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52)
- 2023(20834)
- 2022(17602)
- 2021(16187)
- 2020(13625)
- 2019(30854)
- 2018(30514)
- 2017(57797)
- 2016(31749)
- 2015(35548)
- 2014(34849)
- 2013(34266)
- 2012(31558)
- 2011(28375)
- 2010(28484)
- 2009(26543)
- 2008(26157)
- 2007(23766)
- 2006(20617)
- 2005(18093)
- 学科
- 济(123131)
- 经济(122973)
- 管理(96789)
- 业(91752)
- 企(77279)
- 企业(77279)
- 方法(53296)
- 数学(45766)
- 数学方法(45294)
- 财(35564)
- 农(35438)
- 中国(34220)
- 业经(29778)
- 制(27509)
- 地方(26179)
- 学(24438)
- 技术(23325)
- 贸(23314)
- 贸易(23303)
- 农业(23083)
- 易(22591)
- 务(22000)
- 财务(21941)
- 财务管理(21887)
- 理论(21721)
- 企业财务(20742)
- 银(20348)
- 银行(20285)
- 融(19555)
- 金融(19550)
- 机构
- 学院(440370)
- 大学(438010)
- 济(175209)
- 经济(171399)
- 管理(167033)
- 研究(145342)
- 理学(143879)
- 理学院(142252)
- 管理学(139812)
- 管理学院(138975)
- 中国(109221)
- 京(91743)
- 科学(89046)
- 财(84224)
- 农(76399)
- 所(72696)
- 江(68547)
- 中心(67929)
- 业大(66703)
- 财经(65946)
- 研究所(65698)
- 农业(60098)
- 经(59757)
- 范(58122)
- 师范(57441)
- 北京(57014)
- 州(54218)
- 经济学(53532)
- 院(52914)
- 技术(49036)
- 基金
- 项目(295011)
- 科学(231530)
- 研究(216439)
- 基金(211283)
- 家(184637)
- 国家(183028)
- 科学基金(156865)
- 社会(136361)
- 社会科(129190)
- 社会科学(129155)
- 省(118983)
- 基金项目(112053)
- 教育(102198)
- 自然(101321)
- 划(99175)
- 自然科(99001)
- 自然科学(98969)
- 自然科学基金(97216)
- 编号(88139)
- 资助(85130)
- 成果(71833)
- 重点(67027)
- 创(64947)
- 部(64551)
- 发(63864)
- 课题(62489)
- 创新(60106)
- 科研(56429)
- 制(56056)
- 国家社会(55898)
- 期刊
- 济(194588)
- 经济(194588)
- 研究(127150)
- 中国(94568)
- 学报(71428)
- 农(69615)
- 财(68285)
- 科学(63631)
- 管理(62892)
- 教育(56850)
- 大学(54023)
- 学学(50452)
- 农业(46673)
- 技术(40403)
- 融(39894)
- 金融(39894)
- 业经(33486)
- 财经(32851)
- 经济研究(31283)
- 经(28329)
- 业(26189)
- 问题(25496)
- 版(22069)
- 图书(21465)
- 科技(21391)
- 技术经济(21211)
- 贸(20775)
- 商业(19884)
- 坛(18924)
- 论坛(18924)
共检索到65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凯 胡赤弟
"双一流"建设高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基于学科—专业—产业链视角和相关理论,构建高校的组织因素、学科—专业协同机制、产学合作情境与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科—专业协同机制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产学合作研究强度对学科—专业协同机制与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的影响有显著的倒U型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详
文章分析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构建创新人才思政教育工程、完善生源选拔机制、拓展毕业生多元化发展途径、探索多层次及梯度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五个方面。
关键词:
矿业工程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双一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辉
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站在行业进步、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学科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顺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探索水利向水拓展、推进河向海延伸。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锐意创新、深化改革,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数学超常儿童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之一。数学超常儿童除具备较高的一般数学能力外,还具有较强的数学创造力,在超常儿童的鉴别与培养中应重视数学创造力。影响数学超常儿童发展的内源性因素有数学领域的早期接触、积极体验(如学科态度、学科信念、自我概念),外界对超常儿童数学学习的支持同样影响其发展。在“双减”倡导个性化教学、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背景下,建议尊重个体发展模式的差异,为数学超常儿童提供与其发展匹配的教育,以加速式、项目式、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其学习需求,并开展发展指导,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为其潜能的最大化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关键词:
双减 数学超常儿童 数学创造力 加速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吴永祥
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从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制、创新教学机制、实践育人平台、大学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便使学风建设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欢欢 Hamish Coates
人才培养和评价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不仅需要宏观的政策把控,更需要中观及微观的制度落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在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的实践中经验丰富,剖析其基于五项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可对我国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产生以下借鉴:构建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的能力指标、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人才培养和评价中心下放到院系、发展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智能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文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近60年来一直在全国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其不断改革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众多兄弟院校学习效仿,为健全与完善我国播音主持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文艳所著《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就该校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与完善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总结该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玖根 邢若南
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并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院校在就业准入制背景下"双证制"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多元视角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朱艳 姚霞 侯喜林 徐翔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适应需求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适切的培养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体制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坚强有力的导师团队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是加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凸显高职教育发展潜力的首要核心标志,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重大关键举措。针对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度有待提高、专业课程建设融合度有待加强、产教协同融合深入度有待增强、师资引进培育重视度有待提升、质量保障体系覆盖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建议从"重塑教育理念,实施顶层培养设计的综合改革;立足地方需求,推动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构筑‘双创’机制,提升创新精英人才的培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多元育人模式的发展格局;加快师资引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高地;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水平"六个方面着手,着力提升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高质量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相芬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高职教育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此满足国际市场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锐 石金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生长点和人才生长点之间遥相呼应,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高市场配置有效性,为创新人才塑造“有为求位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培养 市场机制 政府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兰菊 曹晔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我国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的改变使一些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机器人代替人后,使高职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文章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了适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岗位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蒂 赵麟
[目的/意义]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与高校图书馆在运行机制和服务内容等层面上都有差异,如何实现CASHL与学科服务的深度结合值得探讨。[方法/过程]通过整合CASHL目前面临的挑战,提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CASHL深化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应用焦点小组调研法,调研用户应用CASHL的个性化体验、学术需求以及他们对于CASHL深化学科服务职能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CASHL可从定位学科服务职能、规划具体服务内容和方式、培养多元化服务执行者和建立合作机制等方面来深化学科服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海秋 周宇飞 赵新华 敖雪 徐铨 王晓光 王术 马殿荣 陈温福
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案例分析和职业规划,建立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了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作物学学科 研究生 培养体系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