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6)
2023(8161)
2022(6596)
2021(6471)
2020(5280)
2019(12202)
2018(12067)
2017(20640)
2016(12314)
2015(13984)
2014(13741)
2013(12688)
2012(11738)
2011(10582)
2010(10976)
2009(9456)
2008(8945)
2007(8251)
2006(7539)
2005(6595)
作者
(29984)
(24922)
(24715)
(23638)
(15839)
(12086)
(11599)
(9758)
(9375)
(9330)
(8645)
(8239)
(8049)
(7804)
(7762)
(7549)
(7523)
(7315)
(7281)
(7109)
(6482)
(6029)
(5967)
(5882)
(5840)
(5668)
(5664)
(5648)
(5048)
(5042)
学科
(35284)
经济(35260)
管理(23746)
教育(21620)
中国(17766)
(17694)
(13076)
企业(13076)
(12848)
地方(12199)
理论(11554)
(10417)
方法(10070)
教学(9986)
农业(8577)
业经(8468)
数学(8199)
数学方法(7951)
(7678)
(7366)
技术(6109)
(6087)
发展(5941)
(5819)
学校(5807)
环境(5791)
(5773)
学法(5642)
教学法(5642)
研究(5604)
机构
大学(147966)
学院(146575)
研究(55977)
管理(44218)
(44121)
经济(42579)
理学(36814)
理学院(36113)
中国(35688)
(35146)
管理学(34944)
管理学院(34609)
科学(33926)
教育(33873)
(33795)
师范(33621)
师范大学(27518)
(27425)
(25529)
中心(24961)
研究所(24654)
技术(23826)
职业(23383)
北京(23250)
(22360)
(21377)
(21216)
(20629)
业大(19394)
财经(16502)
基金
项目(94183)
研究(81052)
科学(74270)
基金(60432)
(51653)
国家(50997)
教育(46611)
社会(44852)
科学基金(42207)
社会科(41836)
社会科学(41826)
(40329)
编号(38362)
(35753)
成果(34671)
课题(31184)
基金项目(31126)
(27363)
自然(25032)
自然科(24339)
自然科学(24334)
自然科学基金(23808)
资助(23622)
重点(23373)
规划(22767)
(22583)
项目编号(22108)
(21330)
(21236)
(19440)
期刊
教育(61909)
(55995)
经济(55995)
研究(55865)
中国(47494)
(20018)
学报(19996)
技术(19348)
科学(18467)
职业(17861)
(17317)
大学(16643)
管理(15934)
农业(13934)
学学(13034)
图书(12049)
技术教育(11793)
职业技术(11793)
职业技术教育(11793)
(10262)
论坛(10262)
(10104)
金融(10104)
(9626)
业经(9520)
书馆(9107)
图书馆(9107)
(8109)
经济研究(8096)
高等(8078)
共检索到24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淳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检测,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民族院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国内民族院校的学科布局和学科实力在总体分布上存在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优势学科单一,难以形成集群;学科门类结构不尽合理,缺少二级学科支撑;学科分布不平衡且发展滞后等问题。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的优势学科、学科建设的增长点和未来学科发展方向应该是:突出民族特色学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整合传统学科、强化优势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以学科评估为依据探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定位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不同民族院校学科发展水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康翠萍  龚洪  
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探索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一流建设之路和增强核心学科竞争力。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民族院校的特色优势学科进行合理定位定标,显然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论前提。本文在对"双一流"建设政策要素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科研水平提升、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维度入手,探讨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的定标路径。同时,从宏观规划、中观实施、微观建设三个层面,分析了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遵循中国特色与民族地区需求,遵循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文化,遵循民族院校的现有卓越学科与跨学科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德胜  吴慧萍  
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基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分析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对高校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制约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进而对反映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学科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生均教育费对高校综合得分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高等教育投入程度越大的省份地区高校综合办学实力整体上越强;地区人均GDP对地方生均教育费与高校办学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面调节作用。基此提出:建立财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健全高等教育经费多元筹集机制;加强高等教育资金绩效管理;集中财力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的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龙炳  付艳  周文萍  赵金  
认为财经类高校的学科相较于综合类院校具有明显特点,然而从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榜单来看,财经类高校的表现却并不显著。通过分析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财经类高校参评学科的表现,总结财经类高校学科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下阶段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思路,以加快财经类高校"双一流"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鹏  王德平  
行业特色型大学具备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坚实基础。实行学部制管理,在学科规划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明确要求,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麦宇红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自2002年至2018年共开展了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通过对四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沿革背后的根本规律,以学科与大学职能之间的承载关系为着眼点,阐释学科建设的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处理好院系谋划与学校顶层设计的关系,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和学科生态的关系,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人才与体制机制的关系,学科规划、实施与评价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勇  
[目的 /意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服务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学科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与情报服务优势,延伸和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为ESI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助推学校ESI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方法 /过程]在分析图书馆服务ESI学科建设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文献和服务实践,总结、归纳图书馆服务ESI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服务策略建议。[结果 /结论]图书馆能够为学校ES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赵英  
在"双一流"建设逻辑中讨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本文提出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存在组织、制度、学科缺位、认识等困境,建构了双一流逻辑中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价值,认为从"双一流"建设逻辑来看,师范院校之"师范"二字,必须而且只能体现在教师教育特色之上;而教师教育特色在根本上又必须体现在一流的教师教育学科上。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师范院校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匡正教师教育弱化之谬,主体性参与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回应国家、区域对一流教师重大需求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包括学位点建设路径、组织建设路径、项目建设路径、队伍建设路径、专业与课程建设路径、文化建设路径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宏敏  熊文  陈伟  鲁非  
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通过作为学科基础的学科平台的建设以推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分析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学科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技术人员积极性为关键,"虚""实"结合、"软""硬"互融的一流学科平台建设思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锋  方丽雅  黄宇星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经历了以媒体技术应用为主的专业起步、以教育技术应用为主的学科独立、以信息技术整合为主的学科成熟和以教育人工智能为方向的学科新发展四个阶段,在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培养人才队伍、积累学科建设成果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历史成绩。当前,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理论研究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度、社会服务对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度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但机遇也前所未有,包括世界格局变化、智能技术发展、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的支持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革新教育的条件等。面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任务,教育技术学需要调整学科定位,全面更新分层次人才培养的理念;坚持学科自信,大力破解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难题;推动学科优化,坚持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大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孙桂珍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亮点、定力、合力和动力,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创新建设机制。针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江西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机制,推动学科定特色、定方向、定团队、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简称学科"六定"),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认为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加大投入,但更需要机制创新;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是学术事务,也需要行政有力的组织管理;一流学科建设不应只靠外部推动,更需要激发学科成员的内在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春红  吴爱芝  
[目的/意义]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原则和方案对中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给予了更强的驱动、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范畴。进一步厘清学科情报服务的范畴、要素与方法,梳理现有的和可能开启的服务模式,对于深入开展学科情报服务、提升服务效益,服务国家战略和大学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探讨学科情报服务各类要素和各种服务模式的实施。[结果/结论] 结合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已有学科情报服务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梳理和重构了学科情报服务的内涵与外延、范畴、要素和方法等,并结合图书馆相关案例进行了学科情报服务的模式分析,拟为学科情报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厘清框架、提供借鉴。[局限] 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已有较多较好的实践,但服务效益评估尚无体系,且服务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需要更长期的积累、沉淀与挖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实施有效的元评估是应答社会问责和改进评估实践的国际经验及现实选择。作者基于元评估模型对第四轮学科评估进行优劣分析,发现其服务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适切,指标与学科质量相关性增强,评估方案可行性强,成本效益高。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元评估环节和评估结果使用说明。基于此,为第四轮学科评估元评估提出建议:(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自主组织终结性元评估;(2)参照元评估策略模型实施元评估;(3)提供元评估报告说明评估有效性;(4)多元主体参与实现评估改进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李芳莹  
加快"双一流"建设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双一流"建设之所以紧迫,不仅在于其是尽快实现我国具有世界一流大学及世界一流学科的需要,亦是缩小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差距的战略选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世界一流学科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概念,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知识贡献的研究领域。世界一流学科遴选与建设必须针对能够占据知识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对改变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具有突破性的知识创新领域,以及在我国相对薄弱且受科技发达国家限制的高新科学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