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3)
- 2023(12157)
- 2022(10609)
- 2021(10085)
- 2020(8545)
- 2019(19915)
- 2018(19941)
- 2017(37765)
- 2016(20820)
- 2015(23753)
- 2014(23684)
- 2013(23099)
- 2012(21037)
- 2011(18993)
- 2010(19031)
- 2009(17284)
- 2008(16685)
- 2007(14820)
- 2006(12977)
- 2005(11097)
- 学科
- 济(76466)
- 经济(76385)
- 管理(56734)
- 业(49846)
- 企(42320)
- 企业(42320)
- 方法(34868)
- 数学(29259)
- 数学方法(28861)
- 中国(21655)
- 农(19860)
- 财(17860)
- 学(17477)
- 业经(17411)
- 地方(16856)
- 理论(15854)
- 贸(15087)
- 贸易(15079)
- 易(14668)
- 教育(14310)
- 制(13950)
- 和(13826)
- 农业(12998)
- 技术(12192)
- 环境(11931)
- 融(11882)
- 金融(11880)
- 银(11229)
- 银行(11191)
- 务(10857)
- 机构
- 大学(286990)
- 学院(280784)
- 管理(111694)
- 济(104665)
- 经济(101945)
- 理学(96337)
- 理学院(95255)
- 管理学(93399)
- 研究(93238)
- 管理学院(92898)
- 中国(67732)
- 京(62468)
- 科学(58261)
- 财(48073)
- 所(45909)
- 中心(42365)
- 农(42021)
- 研究所(41800)
- 业大(41561)
- 江(41478)
- 范(40954)
- 师范(40638)
- 北京(39912)
- 财经(38025)
- 经(34623)
- 州(34412)
- 院(34407)
- 师范大学(32657)
- 农业(32538)
- 技术(31177)
- 基金
- 项目(193035)
- 科学(150854)
- 研究(145339)
- 基金(137083)
- 家(118249)
- 国家(117254)
- 科学基金(100754)
- 社会(87901)
- 社会科(83055)
- 社会科学(83033)
- 省(75971)
- 基金项目(73131)
- 教育(68886)
- 自然(65657)
- 自然科(64116)
- 自然科学(64101)
- 划(63986)
- 自然科学基金(62899)
- 编号(61356)
- 资助(56436)
- 成果(51696)
- 课题(43061)
- 重点(42929)
- 部(42257)
- 发(40419)
- 创(40103)
- 项目编号(38272)
- 大学(37243)
- 创新(37144)
- 科研(36659)
- 期刊
- 济(116699)
- 经济(116699)
- 研究(85120)
- 中国(61486)
- 教育(45859)
- 学报(44464)
- 管理(41024)
- 科学(39587)
- 农(37582)
- 财(35005)
- 大学(34271)
- 学学(30556)
- 农业(26779)
- 技术(25823)
- 图书(23040)
- 融(21678)
- 金融(21678)
- 业经(18355)
- 经济研究(17675)
- 财经(17410)
- 书馆(16000)
- 图书馆(16000)
- 经(14761)
- 问题(14569)
- 理论(14369)
- 科技(14092)
- 业(14002)
- 情报(13771)
- 实践(13464)
- 践(13464)
共检索到421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慧睿 董新 蒋凯
国际流动是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大学为例,探究"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特点与意义。北美和欧洲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主要目的地地区,研究生国际学术网络建构以与一流大学交流为主,并且存在学科差异。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国际化能力,并促进科研质量和生产率提高。推动研究生国际流动和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岚 陶涛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把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放在重要位置"。为加快推进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2016年5月26日-27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功主办了"研究生教育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定位为高端论坛,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高水平大学的研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旭 郭心雨 刘磊
【目的/意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评价指标,而博士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管理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13个门类之一,研究管理学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选取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D大学2009~2019年的管理学毕业博士生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管理学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结论/发现】导师科研能力、学习方式、出国/出境培养经历对管理学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有正向影响。入学年龄、导师社会服务能力对管理学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有负向影响。此外,毕业条件和硕士就读学校类别没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提升管理学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利川 夏凡婷 金付洁 马腾远
通过对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发布的研究生清退预警公告展开深度编码,从预警指标、预警程序、预警趋势、预警学科、预警时间五个维度揭示研究生清退预警的基本动向;并反思其清退预警实践中存在预警指标简化、偏重于末位预警,预警程序不明、被动接受式预警,预警导向同构、依附于外部政策,预警轻差异性、偏离学科自主性,预警救助不足、预警窗口期过短等问题。提出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清退预警机制,应优化预警指标、预警节点向前移,完善预警程序、重视预警反馈,重视学科差异、回归预警自主性,加强预警救助、调整预警缓冲期。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 清退预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越
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双一流"的核心内容。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现离不开大量高水平的人才作为后盾。研究生是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组成人员,对研究生的教育必须通过更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目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很多高校研究生教育却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更表现在具体的教育形式和科研方式上。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挖掘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提升策略。以"双一流"建设这一基本内涵为出发点,着重分析"双一流"建设视域下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辉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捉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实践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仍有提升空间,主要是惠及范围有限、运行模式简单、资源配置不均衡,师生主体地位不强,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以"一流"标准和更全面的视角看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加快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间的沟通对话机制,搭建高校间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平台,突破"两线分立"思维,协同推进师生国际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耿有权
认为"双一流"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但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探讨了"双一流"的使命引领、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体制保障、环境优化等对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就推动一流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琳
人才培养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和价值体现。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重要养分。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上,现代大学治理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术文化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认为以优秀的学术文化滋养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应该建设学术话语体系来涵养研究生的学术品格;建立和运行学术伦理规制可以正确引导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坚持学术传承创新以坚定研究生的学术自信。
关键词:
双一流 学术文化 学术成长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璐璐 刘娟娟 郭菲 赵琳
基于2020年对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由导师、研究团队和院校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导师的师德师风及其在博士生学术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品格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团队积极的学术氛围及博士生在团队中的科研参与在其学术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的学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亦具有比较重要的塑造作用。故须重视研究共同体对博士生学术品格的濡化功能,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品格中的促进作用。为此应构建和完善“导师-研究团队-院校”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博士生成长环境;同时,以增强博士生学术参与、加强导师关键期指导、营造包容互助的研究团队氛围、强化院校支持为切入点,涵育博士生的学术品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宏伟 王玮
开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基础和关键,人才培养是核心,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观察研究生教育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史现象,分析人才成长的规律,总结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等两个方面对学科发展具有高端引领作用。据此,结合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营造环境、开拓创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介绍了在该理念指导下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改革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建设 同济大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鹏飞 吴俊 卞清 邹冬云
"双一流"建设需要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化或边缘化的地位。南京大学从2015年开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以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满足需求,对课程体系加以提升和完善,形成了"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初步构建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关键词:
双一流 学术学位 硕士课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志民 徐波 常青
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国家教育强国的要求。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正加大实施"双一流"战略,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制度框架是个可行的办法,无论师生都有比较强的培养需求。研究生的培养要发挥我国的特有的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的优势,调度各方形成研究生培养合力,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培养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根据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影响力调节最佳合作意愿和形态,建立各种合作联盟,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使得研究生的培养有一个自由、开放和灵敏的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建杰 谢富纪 王海花 王蒙怡
从社会网络视角,以1985-2016年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产学合作网络与跨区域合作网络,并分析合作主体的基本特征与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过程。结果发现:中国产学合作模式从"一校-一企"向"多校-多企"转变,跨区域合作模式也从"一省-其它一省"向"一省-其它-多省"演化,合作深度逐渐增加,但合作广度仍需进一步拓展;高校与企业在合作网络演化中相对稳定,参与合作的高校相对集中且多为综合性大学,企业合作集中在能源领域和高技术领域;"地理邻近"仍是制约产学合作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区域内合作数量占比依然大于跨区域合作;产学合作网络与跨区域合作网络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雪梅 王占军
基于"教师社会化两阶段论"对526位"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样本教师整体科研水平较高;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在性别、学科、科研工作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方面,博士培养高校的表现优于目前的工作单位;"学术志趣"对教师的"预期社会化"影响最大;学术发表激励政策、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早期科研活跃率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单位组织环境(文化)是教师"组织社会化"阶段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完善评价机制,重视对申请者学术志趣的考察;高校可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导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高校应树立"育人"理念,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付鸿飞 李明磊
2017年10月26日,首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各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和经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研究生教育学"由外而内"的学科建设路径上达成了共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源结构视角下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招生质量及培养优化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近五年的招生数据
学术独立、一流大学与研究生教育
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成效评价——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双一流”建设中的府际网络治理
知识转型、“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从近年来高校网络科研成果认定说起
“双一流”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评审实施细则分析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构建与影响因素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理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