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0)
2023(6611)
2022(5330)
2021(4837)
2020(3864)
2019(8885)
2018(8454)
2017(15299)
2016(8213)
2015(9115)
2014(9018)
2013(8787)
2012(7930)
2011(7102)
2010(7277)
2009(6734)
2008(6606)
2007(6449)
2006(5715)
2005(4831)
作者
(23388)
(19471)
(19296)
(18448)
(12001)
(9368)
(8743)
(7635)
(7365)
(7177)
(6708)
(6534)
(6212)
(6091)
(6066)
(5977)
(5761)
(5738)
(5605)
(5561)
(4905)
(4847)
(4744)
(4515)
(4449)
(4432)
(4420)
(4377)
(4077)
(3836)
学科
(31564)
经济(31546)
管理(22261)
(17268)
(14398)
企业(14398)
(10483)
中国(10423)
方法(10004)
地方(9282)
业经(8435)
数学(8118)
数学方法(7901)
农业(7038)
(6927)
理论(6131)
(5967)
(5883)
(5842)
环境(5708)
教育(5616)
(5066)
(4865)
(4732)
(4575)
贸易(4570)
(4542)
银行(4529)
技术(4463)
(4397)
机构
学院(108406)
大学(106909)
研究(39848)
管理(39314)
(38536)
经济(37380)
理学(32386)
理学院(32003)
管理学(31282)
管理学院(31077)
中国(29914)
科学(24944)
(24329)
(19717)
(19388)
(18758)
中心(18556)
(18522)
研究所(17691)
(16302)
业大(16276)
师范(16167)
北京(15687)
(15555)
技术(14912)
(14793)
农业(14404)
(14151)
财经(14008)
师范大学(12804)
基金
项目(72545)
研究(56857)
科学(55697)
基金(47841)
(42041)
国家(41639)
科学基金(34592)
社会(33383)
社会科(31438)
社会科学(31425)
(30644)
教育(26775)
(25638)
编号(24777)
基金项目(24586)
成果(20963)
自然(20812)
自然科(20246)
自然科学(20234)
自然科学基金(19784)
课题(18986)
资助(18866)
重点(17154)
(16798)
(15860)
(15032)
(15031)
项目编号(14864)
创新(13995)
规划(13897)
期刊
(49664)
经济(49664)
研究(33488)
中国(31045)
教育(21551)
(18125)
学报(16981)
(15710)
管理(15484)
科学(15014)
大学(13182)
技术(12947)
农业(12589)
学学(11685)
(9233)
金融(9233)
业经(8594)
图书(8477)
职业(7388)
经济研究(7137)
(7025)
财经(6337)
书馆(6256)
图书馆(6256)
科技(5957)
(5955)
论坛(5955)
问题(5770)
(5666)
(5574)
共检索到180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成华  周红坊  
本文基于响应式建构主义视角,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科研成效评价要以学科分类为前提,明确"双一流"科研成效评价标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学科交叉研究评价体制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抓手,建立"双一流"科研成效评价数据库;以多元价值为起点,建立"双一流"特色研究保护机制等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瑛  
绩效评价是新时代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实施绩效评价在价值选择、评价准则的确定、绩效标准的选择和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可能问题及困境,提出了以绩效评价为政策工具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行动路径,包括建立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的绩效观,多元主体协商确定绩效评价标准与指标,建立分类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政府、高校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多元评价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蒋喜锋  
近年来,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发布了网络科研成果认定办法,在科研成果的形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等方面"严重"突破了高校传统的科研评价办法,这在深层次上契合了当前知识转型时代科研评价改革的需要。知识转型让科研成果的形式从学术论文走向"科研产品",让科研评价标准从一元的创新性走向多元的影响力,让科研评价主体从学术同行走向广泛的社会"阅听人"。当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顺应知识转型的要求,高校科研评价必须改革:一是要树立"科研产品"的思维,重视非论文的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二是要坚持服务导向,提倡多元的影响力评价标准;三是要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引入社会各方评价主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谢玲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性重构,是对国家战略急需的回应,更是对育人本真的回归。"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不仅关乎现有"双一流"建设主体的建设成绩,更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评选直接相关,目的是促成一流人才终生成长之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院  
"世界一流"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根本旨归。"世界一流"体现于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更体现于开启及推进人类文明新征程,以"世界一流"为旨归确立"魂、本、根"一体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逻辑路径,进而形成凸显高校主体动态发展的评价实践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雅霜  王雅晶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申请–考核"制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毕业院校上并不占优势,但他们却有着更高的学术志向;"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高于其他招生方式博士研究生,且这种差异在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群体中更显著。建议高校继续推行"申请–考核"制改革,弱化对申请者院校背景的考察;关注学科差异,探索多样化的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文华  江昕意  孙凌峰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重点,构建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两个一级指标及17个三级指标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完成对指标的赋值,使用TOPSIS模型测度S大学17个科研项目的效益水平。研究显示,不同项目间的科研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个别项目存在科研资源投入产出不匹配、科研成果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科研效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注重跨学科和学院间的交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质量、协调完善高校科研投入、强化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资源等是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利  董必荣  
文章以会计学专业为例,构建了基于学生投入的一流专业建设成效评价框架,包括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学习成果、课程、有效教学实践、教育经验丰富度、师生互动水平、专业环境支持度、持续改进机制等八个维度,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中影响学生投入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框架的各维度及质量标准强调了学生投入理论和OBE理念等先进教育理念,突出了一流专业的学业挑战度和高阶认知学习,以及各维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印证关系,体现了一流专业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应落实到学生学习上,从学生投入的视角构建一流专业建设成效评价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投入理论及其实践应用NSSE(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和CCSS(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工具为框架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童昀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旅游教育体系,无论是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各层次招生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旅游管理作为本科专业一级大类,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中获得了143个拟建设指标(超过经济学类和地理科学类),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专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蓬勃的发展态势。首批旅游管理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共有4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建设与验收,成为新时代一流旅游本科教育建设的主线和重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晓婷  刘佩琪  张茂聪  
对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5地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进行分析,从实施细则的共性与差异中凝练评审共识,探究高校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面临着实施细则专门性不足、分类评价理念彰显不足、对刚入学的新生评价方式有待商榷、信息公开程度不足等现实困境。认为进一步制定完善的校级评审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重新审视新生参与评选的必要性、实施申请人公开答辩与差额评选等优化路径等,以深入推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助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与高校"双一流"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刘博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应用技术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更迭的重要技术技能支撑。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一流学科、创设一流专业群、构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进一步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形成扎实牢固的"塔基",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第一,“双一流”是一种国家理想主义,是要为中国、为中国梦、为“两个一百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在重点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最经济的道路。到“985工程”时期,面向世界做精心布局,“双一流”初见端倪。到了“双一流”时期,我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达到历史新高度。我们要站在这个高度看待“双一流”建设。第二,要将“双一流”建设经费纳入基本支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第一,我们在探讨很多未来领域的时候,所谓的一流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未来方向标,而未来的一流创新领域和一流学科之间有点像塔尖和塔基的关系。未来尖端领域大多不显现为学科,但需要一流的塔基。因此真正一流未来领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流塔基,一流学科首先是塔基的意义。第二,高校分类发展与管理涉及到内涵建设。自2017年1月开始,我国高校明确划分为研究型、应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秀超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的重大举措。中央财经大学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实施精英教育战略、协同创新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化战略和依法治校战略"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单捷飞  何海燕  
当前文献对于学科内涵与属性的界定大致包括两部分,一是包涵环境、制度、组织、权力等外界力量的"组织"属性,第二是来源于学科本质的"知识"属性。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结合学科的双重属性以及我国学科建设实践,提出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重点论述了学科知识子系统模型、学科组织子系统模型以及"自组织-他组织"的耦合机理,同时从过程视角探讨了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的动态演化,构建一个一流学科研究的框架,阐释了一流学科生成的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