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1)
2023(11487)
2022(9612)
2021(8937)
2020(7370)
2019(16415)
2018(16007)
2017(29658)
2016(16379)
2015(18449)
2014(17712)
2013(16809)
2012(15469)
2011(14041)
2010(14783)
2009(13672)
2008(13396)
2007(12289)
2006(11288)
2005(10143)
作者
(42144)
(34918)
(34823)
(33256)
(22411)
(16466)
(16003)
(13250)
(13180)
(13053)
(11665)
(11645)
(11196)
(11181)
(10956)
(10716)
(10257)
(10237)
(10200)
(10086)
(8788)
(8418)
(8392)
(8171)
(7938)
(7907)
(7887)
(7864)
(7027)
(6863)
学科
(54423)
经济(54354)
管理(45914)
(42170)
(34916)
企业(34916)
(19919)
中国(19743)
方法(16959)
(16498)
业经(14517)
(13986)
贸易(13978)
(13649)
地方(13517)
理论(13442)
(13431)
(13260)
数学(13060)
数学方法(12769)
农业(12764)
教育(12091)
(10661)
金融(10660)
(10648)
银行(10645)
(10293)
(9895)
(9591)
教学(9464)
机构
学院(214966)
大学(213348)
(84403)
经济(82304)
管理(78178)
研究(75493)
理学(65239)
理学院(64491)
管理学(63232)
管理学院(62795)
中国(57853)
(45965)
(43266)
科学(41230)
(35979)
(35153)
中心(34664)
(32431)
师范(32231)
财经(32176)
研究所(31723)
北京(29668)
(29344)
(29107)
(28371)
(28361)
业大(25772)
师范大学(25373)
技术(24945)
经济学(24312)
基金
项目(132138)
研究(107954)
科学(104154)
基金(91395)
(77160)
国家(76393)
社会(66015)
科学基金(65616)
社会科(62249)
社会科学(62234)
(53015)
教育(52680)
编号(47489)
基金项目(46212)
(44387)
成果(41896)
自然(38652)
自然科(37705)
自然科学(37695)
自然科学基金(36982)
资助(36982)
课题(35183)
(30453)
重点(30435)
(29519)
(29154)
项目编号(28933)
(28866)
(28085)
大学(27246)
期刊
(106173)
经济(106173)
研究(73733)
中国(54367)
教育(44105)
(33401)
管理(32164)
(29389)
学报(26617)
科学(26017)
(24630)
金融(24630)
大学(22790)
技术(20524)
农业(20174)
学学(19478)
业经(18419)
经济研究(17171)
财经(15576)
(14217)
国际(14207)
图书(13947)
(13572)
职业(13231)
问题(13041)
(12174)
论坛(12174)
世界(10642)
书馆(10581)
图书馆(10581)
共检索到356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路  钟周  Hamish Coates  
在"双一流"建设及各类引才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大学国际人才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大学仍面临国际人才的搜寻手段匮乏、国际人才的引进成效不佳及国际人才的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为了提升国际人才的治理能力,必须创新"双一流"建设大学国际人才的治理方式,通过构建国际人才数据中心,提高人才搜索成效;采用胜任力测评并为国际人才提供跨国安置服务,提升人才聘用及引进质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人才发展机制,支持和保障国际人才的长效发展等举措实现大学国际人才"善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洋磊  于晓卉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高水平的博士后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提升高等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博士后质量保障存在治理体系"条强块弱",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培养定位偏离,资源使用效能不彰等问题,根本成因是体制化的技术治理导致质量保障制度僵化,项目驱动替代过程质量,模糊了质量与数量的差异,导致"影子质量"。破解博士后质量保障困境,亟须打破"条强块弱"的管理模式,基于"条块融合"、协同治理的理念,建构治理秩序灵活、保障过程高效、治理文化多元的博士后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超  
教师参与学科治理是现代大学治理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其参与学科治理在推动学科治理能力现代化、平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多元整合价值。但在学科治理实践中,教师参与学科治理面临着学科发展自主性与学科管理行政化、学科治理民主性与教师权责边界模糊、学科治理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等多重矛盾的现实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应确立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民主参与、利益公共性和权力共享原则和范畴,构建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情—利—权—责"一体化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和创新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等学科组织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闫丽雯  
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文科建设有利于保持"双一流"建设的完整性、持久度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文科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学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快速成长动能不强;学科发展逻辑囿于惯性,独特价值受到忽视;学科发展布局调整频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对此,亟须全面深入解读"双一流"政策,强化文科建设共识;强化政府学科统筹与引领职责,创新文科支持方式;立足校情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文科发展战略;加强文科学术共同体建设,激发学术梯队活力;拓宽文科资源供给途径,积蓄文科发展实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小冬  惠志丹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要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内部分高校已进行《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从实施过程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但从教学过程中教育要素的情况来看,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实际需求出发,客观分析现阶段双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实施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左伟  冯文波  李华昌  
当下,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已付诸实施,这给以塑造大学良好形象为主旨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既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展示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与魅力,又要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找共振点,增进文化互信和人文交流,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众认同并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大学文化,以树立和建构起中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形象与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小刚  
通识教育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优化通识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关键在于厘清传统通识教育的困境,探索在新时期下通识教育的出路。当前,我国的通识教育存在着四重困境:能力困境、认知困境、规划困境和培养陷阱困境。建立持续教育的培养体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科学的通识教育方法、筹措个性化培养的教学实践是打破传统通识教育四重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忠艳  
政府人才规制由管理走向治理,在理念、范式、方法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革新。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提炼了人才治理的内涵、运行范式及特征。以问题为导向,诊断出当前我国政府人才治理面临着行政过度干预制约人才效能充分释放,导致人才治理高效化运行新格局难以达成;重人才"创新结果输出"轻"内生创新能力培育",促使人才发展治理路径依赖本末倒置;供给类政策工具推动势能强于需求类、环境类政策工具拉动和影响效应,诱发人才创新成果现实转化乏力等发展困境。据此,从重塑政府人才治理职能边界,优化人才发展领导体制;创新政府人才治理内容体系,克服政府人才发展供给短板;厘定"政府-X"的关系边界,建立网络化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小岩  
随着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稳步推进,各单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开始把"双一流"高校毕业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文章针对公立医院的人才引进现状,分析探讨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公立医院人才引进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世斌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深化时期的重要任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自身的治理现代化水平乃至实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的格局下,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在超脱于行政化、企业化的模仿和商业化的风险规避之后,力求突破人治之困境,以科学的治理理念和大学精神为导向,以理性和法制为基础,以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突破口,赋予内部治理结构以科学的权力分配和稳定的行动逻辑,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努力实现内部治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使民办高校治理实践迈向法治、善治的康庄大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蒂  赵麟  
[目的/意义]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与高校图书馆在运行机制和服务内容等层面上都有差异,如何实现CASHL与学科服务的深度结合值得探讨。[方法/过程]通过整合CASHL目前面临的挑战,提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CASHL深化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应用焦点小组调研法,调研用户应用CASHL的个性化体验、学术需求以及他们对于CASHL深化学科服务职能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CASHL可从定位学科服务职能、规划具体服务内容和方式、培养多元化服务执行者和建立合作机制等方面来深化学科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庄新豪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就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发展过程步履维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曲硕石   李悦平   高云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次重大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高校相继发力,全面开展“双一流”建设。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科学定位、励精图治,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通过对国家、地方政策深入研究,总结目前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所面临的资源差距、人才流失以及产教融合科研转化难等问题。文章以辽宁省属高校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果进行分析挖掘,并从明确建设核心与注重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与服务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与全方位服务人才培育、创新改革与学科交叉四个角度提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路径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中哲   陈雪松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的一个大学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推进高等教育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必要举措。“双一流”制度的实践极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最典型的就是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并非一片坦途,而需要具有一种“自我革命”的改革本领,需要一种高校管理先进文化的培育、民主机制的建立以及以行政权力治理为导向的大学治理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成华  
不断增强大学的"自我造血"功能,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开展潜在大额捐赠人捐赠需求与动机研究,唤起捐赠人情感共鸣,才可能最终促成捐赠。不断提升捐赠的附加值,改善捐赠人捐赠体验,提升捐赠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