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4)
2023(12385)
2022(10470)
2021(9473)
2020(7735)
2019(17690)
2018(17108)
2017(32067)
2016(17544)
2015(19401)
2014(19353)
2013(19175)
2012(18371)
2011(16828)
2010(17639)
2009(16287)
2008(16205)
2007(15037)
2006(14102)
2005(13200)
作者
(50088)
(41599)
(41391)
(39558)
(26790)
(19870)
(18929)
(15980)
(15856)
(15566)
(14302)
(13809)
(13648)
(13395)
(13384)
(12995)
(12213)
(12162)
(12048)
(11979)
(10886)
(10361)
(10167)
(9780)
(9514)
(9501)
(9478)
(9380)
(8522)
(8362)
学科
(75540)
经济(75458)
管理(47271)
(44394)
(32983)
企业(32983)
中国(27245)
(25773)
地方(24048)
方法(21482)
(19842)
贸易(19821)
(19306)
(19177)
业经(18166)
数学(17918)
数学方法(17596)
农业(17204)
(15931)
(14798)
银行(14783)
(14421)
(14270)
金融(14270)
(13949)
(13180)
(13069)
(13031)
地方经济(12400)
环境(11832)
机构
学院(243092)
大学(240875)
(103647)
经济(101159)
研究(92272)
管理(86802)
中国(73417)
理学(71057)
理学院(70169)
管理学(68916)
管理学院(68429)
(53711)
科学(52364)
(52330)
(46805)
中心(43001)
(42999)
研究所(41239)
(40965)
财经(37986)
(36211)
师范(35908)
北京(35248)
(34211)
(34131)
(33534)
(31780)
业大(31668)
经济学(31331)
农业(31119)
基金
项目(146811)
科学(115362)
研究(115358)
基金(102670)
(88055)
国家(87162)
科学基金(73756)
社会(72224)
社会科(68364)
社会科学(68354)
(58855)
教育(53423)
基金项目(51873)
(49041)
编号(48596)
自然(43500)
资助(42711)
自然科(42446)
成果(42439)
自然科学(42434)
自然科学基金(41637)
(37824)
课题(36284)
重点(33602)
(32381)
发展(31302)
(30722)
(30142)
(30129)
(29989)
期刊
(133112)
经济(133112)
研究(86159)
中国(65832)
(40529)
教育(40169)
(39682)
管理(36062)
学报(33496)
(32862)
金融(32862)
科学(31633)
农业(27004)
大学(26545)
学学(23843)
技术(23588)
业经(22645)
经济研究(21116)
财经(18941)
问题(17509)
(16898)
(16500)
图书(16180)
国际(15089)
(14175)
(13090)
论坛(13090)
世界(13087)
书馆(12505)
图书馆(12505)
共检索到423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程宇  
通过对19个省市"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定位比较明确、资金投入较大、注重分类开展、突出学科特色、重视人才建设、强调成果转化、传承优秀文化、坚持开放发展是各省市"双一流"建设的共同特点。然而,如何制定"双一流"标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地方高校顺利突围、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应对人才大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其当下面临的困境。扎根中国大地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标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依据自身实际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遵守学科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学科专业布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小刚  
通识教育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优化通识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关键在于厘清传统通识教育的困境,探索在新时期下通识教育的出路。当前,我国的通识教育存在着四重困境:能力困境、认知困境、规划困境和培养陷阱困境。建立持续教育的培养体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科学的通识教育方法、筹措个性化培养的教学实践是打破传统通识教育四重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曲硕石   李悦平   高云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次重大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高校相继发力,全面开展“双一流”建设。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科学定位、励精图治,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通过对国家、地方政策深入研究,总结目前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所面临的资源差距、人才流失以及产教融合科研转化难等问题。文章以辽宁省属高校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果进行分析挖掘,并从明确建设核心与注重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与服务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与全方位服务人才培育、创新改革与学科交叉四个角度提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路径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元真  
在历史的变革中,教学与科研已成为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笔者剖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态,分析了现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并结合外部环境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青年教师面临的发展困境。针对此现状,在"自身"层面上,青年教师应合理定位自身角色,促使教学、科研平衡发展;在外部环境层面上,学校应在资源配置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全面助力青年教师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益东  
"双一流方案"系统描绘了"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先人后物的大学发展逻辑。但是,其以绩效为杠杆的基本原则与这一逻辑发生了内在冲突,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造成高校的学术文化困境:导致高校的学术气候产生异化;削弱大学教师的价值认同;加剧高校内外部无序竞争,并使校长的学术领导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从系统思考的"转移负担"模式来看,绩效原则不仅造成了学术文化困境,还在实质上阻碍了双一流的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双一流建设"既是大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双一流建设"要避免重走"985工程"、"211工程"的老路,应加强政府及大学决策层供给侧改革,为大学按规律办学治校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加强政府对"双一流建设"有所不为的宏观调控,为实现核心学科专业领域有所突破的目标提供充足的资源条件,加强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以高效、集中的原则遴选"双一流建设"单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闫丽雯  
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文科建设有利于保持"双一流"建设的完整性、持久度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文科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学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快速成长动能不强;学科发展逻辑囿于惯性,独特价值受到忽视;学科发展布局调整频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对此,亟须全面深入解读"双一流"政策,强化文科建设共识;强化政府学科统筹与引领职责,创新文科支持方式;立足校情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文科发展战略;加强文科学术共同体建设,激发学术梯队活力;拓宽文科资源供给途径,积蓄文科发展实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馨岚  
学术性是学术职业的根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学术性,推进学术职业的发展。目前学术职业发展中存在自主性缺失、学术伦理失范、学术职业的市场化和实用性等困境,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治理改革、回归学术职业的初心和梦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馨岚  
学术性是学术职业的根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学术性,推进学术职业的发展。目前学术职业发展中存在自主性缺失、学术伦理失范、学术职业的市场化和实用性等困境,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治理改革、回归学术职业的初心和梦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牛君霞  董泽芳  
学科评估是大学存在的标志和发展的基石。学科评估是质量保证的战略举措,是绩效监测的有效方法,是特色凝练的重要途径,在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推进器"的作用。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建设的障碍表现为:认识不足,评估行为出现一些异化;取向偏颇,过分注重移置国外标准;监督失灵,导致部分弄虚作假行为;制度短缺,造成参评高校无序竞争。学科评估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需要提高参评对象的思想认识,确立适合国情的评估基准,构建防腐拒变的监督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的评估生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英苗  张济洲  
中央层面"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标志着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战略的起步。各省份相继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和配套措施。通过系统比较31个省份的"双一流"政策文本,发现存在较多的共性特征:政府推动显著,高校自主权受限;投入比例失衡,人才结构失调;市场化导向突出,建设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明显,建设路径独特。与此同时,各省份建设目标差异性显著、资金投入力度差别明显。据此对省际"双一流"建设进行有效反思,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须防范政策制度依赖,释放高校自主权活力;协调人才结构,发挥一流师资效力;遵循学术发展逻辑,构建良性学术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剑  朱立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引起了社会集中关注与广泛热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核心在于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双一流"建设政策自提出以来,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方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抽象的、无形的,表现为事物的内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长安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