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3)
- 2023(9291)
- 2022(7905)
- 2021(7474)
- 2020(6399)
- 2019(14681)
- 2018(14402)
- 2017(27755)
- 2016(15212)
- 2015(17130)
- 2014(17007)
- 2013(16776)
- 2012(16170)
- 2011(14466)
- 2010(14867)
- 2009(13789)
- 2008(13645)
- 2007(12546)
- 2006(11575)
- 2005(10562)
- 学科
- 济(58369)
- 经济(58307)
- 管理(40286)
- 业(36232)
- 企(26805)
- 企业(26805)
- 农(22213)
- 地方(20852)
- 中国(18140)
- 方法(17351)
- 财(15054)
- 数学(14666)
- 农业(14663)
- 数学方法(14310)
- 业经(13373)
- 制(12859)
- 学(12176)
- 贸(11365)
- 贸易(11351)
- 易(10903)
- 策(10894)
- 环境(10049)
- 银(9424)
- 银行(9414)
- 地方经济(9155)
- 理论(9151)
- 融(9025)
- 行(9024)
- 金融(9023)
- 和(8704)
- 机构
- 学院(204848)
- 大学(202068)
- 济(80254)
- 经济(77977)
- 研究(76726)
- 管理(74513)
- 理学(61290)
- 中国(60509)
- 理学院(60453)
- 管理学(59195)
- 管理学院(58773)
- 科学(46774)
- 京(45866)
- 财(40569)
- 所(39743)
- 农(37938)
- 中心(36748)
- 江(36455)
- 研究所(35218)
- 范(31138)
- 师范(30923)
- 业大(30106)
- 北京(29835)
- 财经(29322)
- 州(29074)
- 农业(28935)
- 省(28802)
- 院(28262)
- 经(26227)
- 师范大学(24672)
- 基金
- 项目(129165)
- 科学(99969)
- 研究(99508)
- 基金(88682)
- 家(76894)
- 国家(76114)
- 科学基金(64001)
- 社会(59060)
- 社会科(55567)
- 社会科学(55547)
- 省(53644)
- 基金项目(46570)
- 教育(45548)
- 划(44295)
- 编号(43060)
- 自然(40868)
- 自然科(39741)
- 自然科学(39726)
- 自然科学基金(38951)
- 成果(36782)
- 资助(36698)
- 课题(31807)
- 发(29904)
- 重点(29515)
- 部(27522)
- 年(26157)
- 创(26021)
- 性(25448)
- 项目编号(24327)
- 创新(24282)
共检索到347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仁 柳利峰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作出的战略选择。通过整理和分析7个省(市、区)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发现,现有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存在"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定位不合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方案不完整、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缺乏有效途径、大学文化建设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合理设定"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完善一流学科规划、引导地方院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加强建设大学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英苗 张济洲
中央层面"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标志着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战略的起步。各省份相继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和配套措施。通过系统比较31个省份的"双一流"政策文本,发现存在较多的共性特征:政府推动显著,高校自主权受限;投入比例失衡,人才结构失调;市场化导向突出,建设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明显,建设路径独特。与此同时,各省份建设目标差异性显著、资金投入力度差别明显。据此对省际"双一流"建设进行有效反思,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须防范政策制度依赖,释放高校自主权活力;协调人才结构,发挥一流师资效力;遵循学术发展逻辑,构建良性学术生态环境。
关键词:
“双一流” 省际比较 政策文本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武 王建华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小玮
目前各省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双一流"建设专项政策或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文件。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不同省域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较为一致体现了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延续重点的设计原则,分别探索出学科驱动、平台建设、整体推进、高校引入这四种典型推进策略;从政策方案到具体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作保障,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水平大学 学科 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剑 朱立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引起了社会集中关注与广泛热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核心在于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双一流"建设政策自提出以来,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方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抽象的、无形的,表现为事物的内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长安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
关键词:
长安大学 “双一流”建设 教育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赟
本文运用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的编码、统计及比较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具有以下特点:"双一流"的政策工具类型呈现多样化与综合化,但缺乏科学的组合配置;命令性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忽视"双一流"建设中高校间和学科间的差异;政策工具偏向短期效益,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长远目标;《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的政策工具使用发生明显偏移,系统化程度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双一流"建设推进过程中,建议优化政策工具之间的组合配置,提高政策工具与"双一流"不同目标群体需求间
关键词:
“双一流” 政策工具 政策文本编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将大学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中,迎来了"双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褚照锋
通过系统比较24个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颁布时间与机构、文本名称与结构、规划时间与目标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但规划目标数字化特征明显。其指导思想上凸显区域特色,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策略上主要体现分层分类支持、资源优化整合、前后政策衔接、巨额资金投入,保障策略上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绩效动态考核。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需注重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省域高校的科学分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政策设计的系统布局。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政府 政策文本 实施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段美珍 初景利 张冬荣 冯占英
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评估有利于推动实践工作的完善与发展。文章基于前期构建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馆员、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4个维度对其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建设成熟度普遍较高。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可以从4个方面推进:馆员队伍方面,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和人才建设制度,强化图书馆员技术能力与技术素养的培养;基础设施方面,关注关键技术在图书馆的部署,构建阶段化发展路径并分阶段实施推进;智慧管理方面,优化配置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符合智慧图书馆长远发展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多措并举补足图书馆的人力和技术短板;智慧服务层面,通过加快新型服务能力和服务内容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程宇
通过对19个省市"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定位比较明确、资金投入较大、注重分类开展、突出学科特色、重视人才建设、强调成果转化、传承优秀文化、坚持开放发展是各省市"双一流"建设的共同特点。然而,如何制定"双一流"标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地方高校顺利突围、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应对人才大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其当下面临的困境。扎根中国大地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标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依据自身实际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遵守学科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学科专业布局
关键词:
“双一流” 政策分析 特点 困境 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