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0)
2023(3403)
2022(2711)
2021(2406)
2020(2075)
2019(4711)
2018(4491)
2017(8193)
2016(4217)
2015(4677)
2014(4512)
2013(4572)
2012(4226)
2011(3809)
2010(4003)
2009(3690)
2008(3763)
2007(3657)
2006(3391)
2005(2851)
作者
(12292)
(10112)
(10082)
(9647)
(6497)
(4805)
(4547)
(3926)
(3889)
(3776)
(3518)
(3419)
(3407)
(3224)
(3215)
(3205)
(3101)
(2930)
(2879)
(2787)
(2660)
(2592)
(2520)
(2417)
(2355)
(2334)
(2333)
(2244)
(2160)
(2050)
学科
(16630)
经济(16619)
管理(10833)
(7776)
(6570)
企业(6570)
中国(6231)
地方(5256)
(5009)
方法(4158)
(3977)
业经(3924)
(3617)
理论(3437)
关系(3337)
教育(3323)
数学(3106)
农业(3092)
(3091)
数学方法(3004)
(2744)
对外(2696)
(2677)
环境(2655)
经济关系(2630)
(2509)
金融(2509)
(2463)
(2441)
贸易(2437)
机构
大学(54801)
学院(54368)
研究(21675)
(19389)
经济(18829)
管理(17862)
中国(16703)
理学(14312)
理学院(14081)
管理学(13654)
管理学院(13530)
(13412)
科学(13329)
(11047)
(10350)
(9989)
研究所(9791)
中心(9772)
(9370)
北京(8984)
(8776)
(8467)
师范(8394)
业大(8150)
(8090)
(7975)
技术(7818)
财经(7186)
农业(6874)
研究院(6702)
基金
项目(34872)
研究(26844)
科学(26392)
基金(23268)
(21009)
国家(20822)
科学基金(16934)
社会(15491)
社会科(14461)
社会科学(14457)
(14071)
教育(13056)
(11874)
基金项目(11737)
编号(11345)
自然(10717)
自然科(10441)
自然科学(10435)
自然科学基金(10228)
成果(10184)
资助(9591)
课题(9224)
重点(8375)
(7730)
(7594)
(7181)
(6835)
(6832)
项目编号(6729)
(6712)
期刊
(26235)
经济(26235)
研究(18834)
中国(18184)
教育(12551)
学报(10203)
(9056)
科学(8856)
管理(8586)
(8380)
大学(8321)
学学(7281)
技术(6713)
农业(5878)
图书(5694)
(5346)
金融(5346)
书馆(4603)
图书馆(4603)
职业(4259)
业经(4144)
经济研究(4050)
林业(3821)
财经(3655)
(3429)
(3348)
论坛(3348)
(3243)
(3136)
问题(3031)
共检索到99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荣  李联明  
"双一流"建设要聚焦立德树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肩负起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之历史使命。课程教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主要"阵地",而优良的校风学风是一流人才脱颖而出所仰赖的"空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薇  
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现今,我国对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养成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当从其产生背景出发,明确教育内涵与要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指引教育教学改革。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时说:"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教师承担着光荣而重大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将个人理想更好地汇入"中国梦"的洪流中,用"教师梦"助力实现"中国梦"?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期专门组约6篇文章,请大学教师说说心里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剑  朱立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引起了社会集中关注与广泛热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核心在于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双一流"建设政策自提出以来,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方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抽象的、无形的,表现为事物的内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长安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洁  于健  
高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传授体育技能与知识、增强体能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基础上,将道德培养、心理成长与社会适应灵活融入体育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领悟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对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大力开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朝鲜  
立德树人之"立德",既包括学生德育,又包括师德建设。文章在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视角下,深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现状,提出应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不仅使师德建设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将师德建设融入辅导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等整个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引导和促进立德树人落实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规律,反映人民期盼。要着力在社会、家庭和学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正聿  
从导师的形象和工作两方面论述导师的立德树人。导师的形象就是人格化的学术。人格化的学术形象体现在五个方面,导师的品德:要有大气、正气和勇气;导师的基础:要有文献积累、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导师的能力:包括洞察力、概括力和思辨力;导师的心态:同行之间要做到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学问上相互欣赏、在学术上相互批评;导师的著述:有深刻、厚重、优雅的著作和论文。导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体现在为学生提出研究课题、提示知识背景、提升核心理念、提高理论思维、提供学术典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家金  
刘明国,1964年9月生,博士,辽宁省特聘教授,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森林培育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辽宁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和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中央统战部等部门授予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和"辽宁省科技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 辽宁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兴军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也给青年学者指明了方向: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青年学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