"文化柔性"为"刚柔相济"等策略选择。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高校 绩效管理 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倩 林克松 朱德全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减负"政策的实施身处于国家逻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逻辑和中小学校逻辑的共同治理之中,多元行动主体和多重制度逻辑的错乱交互导致了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困境。以"复杂性"思维驾驭"减负"问题、坚持多元行动主体的实践跟进,呼吁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回应,应是未来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可行之道。
关键词:
课业负担 “减负”政策 多重制度逻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晨 李阳杰
随着全社会退休政策改革的推进,高校原已实施的延迟退休制度面临调整。基于国家层面与“双一流”高校共78份退休管理文件,结合26名“双一流”高校年长教师的深入访谈,采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研判当前“双一流”高校实施延迟退休制度的潜在风险。一是制度规定的退休年龄节点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二是教师延迟退休管理中刚性规则泛化,且呈现科研一元性的价值取向,导致高校年长教师学术劳动的“异化”;三是教师在延迟退休期的职责被固化,无法适应教师对年龄角色的期待。上述发现揭示了高校教师延迟退休制度潜在风险背后,生产性老龄观与积极老龄观的博弈。为此提出三方面的治理路径:丰富延迟退休制度的“年龄集合”、拓展高校年长教师的“权利象限”、重塑高校年长教师的“人物画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晓芳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对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必须建设适合一流学科生成与发展的大学制度,就必须将"学科建设"的宏观政策话语转换成为"学科治理"的微观实践逻辑。学科治理是以一种"嵌入"的方式内生于大学治理体系中的,这一视角从学科生态系统的创建、学科结构的优化与协调发展、学科建制与学院治理关系的理顺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治理体系提出挑战。
关键词:
学科治理 嵌入性 一流学科 大学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